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的人
《不正常的人》,福柯这本书是个起点,着迷于这条路的起点,开启了与这位“外星”朋友不断产生共鸣的起点,虽然我到现在也没看懂,重点不是懂。

朋友的书架
忽然想起那句话,如果不是因为那天遇到了你,人生会不会是另一个样子呢?看着你书架上20来本重合的书,感觉很奇妙。25岁觉得重新开始太晚了,还好没有因为“太晚”而放弃开始,35岁也是一样。

另一条线是总“要翻又没翻船”的朋友帮我整理了东西,并责令我摆件不能超过8件,平均每天丢掉10件杂物并付钱给我…丢到第3天简直太难了…并且3只熊算3件摆件也太苛刻了…为了开展下一步分类、使用,哭着丢丢丢…
然后发生了一些奇妙的感受。几年来一地鸡毛如鲠在喉,在哽咽到无法把话说完以后,忽然明朗了起来。一直觉得断舍离有虚无主义色彩有悖我人生观,其实是我理解差了,或者说,没有断,看不见的那条线始终在那里。
先于大脑哼出来的那首《原来你也在这里》似乎已经给了我答案。

靠直觉活着,好像把“外星朋友们”的特质印在了自己身上。装完了洗碗机竟然爱上了洗碗,据说是幸福的滋味,我很赞同。
我不着急,一整天慢慢来。今天无论是跳舞、打鼓还是画画、读英语都觉得好自由。
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心动的声音。

由着心动的轨迹,一整天慢慢来,一整年慢慢来也无妨。
若有听到鼓声,心情就快活。
一根筋寻根之旅,昨天自由弹起小时候的电子琴,找到了影响至今的起点。
现在,起点又出现了。
毛茸茸的,在生长。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