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改变世界,终于有头绪了!
#《真想成为改变世界的那个人啊》--至少我在尝试把烂牌打好--2020/03/28#
从一开始的一脑子迷茫、四处摸索,到现在我已经有些头绪了。如何才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达到自己喜欢的目标,展示自己引以为傲的才能,过上自己欲罢不能的生活呢?这些答案需要运气,而我很幸运地通过过去几周的思考有了些进展,但偶尔还会犯三个老毛病:
第一个,东想西想,比如明白自己要做社会企业,却突然想着要不做点更赚钱的奶茶生意,于是会花很多时间研究和价值观不符合的行业,当然,也学到很多,但是和自己的目标却没什么大联系,那时间就是浪费了。
第二个, 偏见,总觉得自己工程背景,未来就要一定要用技术,要解决高大上的问题,不不不,很多问题虽然看着简单,但是解决起来问题很大,比如饥饿,环保,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才能,为什么不用?另外,科技是工具,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不是为了显摆技术而创业,而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
第三个,本末倒置。其实创业和人生一样是有顺序的。童年阶段,没有培养起应有的素养,像是想象力,创造力,反倒多了成人社会的油滑,那未来可能就会花很多时候修补童年缺失,上小学就在想工作的事,上高中就在想结婚的事……当然,可以想,但是先写完作业,再出去玩。确实,要为未来做准备,但一,准备不是消遣,不是逃避当前问题的借口;其次,准备不要花过多时间,更多时间放在眼前,就好像要做什么项目还没想好,读什么企业家的员工管理--等你有幸有了上百员工,估计这时候读的都不记得了。我就喜欢这样,打着做准备的借口浪费时间,所以学了很多未来的理论知识,现在能推进人生的啥都不懂。
这些错误我犯了很多次。但是现在几经挣扎,算是恢复正常了。其次,因为意识到,人生大体上,方向比努力重要,所以每次有“拼命努力”的冲动,我都会拉住自己,考虑再三,虽然培养了三思后行的习惯,但是执行力下降--这是没法避免的,曾经超强的执行力,让我花很多时间在错误方向,这样不好。
在下定决心不走老路后,我开始胡思乱想,一天‘sustainability’这个词跳入脑海,真是恰到好处:2020,人类灾难的一年,澳洲森林大火,巴基斯坦蝗虫、雪山升温、冠状病毒……这一切,都意味着,人类的发展,不可持续,所以,人类想生存,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的方法持续,因此sustainability这个方向,不可能错。
那之后我做了这些事情,一步步探索:我阅读了联合国的11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每一个都切实地思考了一番;我阅读了如下书籍: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第五项修炼》(确认自己的方向正确)、《必要的革命》、《寂静的春天》、《零浪费生活》、《废物星球》,后来决心成为社会企业家,于是读了《富爸爸,社会企业家》、《甜甜圈经济》、《社会企业家精神》、《下一站,社企》等……同时,我阅读了麦肯锡的可持续报告,当然,一知半解的,不过明白了自己的知识缺口。不管怎样,我差不多了解了这个世界上的‘可持续发展’精神到了什么地步,也根据个人能力写了一个可行方向,并设计了路线:
-食物浪费:目前在做供应链,因此可以尝试把overstock的产品卖给“穷人”。已经有一些人在做这件事,当然,没有那么简单,但是我感觉到这是个好生意,因为确实有人饥饿,也确实有人浪费,同时满足我“解决人类马斯洛第一层需求”的草根愿望。所以,这件事,可做。怎么做,我可以开视频,以有风格的方式教授大家自制肥皂、洗衣粉、沐浴露,可以挑丑陋的被嫌弃的食物做美食……等粉丝积累起来,就可以接广告,然后要不开自己的环保品牌,自己生产,要不就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开个app,帮助大家低价买到只是因为丑陋而被丢弃的新鲜蔬果。同时,我可以利用自己为数不多、但会越来越多的供应链知识,来看到食品供应链产生浪费的根源。目前有人在做,但是还是入不敷出的阶段,而且是b2b,如果粉丝可以积累起来。或许我们可以走b2c的路线。而且,目前零浪费啊、环保的博主很少(相比吃播),可以走出去。
-大横断旅行项目:中国没有国家公园,同时我在美国黄石公园打工旅行的经验改变我的人生,所以中国的学生也应该有这种机会。所以,国家公园的运营,也就是可持续旅游专业的知识可以学起来。但是目前身在新加坡,又不懂运营酒店,还是有距离。以后如果真的成功了,还想做,也可以投资别人的公司去做。
-生产咨询公司。我一直觉得如果自己有足够经验,明白如何优化生产、帮助工厂从废物来源变成可持续的自我循环系统,那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既保护环境,也为企业赢得名誉,然而问题就是,我的知识和经验都不足,所以,如果想走,我要不辞职,去咨询公司--明显走不通,除非我经历了一到两年的自学;或者我去读博,然后去咨询公司,或者直接开自己的社企,帮助成长到一半的公司变得可持续化,那么等那些公司长大后,就会变成大的环保工厂了。这条路我依旧觉得可行。
-需求预测:目前我的公司还在用过去数据,抓取季节性,然后算未来预测。这种公司一般收费昂贵,而且只有快消品牌可以有季节性。预测后,公司的销售啊、市场啊等就开始在数据上做更改。但是中小企业就没有类似软件--可能有,这个还需要一些市场调查。但是对于没有季节性的商品,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抓取需求、分析预测,提供给客户,然后让他们修改。这个帮助商家准确预测(食物),减少浪费。
做个可行性总结吧:
食物浪费:9,自媒体,积累粉丝,开自己的临期食品app
需求预测,7,和工作相关,需要了解data science,类似公司的做法和市场缺口
生产咨询公司:5,这个门槛高,需要30+以后才去想,但是我是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大横断:5,时机不成熟,连国家公园都还没建立起来,但是这事还是可以关注
这样分析下来,我可以周末的时候经营“食物浪费”的app,同时努力学习data science(不用到亲自开发的水平,但至少要懂都是怎么回事),学习供应链(尤其是库存管理,以及需求预测)。等粉丝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帮助一些食品公司卖临期产品,然后去找投资人。至于需求预测的想法要怎样,那就到时候再说。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预测,和更改,目前的软件开发花太多时间去调整interface的格式、和整个公司的工作流程适应,但是中小型企业想要的其实只是这个预测的结果,最后怎么改,excel都可以解决吧。因此这件事先调查着,有机会就出手。
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所以,每天都要向自己强调,这是你要走的路,别去看什么奶茶生意,别去想着做什么越野跑生意,这是真实世界,你要玩起来了。贰零二零年三月二十八日,你就真正长大,没理由再犯青春期的错误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