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冲动 徒搭317-318环线(上)
突然想记录些什么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世界充满好奇,保持热爱的呢?可能是走出山头,体验不同的生活,结交朋友开始的吧。 17年高考过后在火锅店兼职,因老板压榨转而去卖手机,工资待遇,工作氛围都挺好的,但是老板想让我们签合同,成为长期工(因为我们骗她是我们高考落榜不读书了才争取到这次工作机会)无奈我们上了半个月只得辞职。随后和朋友筹备自己创业,实则就是摆摊卖冰粉,果茶。制作工坊就在朋友家里,早上去拿货,白天只提供外卖,晚上就去小吃街摆地摊。因我们价格低口感好,吆喝声大,生意还算可以,但是街上其他的商户就见不得我们的生意好,就向城管举报我们,我们只得骑着三轮车被城管追得满街跑。有一次去江边卖,想着人流量大,需求也大,就推着三轮去了,准备得不充分,没带灯,我们的摊位就泯灭在灯火中,幸好让一个朋友帮我们带了一个台灯过来。我们重新吆喝,与众多老商户竞争,虽然盈利不大,但赚到钱还是挺开心的。可是晚上就下起了暴雨,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们淋着没关系,最怕我们的材料被淋湿了,借了一个塑料口袋,先把家具套上,两个人就暴露在暴雨中,感觉越淋越兴奋,还在雨中唱起了歌。连续几天生意不好做,入不敷出,我觉得还得是去兼职贴补家用。我和朋友又找到了一个卖卫浴的地方,每天早出晚归,6点下班就出去摆摊卖冰粉,卖到凌晨三点,小吃街旁边就是酒吧街,经常有喝醉酒的客人来,虽然我们两个女生很害怕,但是富贵险中求嘛,他们都出手阔绰,一次性就买很多。



(一)DAY1:抵达成都折腾了一个多月,我就开始整理行囊出发了。感觉手里有些闲钱就可以去追梦了。或许是太年轻,易冲动,在网上看到红房子的色达就一发不可收拾,什么攻略也没做,靠着一腔热血就出发了。临走了到成都先和在成都实习的一个发小玩了一天,第二天接到朋友罗就出发了。(我先到成都买了装备,在莲花池批发市场买了登山杖,登山鞋,雨衣,冲锋衣。因为罗没和我一起,我只能给她拍照过去,按着她的码数买了一双鞋,直到最后才知道,我拿错了鞋码,一个码一只)



(二)DAY2:成都——汶川——理县刚开始就出师不利,按照计划,我们应该先到汶川,可是大巴车好像已经没有了,在成都茶店子车站外有很多野车,我们不敢坐,只得在成都再住一晚,一早出发。在附近找了一个青旅,还有一个小姐姐,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这里已经租了很久了,为了找工作。其实感触挺深的,一个本科生出来不好找工作,我们大专生的出路又在哪呢。但是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至少我喜欢折腾,就有无数种可能。整顿一晚,第二天9点半就坐上大巴出发了,大概两点左右到达汶川。 川西的风景真的很震撼,过了二郎山隧道,海拔就不断升高,在山上盘旋,云里雾里的,可我们却越来越兴奋。说实话,这是我有意识以来第一次出远门,在我们四川最不缺的就是山,可我从小就不愿意待在山里,一直想出去看看海,一直在想山那边是怎样的世界呢。随着看到塌陷的房屋和一些遗址,才知道我们已经到了汶川这个重灾区。08年的时候我还在读三年级,对地震是什么一无所知,自此之后,学校开始普及防震知识,我们才有了对地震的了解。当时从电视上看到的场景在此时一一浮现,一想到这场天灾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让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很是婉惜。但在灾难面前,大家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场景更让人感动。9年过后汶川已经恢复得很好了,在山腰上的人们都搬到了县上,政府也把他们安置好了,大家开始恢复旅游餐饮娱乐等活动。灾难过后,必将使人更强大。

