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回顾 | 孩子哭泣是在向我们传达什么?(内附口欲期相关资料)
(识别关注,回复“爱一米,爱读书”,免费领取21本心理学好书!)

这是一米心理第108期沙龙回顾
也是首场儿童心理专题系列沙龙的回顾~

2020年03月21日,一米心理首场儿童心理专题沙龙圆满落幕,非常感谢主讲人——黄葵老师的讲解,以及100多位小伙伴的支持。
主讲嘉宾
▼
黄葵老师

一米心理签约儿童心理讲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教材编写委员
清远市心理学会常务工作委员
分享主题——孩子哭泣是在向我们传达什么?
本次沙龙中,黄老师以自己养育一对“龙凤胎”的经验,结合相应的儿童心理学知识,为大家讲解了从0——3岁孩子的一个心理发展特点。
我们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两个最主要的特点——哭闹和咬东西。
黄老师在这1小时的直播时间里,就围绕这两个主题分享了她对孩子哭闹的理解以及解决方法。
黄老师说:“哭闹,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环节。家长用不同方式对待孩子哭闹,会让孩子产生不同的感觉,对其性格发展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
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
话不多说,
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这次学习的笔记,一起来看看吧!
▼

—课程笔记—
0~1岁的宝宝 总体特点: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会自己睡觉、怕生、分离焦虑、不被满足就生气、扔东西。 他们忙于探索自己和世界,没精力发展社会性,不太闹,属于更纯粹的自然人。 应对:
要培养0-1孩子的情绪管理,家长应该做到高回应、同步互动。
持续的连接互动,会让孩子感觉到世界的有趣性,从而促进孩子与妈妈安全型的母婴关系的建立。
同时,家长要保持对孩子的敏感度,比如当孩子疲惫时,家长就应该停止互动。
1~2岁的宝宝
总体特点:宝宝很容易哭闹,大发脾气,无论你怎么劝都没有用。
他们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如语言、表情和身体动作,也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他们开始不听你的话,甚至和你反着来;有些事情哪怕自己做得一团糟,他们也要自己做,并且乐在其中……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情绪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自己自由探索,并和外界产生了冲突。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应对:
建议家长多给孩子创造合适的环境条件,去满足孩子的探索欲,积极鼓励孩子去探索。
不要限制孩子或者一味地跟孩子讲道理。
对1-2岁的宝宝,讲太多的道理不一定有效,而是要通过孩子和您都能接受的方式来满足他的需求。
2-3岁的宝宝
总体特点: 反抗期中反抗欲最强的时期。
2-3岁的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
无论什么事情孩子都要用“不”来反抗,很难“对付”。
主要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情绪逐渐分化,自我意识越加浓烈,出现了独立行动的愿望。
应对:
建议家长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推动事情的进展。
—答疑环节—
在直播的过程中,大家相当热情,也有许多家长在听到自己的“痛点”后,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热情的黄老师在答疑环节耐心地为大家进行逐个解答,我们来看看吧:
妈妈1号:有的时候孩子哭,我很有耐心的体会她的心情,接纳她的情绪,不会很严厉的要求她不能哭了,更多的是陪伴她。但她会好像陷入哭泣情绪一样,很久很久不停下来,停下来以后,一个小事可能又哭起来,有时持续一个多小时。家人说是我惯坏了。遇到这种的情况是为什么,该怎么办?孩子四岁半
黄葵老师 :
家长,您好!从您的字里行间我读到了您的焦虑、担忧、疑惑与无助,同时也感受到了您对女儿深深的爱。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进入身份确认和人际交往的敏感期,这个时候的她对于身边人的态度和评价特别敏感,这个时候的她需要家人给她提供一种爱和自由的环境,她特别渴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生活在她身边的亲人能够把她当成大人一样平等地对待,互相尊重,而不是把她当孩子随意点评。建议您和您的家人商量,在对待和引导孩子方面达成一致的观点,在孩子面前做到尊重、平等。
妈妈2号:这段时间孩子宅在家,不能出去玩,导致脾气越来越大了,什么办?
黄葵老师 :
家长,您好!您家孩子一直宅在家不能出去玩,脾气越来越大这个现象相信疫情期间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或多或少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特别是在独生孩子的家庭会更明显。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情况是正常的,同时要理解孩子他有脾气也是正常的,孩子不能出去玩,他不能通过与外界的交往来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我不知道您孩子的年龄是多大,孩子发脾气,有可能孩子处于焦虑、不安、无助、恐惧等情绪中。总的来说作为家长,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停下脚步、俯下身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找准问题,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困扰。
妈妈3号:小孩子一岁十个月,晚上开始入睡总是哭闹,怎么办?
黄葵老师:
家长,您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哭闹大多是在宣泄内心的不满,在入睡这件事情中是什么让孩子感到内心烦躁不安呢?父母关系和谐吗?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幼儿的哭闹是一种能量匮乏的表现,是需要补充能量的呼救信号,建议父母细心观察在他入睡的时候父母做了什么事情或者他周围有什么环境让他烦躁不安,给孩子创造足够安全的入睡环境。
爸爸1号:
听说虽然满足小孩的欲望很重要,但是建立必要的规则也是很重要的,规则的建立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黄葵老师:
家长,您好!满足孩子在关键期的需求关乎孩子的成长、关乎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2-3岁左右,孩子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增强,渐渐进入规则敏感时期,这个时候父母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反抗欲望很强,因此这段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心智成长要有足够的了解,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的同时避免对孩子大叫大闹。
小编相信,这些家长们问的问题也是大部分家长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不知道有没有解决你心中的一点困惑呢?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沙龙总结—
看完这些内容,有没有觉得错过了一个亿呢?
没关系,这样的沙龙,我们每个月都会有,详情可以关注我们公众号了解哦~

—一米说—
大家踏上心理学的学习之路,各有各的初衷。
但似乎最后也都可以汇聚到一起:
为了自己好,为了他人好。
自助—助人自助。
不管以后的职业之路走向哪里,最后走到哪里,一米希望大家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也相信大家能够学有所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