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的你还好吗?
一个午后,一首《晚婚》,一场肆无忌惮的泪流满面!我听过很多版本的《晚婚》,李宗盛的通透、伤感,是一个中年大叔历经沧桑后深夜的内心独白。而我更喜欢谭维维的演绎,在原有的歌词中,她加了一句“身边有好多像我的人,生活也过得很安稳,我们拥有灿烂的天分,拥有自由的灵魂。”这样让晚婚的我,内心多了一份对未来的淡定从容。

晚婚,是一种孤独,也像一场战战役。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有人因为清晰的爱情观,有人因为独立的自由身,也有人被迫选择了晚婚。
百度百科中对于晚婚的解释是这样的:迟于法定婚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三年及以上结婚者(女23周岁,男25周岁),即为晚婚。所以,按照这样的时间推算,很多人也不知道晚婚了多少年。

过了25岁我们就开始被贴上“剩女”的标签,而过了30岁依旧单身者,则会被简单粗暴的定义为“剩斗士”。很多人都会说,男人年过30,只要身价高,依然会找到年龄较小的女性作为另一半,而女人年过30未婚,就是嫁不出去了。简单来说:男人年龄变大也是优先股,而女人年龄大就会变成后配股。这样听来,这个社会确实对女性很不公平,倘若你年过30还没有结婚,那么无数的人会说你有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版本的问题,你无力辩解,也没有人会给你辩解的权利。

所以很多时候我在想,不是我选择了晚婚,而是晚婚选择了我。因为在特定的朋友圈中仅剩一个人的晚婚,是一种孤独,一场战役。一种带着倔强的孤独,一人承受无数质疑的战役。
晚婚,是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的灵魂。
也曾许愿在30岁之前结束单身,披着婚纱携一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奈何生活跟我们开了玩笑,就那样被留在了临门一脚的尴尬局面。于是手忙脚乱的你,一边重新生活,一边默默疗伤。
就这样一晃过了好几年,你开始重振旗鼓,接受家人朋友安排的相亲。每一场都认真对待,就好像是在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公开面试,最后却发现每一场都以寥寥无语而收场。在面对别人质疑的时候,一遍一遍默默告诉自己“我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准备,但是也做好了将来哪天,可能闪婚的准备”。

很多人会问你是不是不再相信爱情?关于这个问题一个朋友曾经给过我这样的答案:年轻的时候我们想要轰轰烈烈的喜欢,后来才发现合适可能更合适。晚婚,不是不相信爱情,不是害怕受伤,只是在别人选择“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甜蜜宣言时候,我独爱“陌生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平实温馨。

“我从来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 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的灵魂。让我搽去脸上脂粉,让他听完全部传闻。将来若有人和我争,他答应不会默不作声……。”
所以我想,总会有一个人是上天为我们特定的安排,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在特定的时间里我们相遇,晚一点没关系,合适,那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