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那些事儿
查看话题 >求职干货3:面试前你应该知道的事(写给大二大三研究生找实习/工作的朋友们)
写在前面:本文主要适用于金融业,特别适用于境外投资银行或者私募基金,以及类似职位。其他的专业服务(咨询、四大等应该也能从中汲取营养)。如魔豆番一样,希望着重于探讨这件事道的层面,并不致力于将一名本不合格的同学包装合格,只期给璞玉们一些打磨自己的前车之鉴。
对所有没有走入社会的同学们来说,这是你走入社会的第一步,应该要慎重地为下一步人生做一个负责任的规划。我把这篇101科普文简单拆建成以下四个部分:
1. 准备一份合格的简历 (戳我复习:https://www.douban.com/note/755094276/)
2. 开始针对性的网申(戳我复习: https://www.douban.com/note/755103407/ )
3. 面试前你该知道的事
4. 实习前你该知道的事(戳我直达: https://www.douban.com/note/755804605/ )
第三部分:面试前你应该知道的事
面试总体上有这么几种形式:1)Coffee chat; 2)电话面试;3)视频面试;4)面谈(或者Super day)。
如果我们以2个指标来划分一个维度:专业上的难度;距离上的亲进度,便可以将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面官大体分成四个象限:
a. 简短偏闲聊类的(15-30分钟)(如coffee chat)以及一些以识人为目的的面官所做的面谈
b. 简短偏技术性的(15-30分钟),比如一些时间紧急但重技术的面官所做的电话面试
c. 循序渐进偏闲聊类的(30分钟-1小时)
d. 循序渐进偏技术类的(30分钟-1小时)
针对所有面试的共性准备
首先我们来聊共性问题,即不管什么类型的面试你都应该准备的:
A.一段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中英双语都应该准备好)
很多人刚开口做自我介绍时,就不可避免地落了下乘。一段好的自我介绍应该避免以下情形: - 不宜过长:太长了面官没有耐心听。(假设一段15分钟的面试,你用了5分钟来自我介绍,结果你可以自己通过逻辑推理一下)
- 不宜太绕:太绕了脑子可能让别人听不到你的重点。(比如你上来先引用了一段莎士比亚或者狄更斯,面官可能已蒙)
我觉得2-3句话长度就可以,如果能有记忆点当然更好,没有的话中规中矩也不影响。毕竟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自我介绍而选择给你pass。
要说清楚:
我是谁:必修课。我叫xxx,来自于xxx学校xx专业,…其他随意补充
(我为什么来)这是选修课,比如你爸妈都是ibanker,你可以说我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比如你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受鼓舞突然决定金融是你毕生的事业,你可以说一下。否则,不必要在这里把投行三Why一气说全。
(我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有很强的记忆点,这里可以点一下(各种兴趣爱好,只要可以说道一下,并侧面展现你是怎么样一个人都可以。例如:I’ve been practicing ballet since I was five. / I was the chief violin in my university. / I have joined [a semi-professional competition] and won xx prize. 类似的语句可以在一开头让面试官对你产生兴趣,但点到即可,不要扩张。
2-3句话加在一起的时间不要超过1分钟,也不要又太多的转折和逻辑关系,像是打拳里面的刺拳,要快、准、狠。
B. 对自己简历的倒背如流
原则上,你简历里写的每一个字,都可以扩张成一段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说我在A公司实习时做了abc三件事,你应该能说出:
- abc各是什么
- 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服务与怎样的目的
- 在一个大框架里充当怎样的角色
- 你具体做了什么、使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原理得到了怎样的结果
- (选修)为什么没有使用替代方法,是如何选择了这种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它的优势特点时什么
- (选修)这件事在怎样的行业/公司背景里,这个行业/公司是如何的基本情况
- (选修)你所做的这类金融产品,为什么要选择它,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产品推荐给客户
