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刻
她有了男友。很突然,也很惊讶。我点了赞,留了言,祝福她。没有怨恨,只有感叹。这一天总是要来的,只是突然。就如同葛老师所言,或许她就是这么处理与有好感的男性的关系。只是没料到,我竟然会这样。
我笑了,对葛老师说:我在乎真挚的情感,希望在每一个我与他人的人生中,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回忆。所以要投入。对她如此,对学生也是如此。
我说最近会笑,看着街上的、网上的情侣,看到他们的幸福,会笑,恭喜。她也一样,说自己不再孤独,太好了。孤独的滋味不好受,只是烟火的背影里,我略显寂寞。
旅程结束了,这是重要的体验。即便是下一段旅程,也应该投入,这是尊重。人不能受伤了就怨天尤人,不是吗?
今天另一个事是三国课程的完结,前后进行了一个多月,很难得,感谢同学们的陪伴。终于,我们花了近30课时的量,完成了一本书的阅读,虽还不至于细致,但够了。就如同我课后讲的,希望你们能有收获。这也是我对葛老师感慨的:我们是种子的事业,换言之,我们看不到花开。所以,就如同对待真挚的情感一样,希望能在对方的人生里留下美好的记忆。
这个课很难。
最早的设计,我想通过几节课就讲完三国,但那些故事太多,不舍得删除,讲了一期,十二周。三国的内容讲了好多,但并没有轻松。就像家长提议的,要调整方式,把发言权还给学生,这得琢磨:学生与教师的比重。怎么做?得设计问题,宏大的问题,细细地讲。有难得,弄得自己很不好受。但走过来了,收获很大,如何引导学生作答,如何设计问题,如何设计作业,这都是自己欠缺的部分,通过这次课程补完了。说是“教学相长”,不为过。
其次是疫情。和一个年,混杂了许多东西,让人深感疲惫。换了平台,少了色彩。课堂上师生的交流很重要,情感的碰撞作为直接,效果也更好。网络呢?总觉得隔了一层纱。学生是否在听,教师如何调整?是功夫,得琢磨。好在自己是“自嗨”的性格,至少不会冷场——或许吧?开课前很担心,家长们也担心,我们在努力,哪怕是说好的兵棋与地图,也想办法重演。虽比不得现场,总还好吧,希望如此。关于网课,很陌生,也在尝试。这也是对自我的超越。无论如何,这些经验可以带回线下,想必氛围会更好,我有信心。
还有深度。书房的课程没有“大纲”,随性,但不随便。什么讲,什么不讲,得靠教师自己琢磨。就像丁老师说得:随处可见的知识何苦来这里听?这是“生死存亡”,马虎不得。若是有着答案照抄岂不是好?但会少了色彩。三国的内容,耳熟能详。没通读过小说,总还是知道诸葛亮。但这是哪个三国?是《三国志》,亦或是《三国演义》?我是贪心的人,本可以仅仅讲述后者,不满足,要引入历史的因素。但结果呢?究竟是几分历史、几分演义?这得掂量。说实话,很难,文史结合是功夫,虽然生涩,总还是迈了一步。总之还是那句话,为了学生,得用功。
关于学生,他们不离不弃。这是长时段的课,囊括了假期与开学,随着学业,越来越多的学生离开了。但总还有留下,他们愿意听,是福分,总想着把自己所学尽可能给到学生。
和他们聊“群雄割据”,这是倒霉的题目,从董卓之死至官渡之战前,群雄抢夺地盘的段落。何苦讲这个?因为重要。这里头有道理,也有分析,更有苦涩。谁赢了?为什么?要说失败,就是那么突然且彻底。总想着要带着学生分析:能力、资源,不同的人不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温情”与“同情”,有没有做到?想必还是有的。
聊“官渡”,把袁本初一把棒子打死岂不是更好?但不行,我不同意。小说里头愚笨莽撞的袁本初,我要给他一个“公道”。曹操打得艰苦,为何?四世三公并非废物。小说要好看,得妥协,但历史呢?我想告诉学生,世事没那么简答,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看“荆州”,我们聊了一节课,聊什么?什么是荆州,在哪儿,为什么重要,什么叫三分天下,什么叫南北交通。这是我的坚持——历史地理,人得有更高的眼界才能知道世事的无可奈何,知道如何抉择,我管这叫眼界,想让同学们有收获。
聊“赤壁”,张昭要投降,诸葛亮去辩,他们活像一群小丑。可笑吗?可笑,但有没有道理?有的,“屁股决定脑袋”。自私吗?有的,但这是人性,避不开。一味地谩骂可以吗?也可以,但情绪消散总留不下什么。将“苦肉计”,我坚持要看电视剧,为什么?拍得好,有人情,不似小说般简单。周瑜无奈、诸葛亮感动、黄盖忠勇。小说是可以改的,可以更好,只要用心。我说这是“影视欣赏”,不为过,这是我的坚持。我更希望大家写一点东西,那一天的晚上我很高兴,久违的高兴,见到了同学们的“认真”。我人生最大的快乐,便是看到“认真”的人。
讲“樊城”,大意失荆州?没那么简单。读过田余庆先生,便想着代入课堂,此前唠唠叨叨地分析《隆中对》。关羽北伐了,路线呢?结合荆州讲一讲,目的呢?结合《隆中对》讲一讲,失败了,理由呢?真的大意?一步步分析,一步步设问,最终解开答案。这个设计很满意,为了炫技?并不是,而是思维。内容总会消散,留了框架与结构,才能让学生更有收益,更长久。这是自己的期盼。
最终三分归一统,谁嬴了?谁输了?不好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真的。“英雄”随着“大江东去”,留下的不仅是故事,还有念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那我自己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呢?不好说,这是“种子”,我想看花开,只是眼前看不到,也只有念想。
但有一句话是真挚的: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人生何处不相逢呢?每一份真挚的感情都值得认真对待。
Aroundight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关于一种与DeepSeek相结合的实景作文课的设想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