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庵巷人家 卷四 梅青(5)无处寻觅的神秘考克箱
这天谢小青下班时,带回两张电影票,是新上映的《爱德华大夫》,美国四十年代的老电影,国内则是才刚刚上映。其实这部电影梅青两个月前就已经看过。小镇上影院的电影排片,相比较于那些大城市,总是要稍稍滞后些时日。但她不愿扫了女儿的兴,毕竟是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杰作,即便是已经非常熟悉的故事情节,一样看得兴味盎然。
从影院里出来,被女儿亲密地挽着胳膊,漫步走在南云镇的街头,轻风拂面,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熟悉的味道,是从附近的丝厂飘过来的蚕蛹的味道,一下子唤起了梅青的记忆。遥想当年,她可是一闻到这种味道,便有反胃的感觉。然而说来也奇怪,如今带给她的,却是一种久违的亲切。放眼望去,街道还是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旁的店铺招牌,似乎也还是原来的模样。然而,从身边比肩接踵擦身而过的少男少女们,无论是连衣裙牛仔裤,还是手里拎着四喇叭收录机播放着邓丽君招摇过市的,无一不是在提醒着她,即便是古老的江南小镇,也会吹进一点时尚之风,多多少少总会有些改变。
女儿把她带进了路边的一家小吃店,和烧麦一样,这里味道鲜美的小馄饨,当年也曾经是她的最爱。一边悠闲地细细品尝,一边还不时地瞄上女儿一眼。一种突如其来的母性的温柔,在梅青的体内无法抑制地迅速膨胀,梅青几乎要极其艰难地克制自己,才能不去摸一下女儿的脸,或者搂一下女儿的肩膀,以免突然间就吓着了女儿,或者惊动周围的人们。就在这一瞬间,梅青不假思索就暗自作出决定,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将女儿带回省城,与省城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相比,南云镇毕竟太落后太闭塞了。十几年来,女儿一直不在身边,对她亏欠得太多,梅青不想让这样的缺憾再继续下去。即便一时半会儿说服不了女儿,也改变不了梅青的决心。
不过,不管女儿会怎么想,这会儿的梅青,心里惦记着一个早已说好的约定,让她一想起来都有些小激动,因此嘴上说着“从长计议”,其实已经没有心思再和女儿多说什么。回到家里,借口说睡不着,还想出去走走。上班已经累了一天的女儿并不在意,匆匆洗了个澡,便上楼睡觉去了。眼瞅着四下没人,梅青一闪身悄悄溜进了隔壁林家的厨房,坐在八仙桌旁的林玉生朝着她会意地微笑,走过去关上门。手牵着手,又把梅青领进了那个幽暗得有点让人毛骨悚然的弄堂间。
如果说,以前的梅青还是有些拘谨的话,那么此刻的梅青,已经全身心地放开了。跟着自己内心的感觉走,无须任何矜持与做作,刚刚在草席上坐下,梅青便紧紧抱住林玉生,亲吻着长满胡茬有些刺痛的脸颊,身体紧贴在一起,用力挤压着林玉生因久病而有些瘦骨嶙峋的身躯。梅青突如其来的激情,让毫无思想准备的林玉生一下子变得有些不知所措,被动地承受着梅青的拥抱,一只手在她的后背上轻轻拍打着,像是在哄小孩一样。他睁大眼睛,盯着前方黑黝黝的墙壁。不知为什么,冥冥之中,好像总有双眼睛在看着他,时时提醒着他,让他觉得自己羞愧难当。
不知过了多久,梅青那突如其来的激情才开始渐渐退潮,因激动而僵硬紧张的身体变得慢慢松弛,她松开手臂,摸了摸自己滚烫的脸颊,又理了理有些纷乱的鬓发,脸上浮现出与她的年龄极不相称的少女般羞赧的红晕,微笑道,真是不好意思,我太激动了。
这时候的林玉生,像极了一位温柔敦厚的大哥,伸出手来,拍了拍邻家小妹的肩膀笑道,没事,应该是我说不好意思才对吧。说着,从衬衣口袋里掏出那把精致的小钥匙,递到梅青的手里说,我帮你打听过了。找了好几个修锁的师傅,前面几位都说没见过,不知道干嘛用的。最后一位,住在邬家弄里,六十多岁了,听说早年在上海滩混过,见过些世面。他仔仔细细看了半天,说那是一把用在考克箱上的钥匙。一般人很少能见到。
这个答案也让梅青觉得意外。她用两个手指捻动着小小的钥匙,两眼紧盯,出神地看着,考克箱是什么呀?林玉生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说,我也没听说过。梅青又恍然大悟似地说道,哦,我想起来了。以前在电影里看到过,那些旧时代的达官贵人,一只手拄个文明棍,另一只手拎个箱子,看上去很有派头的那种,应该就是那种箱子吧?
