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熊猫保护地还有29000亩冷箭竹林待抚育



日前约未来统计,2019年守护熊猫村团队在丛林岗零星熊猫社区保护地完成100亩竹林抚育。截至2020年3月,丛林岗零星熊猫社区保护地抚育竹林已逾1100亩。 2019年7月以来,约未来主任、丛林岗零星熊猫社区保护地负责人李永政组织李永昆、李永尧、李夕平、李永西、张春兰等5位熊猫村村民,花费160个工时,在丛林岗零星熊猫社区保护地实施“熊猫村”青山修复计划(2019),按计划完成100亩冷箭竹林抚育任务。其中,李永昆35个工时、李永尧35个工时、李夕平32个工时、李永西28个工时、张春兰30个工时。 根据“熊猫村”青山修复计划和爱德基金会乡村振兴计划“熊猫村社区营造与零星熊猫保护地建设示范项目”规划,2019年守护熊猫村团队将聘用丛林岗零星熊猫社区保护地周边村民,完成100亩竹林抚育与竹笋培育工作。竹林服务劳务费380元/亩,不足部分由约未来承担。 或许你会有疑问,为什么要抚育竹林?抚育竹林会影响野生大熊猫孤立小种群的生存吗? 在丛林岗零星熊猫社区保护地驻扎10年的李永政说,华西雨屏降雨充沛,大熊猫栖息地竹林充塞着老竹枯竹,林区荆棘藤曼疯长,藤曼叶子对竹林地遮蔽率达68%,有的区域1年生嫩竹不到6%,大量侵占了冷箭竹生长空间,造成林地资源严重浪费。熊猫村村民把这种林地叫做“暴林”。 丛林岗零星熊猫社区保护地10年抚育竹林经验显示,抛开竹林碳汇效益不说,抚育竹林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方面,被清除的枯竹、藤条2年后会腐烂,为竹林提供养料。抚育后的竹林,阳光透进来,一段时间后,竹林内草本植物繁茂起来,接着,昆虫多起来,鸟类、小型动物也多起来。2至3年后,林区生物链得到有效恢复,竹笋产量提高4至6倍,林区生态生机勃勃。 另一方面,抚育竹林,提高竹笋产量,将竹笋分一部分给村民,留一部分野生大给熊猫,从而使熊猫与村民共同受益,共同发展。冷箭竹笋生长时间约25天,允许村民采笋时间15天,其余10天时间留给野生大熊猫和用于平衡林区生态。几个月前约未来曾披露,2019年丛林岗零星熊猫社区保护地周边采摘竹笋40万斤,3个熊猫村近800户村民户均收入1500元左右。 经守护熊猫村团队估算,丛林岗—未老峰—四方顶一线,需抚育竹林大约3万亩。截至目前,由于经费有限,守护熊猫村团队仅完成不到4%的林地抚育。 约未来主任李永政表示,守护熊猫村团队将持续整合资源实施“熊猫村”青山修复计划,最终完成3万亩竹林抚育,同时在林区构筑充足的水坑、洞穴,安装红外相机,定期巡山,在保护好现有野生大熊猫孤立小种群的基础上,探索为圈养大熊猫野放打造优质放归地,促进大熊猫种群发展壮大。 守护熊猫村计划发起人、约未来理事长赵松生透露,新冠肺炎疫情下守护熊猫村团队正在搭建丛林岗“熊猫村朋友圈”,链接游学资源、中药材收购资源等促进丛林岗科普基地和中药材基地建设,冬雪融化后第一批15台红外相机将正式在保护地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