在街上简单吃了便饭,第一次吃到了藏族的薯条。当时没想到自己以后会经常吃吧,并且会爱上这个味道。在街上随便逛了一下,我们就坐车私家车上了萝卜寨。虽然并没有在我们旅行计划内,但是我们也是临时做决定,听当地人说这个寨子还是挺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一路绕着盘山公路,海拔也在不断升高。路况不是很好,还是那种泥泞的山路。路两旁都种着樱桃,开着农家乐,很多旅游的人都在这里汇合,所以路上还有点堵。好不容易到达寨子,司机兼导游的陈大哥带着我们到处参观。这个寨子保留着原有的住房和生活方式,虽然重建过,但村民努力维护着这个村落,保存得非常完好。特别良心的就是这里的消费,特产和饮食都很便宜,如果大家有空去到那里的话可以适当购买一些牛肉干、车厘子。




逛了大概两个小时,我们就下山了。当时还没想好下一步去哪,到了县里我们才决定跟着地图再进一步。当时已经5点了,我们就站在去理县必经路口等着来往的车辆。也很迷茫,毕竟是第一次。实行这种搭车方式,站在路口,把大拇指一伸,显然是没什么用的,随着天色渐晚。不得不启程然后就搭上了去理县的班车。沿路大家都下车了。都是当地的村民。因为天色已经晚了,再加上没有去考察过地形。无法搭帐篷。所以我们就在街上找住宿。看着大的旅馆招牌,不少老板看着我们背着打包就知道我们是要住宿,过来拉我们,我们觉得有点受宠若惊,实则有些害怕,但是还是要接受现实,现在这种情况有一张床睡已经很满足了。在对比之下我们选择了最便宜的,40元一碗,相当于每个人20块钱。因为对住宿这些没有要求,所以我们想把钱花在看更多的风景。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但是我们还要把脏的衣服换洗了。听说这里的牛肉火锅是很出名的。我们两个吃货怎么能错过呢?收拾好后,我们就下楼去找了一家生意火爆的火锅店。因为在坐车的时候有一个小姐姐也是出来旅游的。交谈甚好,然后我们一起相约出来吃饭。一定记住这个火锅的味道,因为这是我们出门吃的最奢侈的一次了。虽然四川以火锅出名,我也吃了。不少的火锅。但是相当于口感来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一次的最好吃。作为一个四川人,我却不怎么能吃辣。虽然火锅没有吃多少,但是享受那个氛围。吃完之后相互道别。本来就应该学会这种相遇时好好珍惜,离别时好好再见。这也是人长大之后的一个常态。

