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 在山水画中散步
2019年的十一假期我算是安排得满满的,9月30号晚去了MAO Livehouse的10周年纪念Party,有生之年看到了初版Carsick Cars的现场,10月4号又在上海金山简单生活音乐节看到了新裤子的现场,我已经够满足了。小伙伴倾力推荐我说有一个地方你一定要去看看,保证你不会后悔。于是10月5日一早,我们便乘飞机来到了桂林。
到了桂林机场,我们预约的接机司机已经在等我们了,从机场到阳朔大约花了1个小时。司机是个东北人,当兵退伍之后就留在了桂林,已经有20年了,他说在桂林的东北人很多。原来不仅是海南,东北人已经蔓延到祖国所有最南端的城市。东北人是有多怕冷?我还没去过东北,好奇现在东北人口是不是锐减啊?
来到阳朔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先吃一碗螺蛳粉!就在酒店门口就有一家看起来开了很久很破的桂林米粉店,浑身散发着在阳朔市区至少屹立10年不倒你们千万不要错过的气息,我和小伙伴马上就座。点单居然还用的是古老的开票方式,这感觉稳了!这里的米粉挺特别的,服务员只给一碗烫好的粉和料,柜台旁边放着很大一罐筒骨汤,还有很多配菜,这些都需要自己加。吃起来感觉没有速食包装的那么臭,味道还不错吧。


刚到酒店,小伙伴就忍不住了,急切地要带我去十里画廊转转。他说他年初来的时候,阳朔还不像现在那么热,天都是烟雨蒙蒙的,他清早骑电动车出门,在山水之中,街上只有他和零星的行人,感觉自己走进了水墨画里一样,十分诗情画意。我将信将疑,跟着他租了一台电动车,向十里画廊出发了。


平心而论,这个十里画廊还是要比一般的农村小资得多,一路上有山有水,还有一些民族风情的民宿、咖啡馆,更是开发了像攀岩、骑马等景点项目。但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太野生,不是极致的原生态,也谈不上有整体的规划,还是给人乱糟糟的县城感。而且当值下午,路上的车超级多,我们骑个电动车心惊胆战,谈不上欣赏美景。小伙伴执着地要带我去“画廊”深处一个叫“村上春树”的咖啡馆,不幸地是他不记得路了,在小路上来回绕,下午4点太阳的余晖仍然晒得人头昏脑胀,在避让路上其他的电动车时我俩重心不稳摔在了路边的沟里。我被树枝划伤了大腿,现在疤还没消,再无喝咖啡的心情,我俩打道回府了,回去的路上我摘了一路他倒地后粘在他身上带刺的野果。还把租来的电动车后视镜撞歪了,找了个修车铺扳正,修车的师傅人超好,没要钱,但小伙伴还是给他贴在门上的支付宝转了10块钱。
天黑之后我们终于修整好心情,去著名的西街逛逛。久闻西街的大名,据说洋气得很。在我们小时候就听说阳朔有很多外国人聚集在西街。我没记错的话,西街里还有中国第一家国际青年旅舍,90年代就开了。不过这次我见到的在阳朔旅游的外国人已经不算多了,听说是随着中国物价的升高,他们都转战东南亚了。西街里就是各种类型的酒吧,每个酒吧都使出全身解数来吸引顾客。有一类酒吧主打驻唱歌手,其中又可以细分为民谣、爵士、小清新流行歌曲等各种风格;另外还有主打杂技体操等表演节目的酒吧,进去可以看个热闹;还有放着让人喘不过气的密集鼓点电子乐的迪厅酒吧,里面挂着大大的舞厅闪光球;最后还有一类就是打性感擦边球,穿着比基尼的兔女郎站在透明橱窗里面对行人跟着音乐摇摆。有意思的是,一个卖手工艺品的老头儿把摊摆得正对着兔女郎橱窗,一笔生意也没做,全程盯着兔女郎看。总的来说西街还是太商业化了,甚至让人觉得有点低俗危险。

逛完西街,在酒店附近吃了著名的啤酒鱼,味道蛮好的,就是两个人吃份量有点太多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出发去漓江泛舟。网上定的票包接送,很早就起来了,在酒店周围吃了个普通的豆浆油条,可能因为还是属于景区,物价快和上海差不多了,怪不得外国人都跑了。在大巴上导游讲了很多关于桂林地理、文化、少数民族方面的知识,还蛮有趣的。


游完漓江我们就坐班车去了桂林市区。天气好热,睡到晚上才出门。想去吃著名的椿记烧鹅,但是需要排队2小时,遂放弃,去往附近的另一家广西菜餐厅(好像叫金龙寨)。这家店生意也蛮红火的,还需要跟两个人拼桌。回去的路上在超市买了点热带水果,像释迦果,雪莲果还有番石榴等等,都不是我的菜,没有在全国推广开来还是有原因的吧。

最后一天又在酒店睡了一整天,中午竟点了螺蛳粉的外卖在酒店吃,又是到晚上才出门在市区转转。小伙伴神秘兮兮地说要带我去吃西餐,来到璟象酒店顶楼爱丽坊餐厅。餐厅是个阁楼的形式,两面的墙都掏空做成落地窗的形式,一面的风景是湖,另一面的风景是象鼻山。阁楼上还有一个很大的露台,观景效果非常好。店内的装修也非常高级,是那种古典式的西餐厅。


吃完饭沿着市区转了转就回酒店了,路上买了几个大芒果做手信,收拾收拾行李明天一早的飞机回上海啦~这次旅行略有遗憾的就是关于少数民族生活的了解太少,不过广西的少数民族似乎已经很汉化了,我个人认为还满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