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生,便是取决于遇见谁。
3.26 【一省】所谓人生,便是取决于遇见谁。 【睡眠】1:05~8:00; 12:25~13:00 这晚睡真成了我的死穴了吗☹️ 【运动】跑步65分钟(几次90分钟坡跑后,65分钟有氧配速大幅度提高,今天风好大!);核心训练+拉伸60分钟。 【英语】35分钟 He who controls others may be powerful, but he who has mastered himself is mightier still.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书法】临《兰亭序》单字 稍有书法常识的人都知道,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但每天又能坚持做到多少呢?那么克服书法学习中的不临帖就是很突出的一个首要问题。要知道,很多不入流的书法爱好者,其作品难以进步的根本原因,不临帖占大头,更有甚者,本身毫无根基,却标榜个性,大写特写,尽情展示,精神虽可嘉,殊不知字不入古会被贻笑大方。引用启功先生的话:只要方法对头,其实书法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因此,只有真正意义上地克服了临帖中的不临帖的恶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方可真正地端正书路,慢慢走向成功。 【诗词】苏东坡《翻香令》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 重闻处,馀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沉水暗同然; 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画面感极强的一首词,苏轼写这首香词,是为了怀念自己的妻子王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苏轼还朝,在登闻鼓院专掌臣民奏章事宜。同年五月二十八日,仅仅跟苏轼在一起生活11年的妻子王弗便香消玉殒了。王弗死的时候只有27岁。这首《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是苏轼在其妻王弗灵枢入殓于京(开封)城西时,在灵枢前深深怀念妻子所作。苏轼在这首词中,以回忆形式借焚香来表达对妻子王弗的思念,也暗含着苏轼与王弗的深挚的生死之情。 这首词在中国香文化复兴的当下,成为香文化经典作品之一。 【万卷书】《香味世界》 昨天同事给我打电话说家里有蚊子,孩子被咬两个包还睡不好觉。于是想起小时候家里做的香囊,就用女儿的小袜子😅缝了两个“香囊”,里面装的艾草,这两天孩子睡的安稳,再也没有被咬。 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香囊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柰、白芷、菖蒲、麝香、苏合香、冰片、牛黄、川芎、香附、辛夷等药,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香袋有长方形、正方形,也有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等,上绣有花、草、虫、鸟及罗汉钱等,款式极为精美,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也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人物】大枝流芳 大枝流芳在他的《香道千代之秋》中写道:罗国、满剌加、苏门答腊、伽罗四国均见于《唐书》。佐尊罗、真那班两国未可考。他的《香道深韵》中也写着:新伽罗当为后来之伽罗。伽罗、罗懈、满剌加、真蛮都为南方海外国名,后加苏门答腊、差咀罗两香称为六国,其余又为太泥之香。 大枝流芳对香料产地作了很详细的考证,但还是稍有错误的。其实伽罗作为国名是不对的,伽罗完全是香名。后来,大抵知道产地在苏门答腊和马六甲附近,此乃南洋香也。此外还有印度西部的斯巴特啦岛也是产地之一。 大枝流芳出版了《香志》作为其著述的附录。该书还请有汉学造诣很高的人——岩信来主编,这本《香志》提到了许多中国的典籍,有明代田芸蘅的《留青日札》、黄衷的《海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方以智的《通雅》和《物理小识》、马欢的《瀛涯胜览》、唐代冯贽的《南部烟花记》等等,他对于香道发明作出的贡献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 【万里路】苏门答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