林玉生点头赞同道,没错,可能就是你说的那种箱子。可是,当年你在谢家的时候,见过那种箱子吗?梅青轻轻摇头,没有。除了我自己做嫁妆的那个樟木箱,还有谢文隽的那个“百宝箱”,你说怎么可能会有这么洋气的箱子?没错,谢家祖上是有人做过大官,听说以前还收藏了不少宝贝,但那是在清朝年间,还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赏赐的。当然,我嫁到谢家以后,什么也没见过,只是听谢文隽偶尔提起过。谢家居然还会有考克箱,你想想,怎么可能?
林玉生却依然深陷于自己的思路之中,你说不可能,也许有你的道理。可你想想,这把钥匙又是怎么回事?而且就在那种时候,谢文隽跟你说得清清楚楚,就在你家床前的扣板下面。你说这难道会是假的?
这样的推断,让梅青不禁有些不寒而栗。是啊,如果真的有这个考克箱,要么就是被人做了手脚拿走了,因为箱子里藏着见不得人的惊天秘密。可是,会是谁拿走了箱子,箱子里又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不敢想,想想都有些让人害怕。
林玉生握住梅青的双手说,不用怕,有我呢。不管是什么样的秘密,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不就行了吗?
梅青于是又习惯性地将头靠在林玉生的肩膀上,但还是心里觉得不踏实,那你说,该怎么找呢?
林玉生沉稳地说,假如有人真要把考克箱藏起来,我敢说,任你搜遍家里的角角落落,也不一定能找到。看能不能想个办法,逼着它自动跑出来?
梅青有些不以为然,怎么逼啊?我总不能一个一个都去问一遍,总得找个说得出口的理由吧。再说,暑假很快就会过去,我也没那么多时间啊。
林玉生却颇为自信,放心,理由总是人想出来的。再说,你想过没有,有时候很容易灯下黑。你能想到却怎么也怎么也找不到的地方,跟就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却很容易被你忽略的地方,哪里找到的可能性会更大呢?
梅青笑道,行啊,我就不再挖空心思去多想了,就等着你的锦囊妙计了。说吧,什么时候能给我?
给我几天时间可以吗?看到梅青信赖地点点头,林玉生又搂住她的肩膀说,好啦,不说这个了。你就说说,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吧。
梅青轻轻地摇摇头。她不想说。当年离开南云镇,实在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回到省城,有一次在大马路上偶遇读大学时的辅导员老师。此时,此人已是官运亨通,当上了学校党委的宣传部长,而且刚刚鳏居。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缘由,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就为了这个,文革中,脖子上被挂着一双破鞋,游街示众。甚至被打得奄奄一息,送到了火葬场。在将她推进焚尸炉的那一刻,一位好心的司炉工,用手指放在她的鼻子旁边,发现还有一口气,这才侥幸捡回了一条命。在生死线上走过一遭,梅青早已看开了很多。丈夫后来官复原职,又获提拔,当上了党委书记,副省部级待遇。虽然梅青自己一直没有放弃中学老师这个职业,但是其生活条件早已非寻常百姓家可比。也许陈竹萍会对这些感兴趣。但是告诉林玉生,自然而然也就会在自己和他之间拉开距离,又有什么意思?既然回到南云镇,也就希望能重回二十多年前的那段时光。虽然早已年轻不再,但是梅青需要找回的,不仅仅是谢文隽案的真相,那是为了给自己的良心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她更渴望的,是还能找回当年的那一份朴实与纯真,是那时候对于林玉生隐隐约约的暗恋之情,那是她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愫。不管青春时代曾有多少缺憾,有这一刻与林玉生的亲密相拥,梅青已是觉得死而无憾了。
为了这一刻的甜蜜温馨,梅青宁愿那逝去的二十多年时光,全是一片空白。
欲知更多精彩,请关注我的豆列“雨庵巷人家”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23892674/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