(三)DAY3:理县——毕棚沟第二天一早7:00我们就开始正式的徒步,搭车是从加油站开始的。这里是最好的搭车地点,但是看着驻停的车辆我们却无从下手。问的第一个大叔,很和善,但是他和我们的目的地正好相反。第二个是一对情侣。交谈后他们还是欣然同意了我们的搭车要求。当时他们问我们去哪儿,我们只知道我们最后的目的地是色达。我们觉得只要朝那个方向走就可以。然后听他们说路上有一个毕棚沟,风景很不错,他们也要去那个地方。所以我们就跟着他们一起去了。作为第一次搭车成功。我们非常兴奋。大家一起在车上说说笑笑,了解不一样的生活。到了毕棚沟景区,他们去了停车场,然后我们就在那里道别了。临走的时候我们送了他一个手链,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是还是一个美好的祝愿吧!因为我们两个都是刚高考完的。可以凭借准考证享受半价的优惠。买了票出门就看见我们那个搭我们的那对情侣了,为了再一次表达我们对他们的谢意。我们用我们的准考证帮他们买了两张票,虽然没有帮什么忙,但是心里还会好受一点。票之后我们就坐着观光车到了。
毕棚沟的第一个景区。刚好错过了上午毕棚沟的马拉松,就还剩着一些指示牌在上面。本来打算寄存行李在下面的,但是寄存费很贵,为了节约我们就把它背在了身上。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肯定要拍照了。我们两个换上了裙子还简单的化了一个妆。整个人完全就不一样了。为了解决这两个大东西,我们就把背包放进了旁边的树林里面。想着大家都是出来旅游的,而且包里也没有什么贵重物品。应该没有人会拿吧。就这样放放心心的去游玩了。正值八月,太阳很大。蓝天白云。都说毕棚沟是一个小九寨。虽然没有去过九寨沟,但还是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毕棚沟被比作四姑娘山的美丽背影。这是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浓绿的树,深红的叶,青青的湖,湛蓝的天,纯白的雪;这是个多姿多彩世界,险峻奇峰,一道冰川,人间寺庙。我们是一路徒步观光的,任何风景都不想错过。这个景点也很推荐大家去,包括了湖,冰川,瀑布,季节了高原的大多数风景吧。徒步爱好者从毕棚沟景区内上海子接待中心出发,途径卓玛滩,直至磐羊湖,长约4公里的游道在河溪、原始森林、红彬林、湖泊、瀑布等自然景观中延伸, 大概四个小时我们就走完了全程。下山的时候有观光车。但是我们并没有购买。而是选择了逃票。(方式就不说了哈,不建议)实际开着电瓶车骑得很快虽然徒步的时候不会错过每一处的风景,到了服务区我们就成大巴回去了。但是我们还想起来背包还放在树林里面,到了那里我们就去拿,想得挺好的,但是去找的时候就傻眼了,没有了。当时对自己真的有点无语,放在大庭广众之下,自己还玩得这么开心,但是管不了这么多了,在不下去我们都要困在里面,没有车了,想着先下去再说。下去之后我们就到了景区服务点。找到了那里的值班人员。让他们帮我们问一下有人是否捡到了这个背包。工作人员也有一点懵,从来没有遇见过这种事情。随后他就下楼去帮我们问了。虽然我们的东西不值钱,但也是我们全部的家当了。一边悔恨着自己的做法,一边想着下一步怎么办?没过一会儿进来了两个人一个叔叔扶着一个阿姨进来了,说她高反了,而我们两个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当时也没管这么多,我们就把他扶到沙发上去坐着,给他冲了一杯葡萄糖水,让他在那里缓一下。




半个小时后,值班人员传达的好消息,说我们的背包找到了。幸好上面还有一个司机。帮我们带下来,让我们在这里耐心等待。高反的阿姨也感到了明显的好转。我们就一起下楼了,因为值班人员要吃饭了,就把办公室关上了。没过一会儿我们就拿到了包,久别重逢的感觉真好。想着以后不管怎么办。都要把它放在身边。到谢完后我们就开始出发了。这一次又不知道要去哪儿了。我们就在外面寻找可以搭帐篷的地方。到停车场的时候刚好遇见了那对夫妇,看着我们背着包就问我们去哪儿。也许还是缘分,他们说要返回,理县去住,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是在不好意思麻烦人家,我们就让他们先搭我们一程,我们在路上看看哪个地方合适就下车。运气还是很不错的,刚出发十分钟。这是一家酒店。已经有两个帐篷搭着了。,但他们不是为了在里面睡觉,只是下午烧烤的时候休憩一下。到了店里找到老板,我们就问他可不可以借宿一晚?老板不是不愿意给我们住。他说外面的坝子里面随便搭,但是我们洗漱怎么办?本来打算不洗漱了,有个住的地方就不错了,无奈我们今天化了妆,至少还是得洗个脸吧。和老板商量好,我们可以去洗漱。10块钱一个人,还是挺合理的,接着我们就去搭帐篷了。老板人很好,他说今晚可能会刮大风。正好他们吃饭的地方,如果收拾好之后,就可以在里面至少有一个防风的地方。但是客人们还没有吃完。走了一天我们也还没有吃饭,旁边坝子里面他们正在烤全羊。我们拿出了我们买的馒头,就着火烤了,还蹭了一点羊油,感觉美味极了。吃了一个馒头之后,我们就在旁边坐着欣赏夜景。高原地区的星星真的特别耀眼,以前说的星空非在此时成了现实。一直等到12点,客人们才陆续吃完。我们连忙帮着老板一起收盘子,扫地,我们最大的能力能够帮一下他们。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就收拾出来一个空地。出来第一次在帐篷里面睡,但是却格外安稳。

