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时候 猪八戒为什么要从中作梗

书中说,师徒四人到了这个地界,肚子饿了,没有吃食,眼看不远处有一片红彤彤的地方,孙悟空说,怕是一处桃林,我去摘几个桃子去。唐僧很开心,说有桃子吃当然最好。但猪八戒没有表态。孙悟空你能耐大,一样一个跟头飞出去,不介意飞远一些,找点好的慰劳大家一下,非要摘几个桃子打发人。
内部分工不同,找吃的这个事情,既然孙悟空表态了,就不好多说什么。猪八戒想,桃子是你猴子最爱,就不想我老猪吃的是杂食。
面面俱到一直以来是一个大问题,不能面面俱到,往往导致最后的矛盾一触即发。
且说孙悟空一个跟头飞远,被这个深山里的妖精给看到了机会,就化了美颜的少妇出来,少妇不谈美颜,还是带着食物来的。你知道吧,人到这个处境,要么性欲要么食欲总是有一个要被打动的。
猪八戒看到这个美娇娘,不问你年纪多大了,男盆友处的怎么样了,要是换的话考虑不考虑大款一点富态一点的不。
却先问:女菩萨,你往哪里去,你手里拎的是什么东西。
我同学当年家境不错,但耐不住就是好赌,每每输到叮当响来我家,别的不问,先奔厨房看电饭锅。大家一起去买衣服,我们问,这得多少钱。他问,你得多少碗饭。猪八戒大致也是这个境界。
你看,色如猪八戒,不问旁的,先问你手上拿的是什么。看来是真饿了,食色性也,食在色前面,不是没有道理的。
女菩萨说,哦,不对,女妖精说,是香米饭和炒面筋,是要出来还愿斋僧的。你看,多么妥帖的说服了你。首先,都是素的,没有忌口。其次就是给和尚吃的,恰得其所。尤其一个娇滴滴的美娇娘,面对一个饥肠辘辘的猪。
唐僧呢,唐僧是怀疑的,防止诸位说我洗文,诸位就自己翻原著去吧,总之唐僧和女妖精一番贫嘴,你啊,一个人出门不怕不守妇道啊,你啊,东西叫我们吃了,不怕老公说三道四啊之类。
而且,唐僧还说,我徒弟已经摘桃子去了,我不要吃你这个,但我啊,要拿大道理度你,总之巴拉巴拉。
这时候,唐僧与女妖精贫嘴,就是不吃东西。猪八戒作为一个小弟而言,还说识趣的,色碰不得,食还说可以念想的。他自言自语,老和尚真是拿乔,人家都说给你吃了,还说不吃。怕是舍不得那个外面的大徒弟,要等猴子一起来吃吧。
猪八戒心里其实是不快活的。这时候不是吃不到东西,而是隐隐约约一点嫉妒。这个嫉妒心啊,很坏事。
这时候,孙悟空很不凑巧的回来了。二话不说,他认得这个妖精。某种程度而言,他一番辛苦,被一个外来人给截胡了,他当然要先看看这个家伙是不是别有用心。不是别有用心,也是别有用心,因为这就是一动不动的呆子的功劳。
孙悟空这辈子,机灵到底,最不情愿让一个呆子出头。
于是不由分说,拿棍子就打。心思怕的还是在争风吃醋上,就不堤防妖精来一个分身术,给跑了。
猪的心思就在吃食上,被孙悟空点破,食物就是一些爬虫而已。猪这时候考虑的当然不是真相,而是愤怒。
愤怒在于,我们这么熟了,我不知道妖精的能耐,我还不知道你这猢狲的能耐。你给这个食物变成爬虫。你为什么要把食物变爬虫呢,你打死人,你嫉妒心发作了,你掩饰了,你阴暗心理大爆发,你他妈太不成熟你毕竟是一个猴子。
好吧,这个原文里,还有一节,孙悟空被唐僧质问,为什么打死人的时候,孙悟空说,怕是你老和尚动心了吧,好吧,我们给你办一个洞房,你快活去吧,我们大家散伙。
你看,唐僧老和尚一点幽微暧昧的心情被暴露无遗,哪里有不恼羞成怒的。只是不好发作,就等猪八戒煽风点火。
这个故事,说到这里,基本预示了结局。因为已经无关真相而是,而是在为人处世上,孙悟空犯了大忌。
因为孙悟空先得罪了领导,其次伤害了同僚。
猪八戒为什么要找他麻烦,这不显而易见。
再来,妖精不甘心,又变成老太婆,还是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
唐僧真是愤怒了。之前,你讲我光棍和尚好女色,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你,办了你,怕你说三道四。当年孔子留在卫国和男子聊了好几天的天不肯走,子路就问孔子,老头你是不是动心思了,孔子赶快赌咒发誓,没有啊,要是动心天厌之。大致天打雷劈的意思。
为一个美颜女子的死唐僧不好发作。真是口头警告。我们大致也看出那个时节女权主义没有发生的可悲性,。一个美娇娘的死,愣是没有引起任何值得严肃对待的处置。
但是当孙悟空打死那个假老太婆的时候,性质就变了,先说唐僧,毫不犹豫的把紧箍咒念了几十遍,疼死孙悟空。
这还不算完了,而是孙悟空求饶说让我走就走但好歹让我解释两句的时候。
猪八戒终于出手了,是的,你知道一个心存报复的人该有多厉害。
猪八戒说,师傅,这猴子还能说什么。他之所以不肯走,还不就因为白跑这一趟,你好歹也分他两件行李啊。
猪八戒说,猴子要分行李,师傅你看着办吧。
行李要是分了,猪八戒当然拿他的一份,然后回高老庄,有家有室的,不在外面折腾了,要是不分,就算恶心一下孙悟空,叫你能的。
而孙悟空呢,情商真够低的。领导讨厌你,是因为你不看眼色,不懂领悟。同僚讥你,无非说你心怀二意。而孙呢,被猪八戒谗言的那个当下,还不是一个跟头跪下来,说要天长地久,要粉身碎骨跟随。
而是说,你看,我这来的时候没有金刚圈,回去的时候好歹你也把金刚圈拿掉吧。
要的不是行李,比行李还要过分,而是恩断义绝!
真是不愁不落话柄。
一个能干人,也是一个实在人。最后不可避免,还是遇到了第三次。一般而言,这个人职场生涯也算到头了。这第三次,猪八戒都不要说什么。该说的,都说了。
好吧,回到题目。
猪八戒为什么要从中作梗呢。很简单,大家都要拿表现。谁的表现突出谁不突出,还真不在彼此具体的成果,而是这个过程中,不要互相拆台。
这一局中,不说事后真相如何,但从流程来看,是孙悟空先拆台了。
职场中,有人会说,明知道会出问题的事情难道还不能早点提醒吗?
可是呢,职场又不是一个机器,职场可不是靠精确分析来运作的。职场最不在乎的,其实就是结果,抑或是真相。
职场靠的和细腻的人事关系来运作的。和尚们有揭云: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众生诸有情。
一言不当,当然会引起反扑。
这个世道最终还是人与人相处的世道。结果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过程。
好吧,以上都是废话。
胖子这么深刻的人,当然从不会纠结在三流的职场心理上。
因为胖子想更多的,
真正核心的,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问题。
便是西行路上。
谁是孙悟空,谁是猪八戒。
真的还有待思量。
比如那天,猪八戒摘桃子去了。回来看到孙悟空与一个妖精谈香米饭与炒面筋。以及唐僧谈的那些妇道问题。
且问,猪八戒会不会掏出他的钉耙出来!
这个世界上,要命的不是他人从中作梗,而是你自己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