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聊聊工作后日益缩小的朋友圈
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这是钱钟书在《围城》当中的一句话,其实也得益于之前一位朋友类似的抱怨,就由此来聊聊工作后日益缩小的朋友圈吧。
所有问题的讨论有一个前提就是得对题干进行一个定义,这个题干中唯一需要定义的就是“朋友圈”这个概念了。此处声明这个朋友圈不是微信里面的那个朋友圈,可以说是朋友圈子。继续拆分下去就是“朋友圈”也涉及“朋友”和“圈”两个概念。
首先说朋友,有一句话叫做: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有利益就会有朋友,这么说似乎很龌龊、很势力,但是这里的利益请站在一个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即当事人主观的判定或感觉对方对自己有利或者有益。反过来讲可能更好理解一些,即没有人会和一个对自己有害、有损的人做朋友。
对方能提供给自己认可的利益点是友谊(做朋友)的基础,这是接下来讨论的前提。
所以工作以后朋友圈变小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工作之后自己能输出的利益点越来越少了。那么较为主流的交友利益点在哪呢?大致分为如下三类1.共同的兴趣爱好;2.一致的三观;3.人格魅力(比如喜欢幽默的人或者自己很幽默能吸引别人),如果你能诚实的面对自己目前为止的交友史的话可以分析一下,在自己的朋友当中,各个类型的占比是怎样的。你是基于兴趣交友还是基于三观、还是基于自己或对方的人格魅力。其实到这里问题的答案就已经出现80%了。一方面,可能是自己没啥兴趣爱好、周围没有三观一致的人、因为没有让自己感兴趣的人或者自己就是个无趣的人,由于工作的因素,每天的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和一群自己不怎么有深入接触的人耗在一起(没写完的,以后再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