(四)DAY4:毕棚沟——马尔康一早起来老板娘就跟我们说餐厅里面有稀饭和馒头,让我们吃一点再出发。莫名的很感动,我们也没拒绝,就去坐着吃了,他给我们放好在桌上。跟我们说如果不够的话再去拿。实在是很不好意思了,虽然说还是没怎么吃饱,但我们也没有再去拿第二次。后来老板问我们要去哪里。因为这不是去色达的主道,因为我们要先出去再想办法, 果然今天就下雨了。老板说他要去理县进货。可以梢我们一段,真的是很幸运了,嗯,打扮收拾好我们就出发了,再住大的分叉路口。我们就相互道别。他有点不放心我们因为当时下着倾盆大雨。我们已经实在不好再麻烦他了。幸好买了雨衣我们就把行李遮住,就继续徒步了。就这样走着,大概走了四五个小时,雨终于停了。在路上罗说,他的脚很痛。感觉右脚的鞋要小一点,当时也没想太多,觉得是走路可能脚肿了。就跟他说等到下一个休息的地方泡泡热水就好了。实在疼的难受,我们就开始了下一次的搭车之旅。



在路上拦了几次也没有车搭理我们。搭车也是有选择性的。一般不会选择本地的车,比如说像川u,川v,因为来之前,听过一些不好的事情。保留着刻板的印象。大概拦了有十辆车都没理我们,后来有一个川u的车停下来了。他问我们要去哪里。说好目的地之后,我们以为他要收费。跟他说明好了情况。我还是选择了载我们一路上我们都没有多说话。心里还是挺害怕的。不过司机跟我们攀谈的起来。跟我们讲这些川西的风景啥的,最后我们也放松的警惕,暗喜搭上了她的车,因为这里的路况着实不好,幸好他经常往返于这条路,熟悉路况。当天晚上我们就到了马尔康市。作为一个四川人,对马尔康这个地方还是不太了解。因为我们已经到了市里面。并不知道哪个地方可以搭帐篷。所以我们选择了住宿,但是不巧的是因为马尔康过几天就是举办一个拳击比赛。应该是挺正式的那种,不少人都慕名前来观看这场激烈的比赛,所以导致住宿十分紧张,老板们都坐地起价。甚至很多都满房了。找了很久也没有合适的住宿。我们就在一个旅馆前台的沙发上面坐着了。本来打算休息一下继续找,但是里面出来了一个小男孩儿。正在问前台的服务员,说着一口我们当地的方言,虽然都是四川人,但是各个地方的方言还是有点差异的。到这里来遇到。一个县城的人还是很亲切的,我们就顺口问了一句。果然是的,他就进去去叫他的父母叫出来看我们,不知是怎样的缘分,一出来的时候刚好是认识的人,她们家里是卖服装的,我们经常在那买衣服,得知我们的经历,就主动腾了一件床给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幸运总是围绕着我们,可能是因为爱笑吧。