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无限发散,但是围绕着一个面试官尽调的核心:你究竟是不是完全明白你做的这件事是什么、怎么样,并从侧面窥见你做事情的态度。
C. 对你所面试的行业、公司、岗位有自己的理解
我没有说你应该熟知,因为可能站在一个学生的位置上,你并无法对这件事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而纸上得来终觉浅。
但你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理解意味着:1)你已经做了你力所能及的功课;2)针对你做的功课,你已经进行了消化和思考;3)并将这些用简单扼要地话语表现出来。
当我问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多其实在探究候选人的态度(如果一个人连我们公司叫什么做什么都不知道,说毕生所愿是加入我们公司,我是不相信的)、候选人检索资料的能力(他怎么用有限的资源搜索到这些信息)、候选人对于这份工作的期待、以及TA的表达。
哪里可以获取这些资料:
- 网络检索,输入公司名+你想要检索的信息,会有大量资源
- 学长学姐/校友资源/熟人网络
- 一些书籍、论坛
D. 专业知识的储备
(我在下文d中展开)
针对特定面试的特性准备
然后我们聊一聊特性。
针对abcd四种面试,特别应该准备些什么:
a. 简短偏闲聊类的(15-30分钟)
这类以识人为基础的面试,重点考察的其实是候选人的沟通能力、以及让人短时间内喜欢上你并对你产生兴趣的能力(likability)。
如果你本来就是一个很“讨喜”的人,且上述ABCD都非常扎实,那我觉得你可以不用特地为这些面试准备了。
如果你本来是一个慢热的人,且上述ABCD都非常扎实,建议你做一些对镜联系、找家人朋友做一些小练习。
- 对镜练习主要打磨一下自己的表情管理,让自己看上去更友善更有趣
- 同家人朋友的小练习,主要打磨一下自己的语言效率,能用5个字说完坚决不说10个,用最少的语言说出最重要的意思,并为后文埋下伏笔。这同写一个故事开头一样
如果你ABCD不扎实,那我不建议你重点准备这场面试,请移步d。
b. 简短偏技术性的(15-30分钟),比如一些时间紧急但重技术的面官所做的电话面试
这类面试要短时间内对候选人的业务能力做一个简单的判断,通常都是压力型的、直入主题。面试官要通过密集的问题和压力去探究候选人的思维速度、深度、以及反应速度,是很容易让人紧张起来的一种面试。
坐在面试中,如果你紧张了,这是好事,适当程度的肾上腺素会让人注意力更集中,某种程度上反应更快。但如果你过度紧张,一定要深呼吸,令自己稍微放松下来,把关注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这类面试很容易让人受挫,因为问题会逐渐加深变难、直到你不能回答的领域。
(前提是你ABCD掌握的很好,否则请移步d)
Q: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怎么办?
A:不会回答很正常,如果TA的目的是测试你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深度,不问到你不会TA无法做出评判。但这里千万不要放弃,从问题的有源头开始拆解,想象你在学习解决这个问题,你会从哪些已有的知识开始,如何用已有的逻辑发展,接着将你的思路展现出来。你也可以以自己的思维为引线,接受面试官的提示,请他纠正/肯定你的思路,逐渐解决问题
Q:解题时间太长怎么办?
A:简短的面试不适合画太久探索同一个问题。比如有的问题面试官已经告诉你,Let’s move on,那么千万不要纠结于此不停的问问题,过多的纠结损失的是你接下去回答其他问题的时间。
Q:脑筋急转弯类的问题,如果不能快速的回答怎么办?
A:建议你最快时间讲出自己的思路,用说的方法来想,呈现出思维的过程
Q:过度紧张怎么办?
A:吸气、吐气,告诉自己别人也大答不出来,而这并不代表你不能过。很多时候我用这种方法面试候选人时,他们都有一种自己面的糟透了的错觉,然而事实是,有的人我给了很高的评价
c. 循序渐进偏闲聊类的(30分钟-1小时)
这一类面试的重点是识人(同a)以及探究你过往做事的方法、思路,你待人接物的能力,对待失败/成功的态度,以及你这个人是否能吃苦耐劳、有恒心有毅力、且喜欢钻研。
对于这一类面试,你应该重点准备B和C,总结整理。其过程类似于高考前,我们要把自己的经理故事整理成小段素材,以见缝插针。这里同理,你需要将你的经历分类,哪些成功了、你学到了什么;哪些失败了、你如何克服;哪些要同人合作、你吸取了何种教训;哪些要自己克服、你如何坚韧不拔,等等等等。
你可以围绕多个主题将自己的经历整理一次,对照简历一个一个对镜练习。
同样需要注意语言效率,对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 都不宜过长,如果你觉得讲不完,我的建议是你说:“[summarize],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any of these details, I’m happy to elaborate on it.”
