Apple & 1984 苹果与“集权”符号

苹果2018的发布会结束已经差多不两周了,在我看来确实是缺少亮点的。
又或者说苹果已经很多年没在设备上给我提供过惊喜了。
今日,史上最贵iPhone销售遇冷,一首凉凉。

发布会的核心元素来自于苹果新总部的平面
日渐趋近于“建筑公司”的苹果
倒是在建筑上,特别是乔布斯去世后的这几年里,苹果可以说是屡建功勋。从巨大“home键”的环状总部大楼,再到精心设计的各个专卖店,都充满了标志性的设计语言与风格。与诺曼福斯特老爵爷的深度合作也让各个项目得以高水准的表现,甚至老爵爷的其它作品也多了些苹果气。苹果品牌形象的巨大成功,使得各种商业类科技类建筑纷纷以苹果作为模仿的对象,仿佛苹果在建筑领域已经自成一脉,建立了独有的风格派别。

遍布世界的苹果店已经成为一种建筑风格
苹果建筑的1984感
但很奇怪每当我走进苹果的大型旗舰店,总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森严与庄重感,似乎和我阅读1984时脑海里浮现的那些空间一样:高冷而面无表情。纯粹到快要看不出细部的建筑空间,超越人体尺度的构建感,做工趋于完美的高透玻璃与合金面板。不知为何,总让我感觉到人在其中的渺小,又似乎有一丝高冷建筑带给人的拷问感。
苹果的新总部的建成,则将苹果建筑推向了巅峰。乔帮主对于各种细节的变态要求,以及对于苹果美感的表达,都极致到无以复加。加上福斯特高技派风格的倾力打造,也让这座建筑多了几分艺术品的传奇。
但直到一天我看到这样的新闻:

我才渐渐意识到苹果的建筑,或许已经进入了一种忽略人的建筑英雄主义当中。对于纯粹美感的追求,已经开始牺牲起了实用性与一点点的安全性。苹果的建筑语言,是一种主观且单一的美学追求:纯粹 极简 洁净。而这一美学追求正在渐渐体现出一种集权式的向心力,并成为苹果建筑至高无上的评判标准。加上近些年来对于乔布斯个人的造神运动,我不得不说:
他们的建筑好像有一点点的“集权感”
当苹果与“集权符号”组合在一起
因此我试着在苹果的建筑空间中,加入一些西方所认为的“集权符号”,试着探索苹果的建筑空间与“集权主义”形象的联系。那些伟人的画像,崇高的雕塑,与极度纯粹且向心的空间,似乎发生着很有趣的化学反应。同时也想借此来探讨超级品牌,集权主义以及宗教间暧昧的相似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