(五)DAY5马尔康——色达第二次他们也打算去色达的,但是听说那边路况很不好,尤其是下过雨后,有些水坑下去能有一米深,她们的车底盘低就不去那边了。但我们的目的地就是那边,不可能就放弃了。我们收拾好就去路口搭车了,这个时候我们分开行动,去了两个必经的路口,在红绿灯那里问着,不一会儿我就找到了一个。她们都是一起上班的同事,开了两辆车,而且也要去色达,想着今天就可以到达心心念念的色达了,真的特别开心。她们几个人都是体育老师,性格也是很大大咧咧的,聊起来也特别舒服。一路欢声笑语,遇到堵车我们也不慌不忙,把未干的衣服拿出来晒,这种旅行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我知道目的地就在那。在到色达之前我们先去了观音桥。观音桥风景区宗教文化区位于金川县观音桥镇纳勒神山,由观音庙、观音广场、莲花广场、放生池、水转经、煨桑广场、大转经路、佛塔、象山、嘛呢墙、龙达台、欧都庙等十二个景观构成,即“一山(纳勒神山)十二景”,其核心景观是观音庙。这也是第一次看见藏族的转经筒,藏民朝圣,五彩的经幡,不经对藏族文化产生了兴趣和敬意。在下面广场上简单吃了点零食就开始去往色达了,大概五点的时候我们终于到了。但是并没有直接去上面,因为时间太晚了,我们只能在下面住一晚,第二天再出发,在附近找住宿的地方,很多空地都适合搭建帐篷,因为这个时期来朝圣的人特别多,一家人都在搭帐篷,白天就去佛学院上课。找好地方,我们就把帐篷搭好,那几个姐姐也和我们一起,她们还带了一煤气罐和锅,煮泡面,烧热水。因我们的食粮已经不多了,就去县里的超市买了几个面包和榨菜,为了表示感谢给她们一人买了一杯奶茶,只能尽最大能力感谢她们了。吃好喝好后我们就睡觉了,这在野外睡觉不确定因素真的特别多,没想到这么冷,我和罗挤在一个睡袋里面,还是没有热量,晚上我都能摸到帐篷上的水,管不了那么多了,睡觉,明天就能看到红房子了。本以为这个夜晚除了冷一点,就不会有别的异样了。



(六)DAY6:色达没想到一早起来就看到昨晚九寨沟地震的消息,而且由于没信号,我妈给我打了10多个电话,我都没有接到。因为我出来的时候只是跟她说我在成都玩,他并不知道我在这边,可能是朋友透露给她我来这边了吧,赶忙给她回了电话,他问我在哪我才跟他说了实话,他说九寨沟地震了,让我们不要去那边,马上回家,好不容易才到达目的地怎么可能说回就回。当时还不知道那边的严重性,为了让妈放心就答应她马上回来。后来上网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感觉生命真的很脆弱,希望他们那种情况能好一点。开车到了色达的停车场就只能走路上去了,不知道的人应该不会猜到这里还有全世界最大的佛学院吧,这里的喇嘛觉姆还是和学生一样,按时间上课下课,学习佛法。为了尊重,没有和他们一起拍照,他们也应该习以为常这些游客来这里参观,对于游客来说这里是新奇,可以对他们是生活是信仰啊。
一路奔波到这里,看到红房子,虽然没有图片上的震撼,可能是维修的缘故,但是还是很喜欢这个地方。看完我们就去另一个更神圣的地方-天葬台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风俗,但是对于藏族人来说确实一种信仰。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秃鹫(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是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胡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而非网络旅游指南中说的“天葬可以让灵魂上天堂”之类的谬传,藏传佛教里没有“人死了可以上天堂”的说法。跟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哀悼的一种方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其起源、形式、内容以及仪式的实施,都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业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乃至不同的社会阶层都会形成不同的天葬仪式。全程没有拍照,这是对死者和这种传统方式的尊重。成群成群的秃鹫再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把死者吃来只有骨头,三天之后骨头都不剩了。有时候,真的想通了,人这辈子留在世界的有什么呢。奔波一辈子,还不是难逃一个死字?但是至少闭眼的那一刻,知道人间值得,不白走一遭啊!






目的地也到了,感觉下一步真不知道去哪了,整段旅程不仅有风景的,遇到不同的好心人,还有传统文化的洗礼,好像目的地没那么重要了。如果我们直接坐班车来,买上一大堆零食,穿上摆拍的衣服,在舒适的酒店住上一晚,不用忍受这些徒劳之苦,是不是会更开心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机会的话就用有限的时间体会一下人生的酸甜苦辣吧! 故事未完待续,期待我能勤快一点把318的那段写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