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画100计划 | 加布里埃尔姐妹揭秘

1、美感的鸣起

全民逐美,而美,究竟是什么?1932年,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就将美感,比喻成柏拉图式的恋爱,而非快感。他认为许多人,甚至声明煊赫的19世纪文艺批评家罗斯金(在英国被称为美的使者),都将美和快感混为一谈。当享乐主义看到美而心生冲动,这样的美就只停留在好看的层次,而并非真正的美。
美感,是一种宇宙的人情化。 它起于直觉而非反省, 对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越大, 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 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 如果自己觉到快感, 便是由直觉变成了反省。
朱光潜先生推崇的美感,与实用活动、与实际满足无关,它不带意志,不带占有欲,甚至与联想无关,而是一种“心物共起,灵魂沉浸在杰作中的冒险”。所以当我们望向美,欣赏美,体会美的时候,我们追寻的不是体内的欢愉,而是灵魂的鸣起。而这珍贵鸣起,将带我们走向这幅画,这幅纯粹的美感。

2、枫丹白露画派和波旁王朝第一份爱情
这是一幅创作于16世纪末的画作,它看起来是如此想要摆脱陈旧的先锋,却又饱含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优雅。这两个令人充满好奇的女人又是谁?她们为什么拥有如此令人屏息之美和难以忘却的肢体语言?这还得先回到16世纪初说起。这个时期,从意大利源起的文艺复兴已经持续了近200年,欧洲各国横空出世的大师不胜枚举,而法国这个艺术之乡却出现了2个世纪的艺术大师空缺。

法国转向艺术,还是由弗朗索瓦一世开始。

他一生因为两件事而出名:征战意大利北部米兰公国(还击碎了达芬奇的雕塑,后世无缘见到)、结交达芬奇并引入了意大利画家、雕刻家、建筑师等艺术家前往国王的故乡枫丹白露,并形成了专属法国宫廷的枫丹白露画派。

枫丹白露画派比较特殊,只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它受文艺复兴影响,又结合了法国北部(靠近荷兰)的绘画风格,服务于宫廷,除让.克卢埃和其子弗朗索瓦·克卢埃(文章后面有其作品),并没有出现某个举世闻名的大师或大艺术家,大多数作品都无法得知具体创作者。1547年弗朗索瓦一世去世,法国正式进入16世纪后半叶,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宗教战争席卷了法国,信仰的分水岭让法国血流成河,直到亨利四世登场,开启了伟大的波旁王朝,成为第一任国王。

牺牲和忍让,或许是亨利四世一生的主题,宗教革命下,亨利四世为了权力和荣耀以退为进,他的婚姻都因政治而生。甚至他的信仰,也因政治而摇摆。为了获得王位从枫丹白露进驻巴黎,他从新教转为巴黎崇尚的天主教,夺得王冠。亨利四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玛戈王后(她牵连着整个宗教战争的悲剧,大仲马以此创作了小说《玛戈王后》,并在1994年拍成电影)

第二任妻子,是来自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玛丽王后,玛丽王后所生之子,就是大家熟知的路易十三了。

信仰给予了他王冠和权力,婚姻给予了他地位和荣耀,而君王从不满足于王冠和身份,他们与世间千万人一样,渴望爱的震撼和抚慰,而Gabrielle d'Estrées,也就是《加布里埃尔姐妹》画中所画的当时时代法国最美的女人,填补了王心中的寂寥和渴求。当然亨利四世有数十位情人,只不过这一位,从画作中,就可看出亨利可能最爱她。

3、从国王卧室的私禁之作到享誉世界的卢浮宫收藏
亨利四世时,枫丹白露画派,一方面朝向古典范本殷切回归,保持着文艺复兴乃至返古希腊的传统,一方面他们又朝着视觉诱撼的执着追求,吸收神话和古典文化的主题,乐于开垦怪诞奇想的魅力。


尤其是这幅《沐浴中的女士》,20余年后影响了《加布里埃尔姐妹》的创作。艺术家在矛盾中探索,或进或退,亨利也在婚姻和信仰中挣扎,或许在亨利四世的心中,他和Gabrielle,他们的爱,都值得一场将灵魂沉浸在杰作中的冒险,于是独特风格的《加布里埃尔姐妹》诞生了。Gabrielle拥有了整个枫丹白露时代,最风雅奇特的美感,也拥有流传百世的爱的告白。

当你凝视这幅画,正如同朱光潜先生所言,它的美感包裹了我们。这美感高雅、平静又直击心灵,是本能的执着,唤醒着我们身体里爱的本能,心物共起,过目不忘。其实,这幅画从故事内容的角度上,应该放回原系列来连贯的欣赏。这三幅画分别创作于Gabrielle和亨利四世爱恋的三个阶段。

这三幅画本来是用于亨利四世卧室(也可能是他们两个卧室)的独赏画作,所以虽然画中真实人物都是裸体也无妨,能有幸观看的没有几人(起码当时设想的是这样的……)画都是Gabrielle在右,姐妹在左,红色绸缎感窗帘作为背景映入眼帘,是为与国王卧室奢华比肩而成,并且两个尊贵女性隆重优雅亮相而作,犹如戏剧揭幕,美之女神登场,爱的大幕也已揭开。

