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爸妈为何还不理解我?
小的时候总幻想着长大,耳边常常能听到“你还小,不懂事,长大了你就知道了”的话。
就这样一边幻想一边长大,猛然间自己就过了18周岁。
还记得18周岁的那个生日多么值得纪念,多么值得庆幸呀!
18周岁的年纪,我们终于成年了,我们也终于长大了。
耳边那句早已听腻了的话终于也变了,但变成了“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好像长大不长大这件事并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父母总有一套无形的标准在检验我们。 我爸有个习惯,吃饭的时候爱说家长里短,他总是饮一口小酒作为开始,继而滔滔不绝。
谈论最多的对象便是我和弟弟,内容大多是我们姐弟俩的未来,无外乎是有关学业、事业、择偶、为人处世这几个方面的。
自从我上了大学后,这种“说教”衍生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孩子,现在的你该拼命努力!” “现在奋斗,未来才能享福!” “奉劝大学生应该考的证书!” ......
这些标题都大同小异,以至于后来只要他们发来推文,我连题目都懒的看,大脑便在最短的时间自动屏蔽。
我总想:为什么要让我去做自己计划以外的事情呢?为什么你们总是不理解我呢? 或许,应该感谢这次疫情被迫呆在家的这两个月,我和爸妈之间类似于“不平等”的关系有了些许改善。
在这段说短不短、说长也长的宅居时光里,我开始主动承揽一些家务。
甚至在我爸生日当天,亲自下厨做了一碗长寿面,还和我妈合作搞了一个小蛋糕(电饭锅蛋糕)。
记得那天我爸发了朋友圈,配图是我做的那碗面。
我一直都知道,眼前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很少发这种东西。 慢慢的,我开始和他们分享自己在大学里的趣事,有时也会抛出一个问题或观点尝试询问他们的建议,然后提出自己的想法。
当然也会遇到他们说:“你还小,不知道里面的问题所在,这件事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不过这次我没有和以前一样默不作声,而是尝试用一种尽可能温和的方式去解释自己的理念。
几次下来,他们也会肯定我的看法。
直到那天,我妈拿着手机问我:“女儿,这个消息你说我该咋回复人家呀?”脸上尽是孩子般渴望被帮助的表情。
是的,那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怎么和你们形容呢?两个字,真爽! 仔细想想我和父母的关系为什么变得和谐起来,或许就是我做到了“体验”两字吧!
体验他们每天都会做的家务,体验他们曾经的和现在的经历,体验我作为父母而他们是孩子的一种身份设定。 身为子女,我们本可以主动一点,再主动一点。
真正美好的东西是需要最细微的呵护才能保存完好,然而我们对待自己和他人却并没有这么温柔。
温柔些吧,对自己,也对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