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清电影中的“危楼”空间建构
从列斐伏尔的“三维空间”理论我们可以知道,空间不仅仅是我们的知觉感知的客观存在,我们可以在空间做什么,怎么走入,都是我们平时经验的集合,同时还具有概念性,即如何用科学的概念解释一个空间,这个空间位于何处,拥有什么光影特征,导演或作者通过镜头语言来描绘一个空间,使这个空间可测量,可存在,而表征性的空间,则赋予了空间可想象性,整合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和他者描绘,产生出一种互动性的经验,让我们感知另一种空间。三层特征不可分割且层次分明。
黑泽清在空间的构造中喜欢对室内空间进行抽象化处理,采用毛玻璃,塑料布,纱织窗帘和不清晰的透明材质的遮挡物对空间进行现实的虚化处理,让空间看似通透且任人偷窥,空间不再是封闭而秘密,我们的被偷窥经验是我们本能觉得空间的不安全性,同时在人物处于空间中的诡异和恐怖感的形成是我们心理预设产生的担忧,也相当于悬疑所产生的条件:我们(观众)知道的比角色多。即我们觉得这个楼不安全,因为我们首先觉得这些遮挡物并不具备实体(墙壁,钢铁等)带来的安全感,甚至因为这种材质产生的“随时可闯入”的感觉,还会隐藏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嫌疑者,非人等),而这些角色不会因为三墙结构的电影场景而做出需要解释的人物动线,直接进行隐藏人物和关键人物的直面对峙。




从关窗到被袭击的合理:窗户容易被风吹开且有先例,窗帘如若无物

其次是这些材质带来的不可透光特征,让室内现实和室外现实隔离开来,首先会形成室内故事发生的孤岛性,不可求助和逃离的必要,产生观者对势相对弱小一方的共感,让危机感立显,符合黑泽清构想中“不见血的恐怖”和“日常性中的诡异”;其次是梦境或死亡场景等超现实主义氛围刻画更加立体。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