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走遍(第35个故事)
开往世界的火车(1) #在美国坐火车----遇见佳晖#
最初的选择
旅行于我最大的意义,不是看山,不是看水,诚然,欣赏美景是极大的享受,却并非最大的乐趣。相比之,我更喜欢和不同的人交流,在不同的个人故事里体会不同的人生,所以偏爱可以较为近距离接触的火车旅行。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在印度还是美国。 就像这趟完全不顾4天3夜火车硬座的艰辛,票价比机票还贵出好几十刀的穿越美国东西部之旅,就实实在在地践行着我眼中旅行的意义。从旧金山去波士顿的时候选择了飞机,现在看来那趟旅程真是乏善可陈,不提供飞机餐的航班公司都是耍流氓,不幸的是几乎所有美国航班都是流氓。坐在飞机上也很难与旁边的人交流,狭窄的机厢,四处都是需要睡眠的神色肃穆的人群,所有的一切都在呼唤我,回程的时候一定记得选择火车。 曾经无数次设想过这样一副场景:空荡的车厢,寥寥数人,窗外壮观的自然景象,间或映入眼帘的野鹿……坐在这样一列从纽约开往旧金山的火车上,怡然自得,或者写想写的文字,或者与其他旅客聊聊人生,再或者听听音乐。我自然不是空想家,在选择这趟接近80个小时的火车旅行之前已经在美国不同的地方坐过不同的短途列车。无一例外,都与我的想像不出一二。可是你知道的,事实往往与愿望背道而驰。 当站在纽约Penn Station望着眼前如潮水般汹涌的人群时还心存一丝侥幸,也许这些人都是坐开往其他方向的列车吧?他们肯定不会跟我一起去挤那趟开往旧金山的火车吧?毕竟这里与之前站台冷清、人烟稀少的其他目的地相比,实在是过于繁华了。 然后上了火车我才发现,我,想错了! 似乎整个车站的人都挤上了这趟列车。
遇见佳晖
那段旅程我用的是拉杆箱,本来想着比背包轻松,可却忽略了火车需要搬上搬下的痛苦。不过这个困难不算太难解决,上车时列车员帮了我,到了位置上也有同排的小伙子主动帮着把重达20公斤的箱子放到了头上的行李架。小伙子名叫佳晖,来自新加坡。大学毕业工作了一年以后考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生,这趟来美国是想要考察学校,申请继续深造。我长他6岁,可也许是我的毛手毛脚及和他比起来异常蹩脚的英文,他几乎代劳了第一段行程的所有事情,还把他所有好吃的寿司和卷饼都分了给我,自己只吃了一点点水果,并且当我们在芝加哥中转时还带我参观了芝加哥火车站周围且陪我在车站吃了一顿午饭。他本可以下车就进城,可却在5个小时的中转时间里一直留在车站陪我,他说,实在是担心我连上车的地方都找不到。我的内心独白是,嘿,小子,你也太小看姐姐了,姐姐可是混迹过印度那种根本没有任何提示站牌的宇宙级火车站的人。不过出来久了,遇到一个这么会照顾人的小朋友,还算是挺有乐趣也特别感动的一件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