三幅画无论从故事性、感染力、艺术性来说,都以第二幅最为天成。

与第一幅不同,画中在红色围帘后,增加了女仆在壁炉旁缝制衣物的场景,在视觉上,这个部分以暗色作为辅衬在后,增加了视觉的透视感,更在光影上凸现了前身的两位女性高贵白皙感。

虽然独自坐在视觉最远处,但是她却因为正在劳作而与前面两位女性发生了故事上联系,使整个画主题并没有因为前后关系而割裂,更成为了三角形叙事。

那么她在做什么?和Gabrielle姐妹有什么联系?这个还是要由左侧的人物先引出,这也是整个画面最吸引人的部分:一个让人忍俊不禁地又百般凝视的手势。

两个手指捏住Gabrielle的ru头,是在将画面最内核的故事,用最戏剧化的方式呈现:生命的哺育之源在此,生命的孕育也正在发生,象征此时的Gabrielle已经怀有身孕,她和亨利四世的孩子,即将诞生。所以在她们身后的仆人正在缝制的,想必就是Gabrielle腹中之子的衣裳。一个为Gabrielle宣昂,一个为Gabrielle准备,爱的宣言,已经完成了一半。而另一半,就在Gabrielle手中。

Gabrielle左手的这枚戒指,相传是亨利四世的加冕戒指,以此将亨利四世的身份引入画面中,更完整的完成了叙事(爱的身份和来源),同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一个第一幅画中没有的好消息:他们的婚姻,将会实现。

事实上,画中的Gabrielle怀的是第一胎,在第四胎的时候,她终于真正获得了亨利的订婚戒指,只可惜命运弄人,一切都有些太晚了,在分娩时,她离开了世间,离开了终于为她争取到王后之位的亨利。

或许我们可以在第三幅画中,想象出Gabrielle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王后的高贵模样。这幅画有两个版本,表现的都是同一主题:这时的她,已经诞下一子,她洋溢母性的身体焕发出另一种丰盛又高雅的美,无论是颈上的珍珠项链还是白色绸缎衣裳,都将她的美,完美定格在了拥有最多爱的时刻。
4、古老又传奇的Estrées家族
这幅画与其称为《加布里埃尔姐妹》,不如直接叫《Estrées姐妹》更为点题。Gabrielle 一直是世人眼中的焦点,她和一直陪伴她身边左右的Duchess de Villars ,都来自著名的古老又高贵的望族:Estrées。

据传,Estrées家族不仅膏腴贵游几个世纪,也因世代出美女的美貌基因而闻名,从画中两个女人的不可方物的美之仪态,就可看出她们不凡的出身地位和华贵天然的面庞。

其实当时的法国并不推崇沐浴的,那时人们普遍认为清洗身体有可能会带来疾病,路易十四一生也只沐浴过不到7次。但对于从中世纪以来就拥有私人SPA护理师的Estrées家族,沐浴从不是只为清洁而更在美容保养。所以画中的她们沐浴桶中所装,可能是牛奶或者葡萄酒,甚至是Estrées独有的奢华SPA秘方。
据法国文化史专家安德鲁·赫西研究,她们的脸上涂抹的,也是为贵族特制的修容霜:将碾碎的燕子内脏同纯雅的百合花、珍珠混合在一起,涂抹于颜上以保持美若天仙的白皙之艳。
Gabrielle作为那时代法国最美的女人,还有一个密钥,就是亨利四世为Gabrielle亲手而种的玫瑰庄园。Gabrielle去世后,她的妩媚与华贵并没有消失,而永远留在了卢浮宫。历经几个世纪,Estrées家族陆续诞生了红衣主教、元帅、伯爵,绵延着他们的荣光和骄傲。

时间流淌到19世纪,自小就在世代传承的美与爱中熏陶的Jean d’Estrées,就继承了这个家族的经典和妙熠,更缔造出家族的新奇迹。

20世纪30年代,他来到当时世界上最多美丽女人的地方:好莱坞,成为了万人追捧的传奇美妆大师。他的双手仿佛充满了美的灵性,成就了博物馆级的永世经典造型。

1950年,已经成为好莱坞美容护肤教父的Jean d’Estrées,回到了视美为信仰的巴黎,再次亲手缔造出新奇迹:Jean d’Estrées护肤品牌。

这个品牌一直延续至今。

有情人,爱中吟,吟唱着几百年的情怅,沉醉在生命相汇的华美中,无惧时光的冲刷和洗礼,相信自己,总会闪耀发光。

本文援引自以下: 伊玛·莱诺 《绘画鉴赏方法》 祖菲 《欧洲艺术史》 纪录片《BBC卢浮宫瑰宝》《The Art of France》
ART ME知识,让旅行更有趣

华语圈都未有过的角度:米兰 《最后的晚餐》完整解读

去卢浮宫看蒙娜丽莎,你只需这一篇最完整的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