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癌症五年生存率
保险咨询请加微信:tyj999
五年生存率,这个词源于医学界统计癌症病人存活率的一个指标,是指癌症病人经过治疗以后,能够存活五年以上的占比。 为什么是五年,不是两年或者三年呢? 因为癌症大多数复发和转移发生在治疗后的3年之内,约占80%,少数病人复发转移发生在治疗后4-5年,约占10%。如果癌症在治疗五年内不复发,那再次复发的几率就很小了,意味着已经接近治愈。 只是为何国内和国外的癌症5年生存率治疗情况有那么大的不同呢? 核心原因在于早期筛查和癌症治疗质量。日本等国家的早起癌症筛查措施非常全面,这也是日本人民长寿的原因之一。 其中的治疗质量差在哪里?1、药物:近十年发达国家研发的新药,在中国上市不到20%,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讲述的就是癌症病人购买仿制药的故事。2、设备:以今年来国内热门的质子重离子治疗手段为例子。质子治疗属于放疗的一种,约28万人民币一个周期,而美国60年代就有质子设备用于癌症治疗。比如国外有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需要外科经验极其丰富的医生来操作使用,用于精准切除(比如男性的前列腺癌);还有适用于个性化的定制化医疗设备。3、诊疗模式——MDT:在医学中是指多学科会诊。肿瘤治疗不是单一科室可以完成的,需要肿瘤外科、内科、放疗、介入科及影像病理检验基础医学等各学科积极参与,国际上肿瘤患者的治疗,MDT一直扮演着多学科协作先行者的角色,从而保证高质量的诊治建议和最佳的治疗计划,避免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使病人受益最大化。在中国,想要多学科会诊会有难度,因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疗患者数量太多。 一位从事医疗资源整合工作的负责人称,常跑国外医院,最大的感受就是,那里的患者不像是患者,他们呈现安心、平静的状态等候治疗。 更好的医疗资源是为了人类生病疾苦的时候并非只是活下来,而是可以保护其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基本生活质量和状态。 经常在网上会看到国外的学子有身体不适也会忍着回到国内再行医治,这确实是我国现有医疗制度的普惠性质,可以更广覆盖到民众。 诚然,如果面临病痛,每个人想要追求的并不一样,有人希望安度余生即可,有人希望不要过度治疗,有人则希望找寻更好的治疗手段。 假设国内现有的医疗水平,还不足以给你安全感,也可以了解一下海外特定疾病医疗保险——可以出国就医的保险,臻享海外医疗资源。当然,并不是啥病都往国外跑,太累。这类海外医疗险是用于当发生癌症、心脏搭桥、骨髓移植等重大手术或治疗的时候,可以考虑国外更先进的医院进行治疗。确实便宜大碗,优而不贵。 投保年龄是28天-64周岁;保险期间为1年,等待期为90天,承保次日起有10天犹豫期;职业范围不限; 保险计划可以选择600万保额和800万保额两个档次。 假设国内的医疗水平足以满足你的需求,那么国内的社保+商业医疗险也是不错的选择,保障给与的安全感都是丰俭由人。
往期推荐
好医保和微医保,哪个更好?| 对比5款2019年热门百万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