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花香,花要自己买
前段时间刷到一篇文章,问了一个问题——你人生中收到的第一束花是什么?不由地想起我人生中收到过的那些花。
第一束花并不是直接送给我的。那时妹妹病重,几个要好的高中同学来家里看望。x送了一束花,其中三朵玫瑰。后来说那是送给我的,算是人生第一次收到花。
第二次收到花,也很狗血。大一的国庆没有回家,有天晚上和班里同学从学校走到市区。大街上有卖花的女孩,拉住s非要让他买花。s不好意思拒绝,买了两朵玫瑰,送给在场的两位女生,我是其中之一。
再后来是他送的花,在认识后的元旦。他请我吃饭,送了一束玫瑰,那天确定了关系。
一起近17年,他送过四次花。除了确立关系时送过,某一年的生日送过,某一年的三八妇女节送过。另外一次是两人吵架,那时的我只会哭哭闹闹,逼着他去给买花。他去了,买了一束百合。话说,求来的花并不香。
不过印象深刻的不是他送的那些花,而是某次他没有送。那时还在工作,一起坐地铁下班。地铁站出口总有卖花的地摊,那天突然想买,就和他说买一点花吧。他回有什么好买的,即使我再次要求,他也没有停留。现在的还能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情形。
除了少有的异性送过花,同性朋友也会送我,她们知道我喜欢花,来我家会带上一束。
我喜欢花,从小家里种各种花,不是很多,但一直有。夏天凤仙花开了,奶奶会摘一些,拌上明矾,捣碎后敷在我们的小指甲盖上,用红薯叶包上,再用棉绳捆紧。睡一夜,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指甲。有的在夜里掉了,只染上淡淡的一层。打开没有掉的,指甲变成玫红色,开心得很。
有一个局限,觉得鲜花是要别人送的。从小很少看到有人买鲜花送给自己。但自从那次地铁站的不愉快后,开始问自己,喜欢为什么不自己买。我是买不起吗?当然不是。那我为什么不自己买,是因为对他人有期待,期待他人能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为什么我自己都不去满足自己呢?
慢慢地,开始自己买花。其实普通的花很便宜,一束小菊只要十几块元,可以养大半个月。我并不喜欢太贵的花,也不是很喜欢玫瑰,只喜欢简简单单的,买花只是装点生活。
搬到现在的房子,离花市比较近,常常跑去买花。花市品种多,价格也便宜,有时十元就能买一大把了。天气不热的时候,一把能养一个月。买完花,挂在自行车头,骑回家的路上真是幸福啊。有时买的多,到家后在阳台上修剪、装瓶,忙上半天,全部插完坐下来好好欣赏,也是非常美好的时刻。
有时妈妈来家里,看到有花,都要唠叨几句:花几天就谢了,还不如买点绿植。一点不知道省钱,买花浪费钱。这可能也是他之前的想法,好在现在买花他不会说什么,有时看到花那么便宜,还让我多买点。
生活要有花香,花要自己买。因为疫情好久没买花了,看了那篇文章后,在盒马下了一单。
下班后,路过花店带一束花回家的男人,大多出现在欧美电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