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

趙香宋有詞曰《如此江山》。其小序曰:傳度大師新構一樓。榜曰如此江山。即賦此調為賀。其詞曰:“天開圖畫烏尤寺。江心一螺孤峭。方外疏鐘。秦時片月。萬綠孕茲瑤島。峨眉翠掃。趁玉宇初揩。銅河先照。如此江山。海天秋色一長嘯。 高僧提舉一切。曠怡亭故址。欄檻新造。春水魚天。洞庭龍穴。豁出雷塠杭道。香臺縹緲。待日落將西。幽篁更妙。如此江山。一樓天下好。
烏尤寺方丈傳度法師於民國十年把爾雅台移到現處。在舊址重建曠怡亭。登臨此亭則水光山色悠然盡賞。香宋撰聯“蘇和仲山高月小。范希文心曠神怡。”寄托遥深。在亭內面江廳壁上。香宋又書“如此江山”匾額。我深愛此字此語。於其下徘徊賞玩久之。
話說那一年飽看峨眉雪色後去樂山游烏尤寺。坐公交車到了很偏僻的郊外。司機問我到底在哪裡下車。隨後近乎狂熱地趕我下車。大喊往回走往回走。穿過一片疑似六十年代的兵工廠家屬區。便到了一幢辦公樓前。很令人吃驚的是竟然被布置成了佛堂。善男信女供奉的一切香花財物堆滿走廊。繞過佛堂。小小的售票處便在眼前。
烏尤寺所在的山麓並不高峻深秀。但是沒有什麼游客。雖是冬日。仍頗有幾分唐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的感覺。尤其見著曲徑隱沒於幽林間亦復有致。道旁石壁時見前賢刻石。尤以香宋詩翁為夥。某處即有他所題寫的溫公語。不過“不困”作“不躓”。不知當以何為是。緩步上到山頂。俯瞰江流渺渺。幾艘鐵皮船間隔很久地寂靜滑過。隔岸的寒林漠漠則是雲林畫境。轉過頭。烏尤寺便在眼前。

香宋與烏尤寺似有宿缘。又與兩任方丈傳度和遍能交好。故每過烏尤必留宿。每宿烏尤必有詩。民國八年。歲在己未。有《傳度上人賜茶。用歐梅唱和韻寄謝》七言古風一首。風致尤佳:
烏尤山是眾綠海。山僧昨送烏尤茶。無以報之青玉案。吟詩且作歐梅誇。尋常本山小黃葉。一盞破睡雲鈎蛇。或於洱海饋貢品。雙龍作戲口對呀。嘗笑此物本凡草。如竹出筍椿抽芽。忽經好事入品目。秋水各各澄南華。我生自謚酒檮杌。瓦樽略比元子窳。偶然飲茶當飲酒。老農點綴談桑麻。而有一器雪瓷白。前清買自櫻桃斜。誰知巧合助禪味。自古蒙頂稱漢嘉。方今萬事巧立稅。榷茶使者多王涯。不如淡泊澆舌本。魯泉但煮南強花。烏尤山水甲天下。寺門石碚逾蝦蟆。清池皓月夢久別。眠雲跂石人堪磋。謝師此福賜詩料。玉川涎水流清哇。
其後又有《謝傳度大師贈荔枝》一篇。更見暢達:“漢嘉江水青玻璃。珊瑚崖色秦離堆。上人結翠此中住。天鵝含子生荔支。今年五月雨新足。虯珠顆顆無蟲絲。陽鳥掛樹萬星燦。鱗皴染指調胭脂。竹蘭曉摘趁風露。苞以柏葉香四維。二百里程兩日到。開緘帶葉紅千枝。稚子如猿巧偷取。舉家夜啖忘朝饑。玉盤分甘到親友。山城各各爭受持。天生因緣不可知。鴉聲報客當晨曦。午餘果見傳師至。可人佳客非素期。夜談似荷異書讀 。還山預約徵我詩。我詩窘甚借蘇語。海南一派仙人姿。貧子腹中化玉液。紅紗膩褪白玉肌。江搖柱是眾生命。老禪未許供牟尼。上人說法吾導師。梵夾千番蒙法施。詩成幸勿訶綺語。秋海棠花開佛籬。年年江國荔枝熟。更借此花陪酒卮。”
民國廿五年四月。陳石遺偕吳江金天羽入蜀相訪。期會於烏尤寺。後又同遊峨眉。石遺老人時年八十。臨別賦長詩以記。是時。壬辰同年張元濟。林思進。龐俊。及執教川大之鎮江楊伯屏皆相繼來會。為烏尤寺一大盛事。隔年。香宋書聯以記當時盛況:“離堆四面繞江水。眾仙同日詠霓裳。”又有弟子鄒善伯編成《烏尤山詩》三卷。香宋翁所作便佔一卷。可惜此書我未曾得見實物。不免遺憾。

到我訪烏尤的年月。風流早已雲散。只聽得一件軼聞。巴蜀書社一九九六年排印《趙熙集》一巨冊。僅印一千四百五十冊。烏尤寺中以與香宋交誼匪淺之故。買進此書置諸法物流通處以結善緣。可惜等我至時早已售完。只能事後在網路上補買一冊。至今仍時時捧讀遙想往昔耳。
-
白眼看鸡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7 13:09:50
-
嘯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3 18:26:10
-
炎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8 09:05:06
-
夜航的鲸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8 01:26:3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8 00:42:14
-
若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7 23:02:27
-
豌豆黄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7 22:42:27
-
幽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7 22:23:30
-
无异议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7 22:12:56
-
田柏楠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7 22:07:58
-
:人生再造丸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7 2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