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肆虐,美国社会惊醒之后如何发力?
作者:Pansesus

◎终于,处于小儿麻痹症阴影下的美国惊醒过来,重金投入举国动员,大搞疫苗研发。
因此,美国在20世纪的40年代到50年代初,从政府到各大科研院所、包括大学的医学院,都以开发小儿麻痹症疫苗为主要研究攻关对象。确实,小儿麻痹症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冲击实在太大了。当时美国社会的情形,和今天面对的新冠疫情非常相似。
当然,还要补充一句,美国那时候的社会环境和卫生状况,虽然比一般的国家和地区好很多,但是和现在相比还是又要差一大截子。所以就导致这些病原体的出现、并在整个国家肆虐繁殖。尽管不像早期欧洲城市那样泛滥。
不知道现在还打不打小儿麻痹症疫苗,因为在中国小儿麻痹症已经彻底根除了。全世界现在唯一还有小儿麻痹症的地方应该是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稍微大一点年龄的读者都会有印象,小的时候都要吃“糖丸”。这种东西就是小儿麻痹症的疫苗。
其实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开发历史也挺有趣的。小儿麻痹症疫苗其实是有两种疫苗,为什么呢?这都是美国人在公共卫生压力之下使大了劲,结果就一下子开发出了两种疫苗。
首先开发出来的疫苗并不是糖丸,而是一种灭活疫苗——稍微解释一下,绝大部分情况下,疫苗能帮助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原理就是向人体注射一些与病原体或与之相似的东西,当然毒性要比真正感染时候弱得多甚至没有毒性,以此帮助人体免疫系统获得一些病原体信息。举个例子,假如某种疾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通过疫苗(让免疫系统)获得一些病毒表面的蛋白质、组织结构,这样一来,人体的免疫系统(就相当于“体内卫士”)就知道了,这种具有XX结构的就是敌人,当敌人真正入侵的时候,免疫系统就能在第一时间把它们消灭。因此,打疫苗就相当于帮助人体的免疫系统搞演习,演习之后,免疫系统就知道怎么对付病毒了。
其实,最先开发出的小儿麻痹症疫苗还不是“糖丸”,而是一种灭活疫苗。“灭活”的意思就是注射的疫苗里并不含有小儿麻痹症亦即脊髓灰质炎病毒。
当时,这种疫苗成功开发出来的消息一公布,美国社会简直就是上下欢呼举国沸腾……(待续)

更多内容请关注:喜马拉雅“醒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