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放宽语言政策,年轻一代重拾方言
上世纪 70 年代,近 75%的新加坡人是华裔,其中只有 2%的人会说普通话,其余华裔大多使用闽南语、粤语、潮州话和客家话等方言。为了凝聚华人社群,鼓励使用共同语言,新加坡政府在 1979 年开展了“讲华语运动”,方言逐渐被禁止使用。 运动开展后,政府撤换掉了不会说华语的政府柜台服务人员。在学校里,说方言的学生会被罚款。新加坡广播媒体自 1982 年开始禁播方言节目,而香港电视剧和台湾的方言电视剧在公共电视台也必须改成华语配音才能播出。 但近年来,新加坡政府正在慢慢放开对方言的压制。2016 年,一部闽南语电视剧在电视台播出。2017 年 5 月,一个多方言电影项目得到官方支持,教育部长亲自出席电影首映式。一个致力于服务福建移民的社区中心在近几年推出了闽南方言的课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社区服务社团也在近年开始鼓励志愿者们学习方言。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华人意识到了方言的重要性,开始自学祖辈的方言,努力追寻他们的文化根源。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