d. 循序渐进偏技术类的(30分钟-1小时)
这里我也要结合以上的D一起展开。
如果你面对的是一场投资银行的面试,而你对这些面试一无所知,可以先从Vault guide to investment banking开始(也有叫投行一百问,但我没看过)。
假设你已经看完了,对脉络大体有了概念,那么以下几个方向,是一个金融学的你应该知道的:
中级财会:简单来说,整个一门课的中级财务会计,你应该在面试前做到滚瓜烂熟
必修:三张表、表内/间相互关系、重点recognition的机制、特定情况下如何记分录(有没有不同的记分录的形式)、如何阅读解读财务报表、一些比率/数据(如何计算、如何解读)、表外项如何理解和探究
选修:IFRS vs GAAP;会计准则发展的历史/趋势;实务反哺理论的一些反思(后两个问题比较难了,但我有时也会拿出来问一些准备的非常好的候选人,测试他们到底是因为准备的好,还是真的非常善于思考、乐于思考)
公司金融:简单来说,课本上的内容你都应该掌握,能够张口就来。
必修:马科维兹、夏普、CAPM、米勒莫迪利亚尼所代表的问题和定理,你应该可以张口就来(如果你连这些名字都不认识,赶快回去补一补公司金融);估值的各种方法及各种方法中间的比较: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怎么用、它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互相之间如何变化
选修:他们的发展和趋势;实务反哺理论的一些反思(以及很多进一步延展下去的问题,我个人很喜欢问: P,如果这样说太笼统,我举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办法计算营运资本?)
金融市场:普通产品、一些衍生品
必修:最普通的产品如何分类,你知道哪些金融衍生品,衍生品的定价(BS公式)你能不能说个大概,(评论一下近期的市场:这个问题因具体情况而异,比如近期美股熔断,你有什么看法?等等,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检测你到底对这件事有多少兴趣,它很难临时抱佛脚,需要长期的积累)
选修:衍生品发展的趋势,衍生品定价的问题,衍生品带来的挑战,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不是金融学专业,上述有一些科目你并没有学过,怎么办?
自测1:你是经济/会计/管理相应专业么?
如果是,那么上述信息可能预期你至少懂个皮毛。比如,具体记账你不会,三张表之间的关系总归要能说出来?比如米勒莫迪利亚尼你不知道,但是DCF怎么算你要能说出来。
请假设自己是0.75个金融学专业,并对以上做出相应准备。选修内容可以忽略不看,因为你肯定来不及。
自测2:你是数学/计算机/统计学/及相应理科专业或者选修了经济/金融的第二专业么?
如果是,也请参照以上,算自己做0.6个金融学专业吧。
如果1&2都不是,你来自于高大上的文史哲、理化生、或其他所有专业,你应该怎么准备?
- 我觉得起码,你要知道我上面这些文字,在说什么(不知道,就根据参考资料能看多少看多少吧。大概知道是什么可以过第一关)
- 假设你这时仍有时间,可以针对重点课题做攻破,如果只有一周,我建议半周会计/半周估值(尤其DCF)
- 除此以外,有的面试官像我一样会与你探讨一些你的学科的问题。比如有时我会问:“你觉得你的学科产生、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展出来,今天它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当然不是所有的面官都是这个风格,所以你大可不必在上面花太多时间,而且这类问题很多,你也准备不过来,有时我也会针对某个候选人学科的专业问题,展开与TA的讨论,比如TA说他研究的是PD1/PDL1的实证数据,我会问他研究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H0等等,)我所以喜欢这么问,是因为希望了解候选人对自己学科的掌握程度、TA的思维深度、广度,以及TA是否热爱思考
- 特别的对这一类候选人, 你为什么想做这件事、你的其他选项是什么、你的思维路径和你的意向,是很重要的因素,需要有一些额外深度的思考
讲完了这些实操层面上的事,我想最后分享一些更宏观的建议:
1. 不要试图伪装成另一个人,因为即使你伪装成功,因此而获得的工作也不会使你快乐。不要为了这场面试改变你的沟通风格,你可以很学术、很冷静、很幽默、很丧,你可以用很多种风格征服面官,找到自己的特点且足够提炼、足够扎实便可
2. 不要试图一口吃一个胖子。如果你跟着以上的这些学科,想用一个星期学成一个教授的水平,那我觉得你可能想多了…可能一方面蔑视了广大金融学学霸们的智商,另一方面蔑视了这门学科的难度。请先铺面再打点
3. 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面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毕竟我在第一场面试的时候连Investment banking 和sales and trading之间的区别还不知道。调整好心态,再接再厉,能准备多少就是多少
4. 即使你答不出,也完全没有问题,一个好学、努力、愿意思考的人,可以做所有事。大家并没有期待你来的时候就是一个完美的样子。
如果还有问题,欢迎以下留言、酌情帮助解答:)
敬请期待第四部分:实习前你该知道的事。
欢迎喜欢,敬请扩散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