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多图不规范记录--下
卢塞恩 Lucerne
卢塞恩这个名字很美,这座相对南部较为阴冷的城市处于四洲湖和罗伊斯河的交汇处,有很多海鸥相伴,非常热闹。他们的火车站很大,很多条有轨车道相互交替着,莫名有点老上海的感觉,只不过路宽了很多,也大气很多。


卢塞恩主要是个购物城市,城里有两个著名景点,一个是这座栅栏,可以根据水涨水落来调节其高度,蓄水而且保护城市不受洪水影响,另一个就是这栅栏似的水位桥后面那个有顶盖的桥。这两个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汇聚着卢塞恩先民们的智慧。说真的,我看着导游图上的介绍翻了白眼,但还是走过整个town拍下了这张象征尊重的照片。


在卢塞恩我碰到了很多久违的中国大妈,她们扯着丝巾在湖边拍照,可能是一个人在这边停停走走太久,看到她们居然很兴奋。

跟着大妈大爷们入乡随俗的走进了一家家手表店,他们的上海腔加上销售员的台湾腔让街边一个个铺子活了起来。我看着琳琅满目的手表,正陶醉这次出来玩并没有乱买东西时,刷了我人生最贵的一件单品。

在瑞士买手表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倒不是出于大家都买的惯性,而是当这么优秀的国家把手表的贩卖做到了极致时,瑞士(卢塞恩)本身就成了商品手表收藏博物馆。各种品牌,各种价位,应有尽有,在琳琅满目中,从来对手表不感兴趣的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撇惊人,估计绝大部分人都无法抗拒。

蒙特勒 Montreux
Montreux译为蒙特勒,距离维韦(我住的位置)只有10分钟火车程。
在这里我偶遇了一种走向接近垂直的有轨电车,它更像国内景区的上山缆车,个头也差不多。
我处于好奇,在不知道这趟列车通向哪里,有没有回程,是不是要收钱的情况下,踏进了车厢,按着砰砰乱跳的小心脏,等待着电车发车。电车是全自动的,只有门口的显示屏写着它发车的时间。


大概10分钟就到了终点,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居民社区 ----- 原来瑞士政府修建一个小而精致的“山体电梯“是用来服务没有车的当地居民的!好贴心!

下山之后跟随脚步来到傍山临街的湖边,这里有修缮精美的步道,还有成群的野鸭闲鹤,却半晌无人。耳朵里悠悠响着的是肖邦的F小调,感觉自己被走进了一部忧伤的电影里。

从湖边走到镇中心用了40分钟里,在街上看到的人不超过5个...才遇到的小繁华。


镇中心的后面就是类似游客集聚地的湖边的观景平台,一座前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莫库里(Freddie Mercury)的铜像屹立在此。铜像里的费雷迪左手持着麦克风,右手高举。此时正是《波西米亚狂想曲》热映期间,有几个旅客在和他合照。蒙特勒是他生前最钟爱的度假胜地,弗雷迪的神采飞扬给这座浪漫爵士之都更增了几分活力。
洛桑 Lausanne
Lausanne译为洛桑,很多学酒店管理的同学应该听过这个地方,他们有着世界上最出名的酒店管理专业,当然也有着世界上最昂贵的学费。从韦维去洛桑的沿途风景很美。火车沿着湖边走,远处是像海一样波澜和开阔的日内瓦湖,近处是一座座各有风味的特色小别墅。住在洛桑的都是瑞士的富人,他们没有北美土豪的豪横,增了份内敛与情趣。他们的小别墅或是洁白的贝壳风,或是厚重黑色石块的权游风,没有一栋和隔壁撞脸。

在维韦结束瑞士之行可好
法语区的这些个小镇(像蒙特勒,维韦还有洛桑)都有着德国的严谨齐整,也保留着法兰西的浪漫温柔。依湖傍山的别墅,街角路边的藤蔓,每一处都让人如获至宝,心旷神怡。
所以有很多个宁静的晌午我都是在Vevey度过的。

韦维是个适合晨跑的地方,路面平整,风景宜人,有上下坡度增加运动量,又有湿润清新的空气供大口呼吸。

我是和大鱼一块离开瑞士的,我接上我的意大利之行,他去了美国做项目。
在机场分别时,本以为下次见面又是漫长的等待,但没想到他当年就回了一次武汉,又在年底调回了北京。谢谢瑞士给的好运,北京到武汉的距离可比瑞士到加拿大近多了。
瑞士是个强大而美丽的国家,和接下来我要去的意大利非常不同。
我在看来瑞士秩序井然,善良但高冷。
意大利的热情和随性则让我更加放松(消费也便宜很多)。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