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思维
晨姐最近在上一门课,有关教练思维的养成。有个故事是说美国有个网球教练,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夸下海口可以20分钟让一个家庭主妇学会网球。
电视直播时,他先和家庭主妇主动握手,询问称呼,闲聊几句,得知主妇上学时是女子篮球队的,教练说非常好,这证明你有很好的运动基础,一定可以很快学会网球。
于是开始了教学,教练并没有像普通教学那样,从姿势、握拍开始,而是直接打,但告诉主妇首先要从网拍中心位置接住网球,练了几个回合,教练一直说很好,不错,出现失误后,教练说好,我们再来。
第二次教练说,现在尽量接住带有商标的那一面(大概是,记不太清),第三次说如果球飞到了你左边/右边按照上面两种方法接……
(很遗憾我讲故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最终主妇在20分钟内真的学会了网球,这位教练也被请去很多企业给高管讲课,他思维的最主要核心是,不断强调目标---20分钟学会网球;其次,排除干扰因素,如果遇到失败或者错误,不予评论,继续鼓励(以鼓励为主);
总结为:1、以鼓励为主;2、排除干扰因素,不断强调目标;
因为失败会消耗一个人很多能量去平衡带来的挫败感和失落,所以如果此时有更多鼓励那么注意力其实会更集中在目标上而不会被耗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这些只是教练思维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关于情绪、关于人生的思考。
昨天聊起说“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实很多人大概都不清楚,放在一个月以前,我一定也回答不上来。
她昨晚拿老公当了试验品,我调侃说你老公被你套路了。本质上教练思维是能够看透人心,之所以有这些情绪是因为什么。我理解的教练思维是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就是方向,然后摸清自己的边界,你的欲望、恐惧、满足、愤怒等等这些究竟是由什么引起,被什么满足。产品经理其实干的就是了解人心,所以最终为什么会先研究心理然后才能了解人心,因为人的底层逻辑决定他会怎么做,真正在面对事情尤其是大事,知道的道理往往会崩盘,情绪会带着他做出决定。
所以马云、罗振宇这号人物是没有恐惧的,也就不会被情绪裹挟做决定,充分的理性是做正确决定的前提。
很庆幸的是终于找到人生的目标,也遗憾为什么刚知道,由此带来的心理变化是,内心的掌控感大大增加,解决了苦恼多年的自信心应该从哪里来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很少考虑自信心的问题,因为全部的注意力都在成长这件事本身。
就像我此刻在写字的过程也在记录自己的变化。
很多年前我学习游泳,如果前面有个人带着我,会游的很好,只是还不会换气,一旦那个人走了让我自己游,立刻觉得身体不受控制,甚至都不能平趴在水面,只觉得自己要“翻船”,那个失控的瞬间内心的情绪是害怕乃至恐惧。就像自己的人生一样,如果无法掌握,甚至完全失控,恐惧随之而来。对于大佬来说,是否会遇到完全失控的情况,如果遇到会有愤怒或者恐惧吗?还是说本身大佬已经掌握很棒的节奏,避免了一切失控的可能性。
牢记自己的目标,排除干扰因素,告诉自己,你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