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转场,这5本书带你去看看宽广的地方
日复一日仿佛被复制的生活,除了让人觉得空虚,还有无声无息蔓延的窒息感。 实际上,就算被物质被家庭被学业,被一些无法避免的原因所裹挟,我们也可以挣扎着活得自由。 因为就算身体被束缚,灵魂也能带你去远方尽情流浪。 小蜗这次选择的5本书,带你去看看新疆、看看村落,再看看那些经历了自我拉扯的人们。 毕竟人生就这么长,哪怕身处方寸之地,也要活出自我。 1.转场
本以为写的是牧民的生活,但实际是一个个关乎成长的故事。 在新疆长大的小男孩,生活里有心软的父母,被领养的妹妹,上学时称兄道弟的朋友、牛肉面店铺前支着摊子卖烤肉的爷孙,支撑起独立书店的lisa和ben,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里撒丫子奔跑,为理想,为生存。 竹蜻蜓一飞,夏天就过去了,人啊,这么一转,日子就一天天过去了。 “有人爱上了新疆的草原、沙漠与雪山。而我爱上的是蜿蜒流淌的小溪,大山深处静静守候的村落,以及平平淡淡的人给我们带来的温暖。” 任何人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都是这个世界最宝贵的财富。
2.深山夏牧场
如果说城市的夏天是短袖,冰糕,空调,那么草原上的夏天是羊群,静谧,等风来。 这里的生活很苦,但也很有趣: “路过牧民毡房,对方若是看见了自己,不管认不认识,都会邀请过去喝茶,因这是古老的习俗。” “山羊灵敏得令人吃惊。假如你想收拾一只山羊,刚刚闪动这样的念头,它就能立刻接收讯息,拉开防卫的架势。如果反之,就算你和它在小道上迎面擦肩而过,它也不躲不避,悠悠然然。” 物质生活一旦简单了,身边的一切也会清晰地水落石出,铅华洗尽,草原很盛大,请低头看看它。
3.一个人的村庄
38岁以前刘亮程生活在叫黄沙梁的村庄里,干活、吃饭、娶妻、生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可他心里有一颗写故事的种子,在某一天,它们生根发芽了。 他写村里的黄昏、炊烟、土路、麦子,他写自己的童年和成长,他写这里的荒芜和落寞,他写黄土地上开出的花。 他看明白了生活,却继续爱他:“我们太弱小,所以才想干出些大事业来抵挡岁月。一年年种庄稼,耕地,难道真是饥饿吗?我们正在和冥冥中的一种势力较着劲。” 没有天堂,只有故土。
4.在路上
就像公路电影常常表达的那样,在路上永远让年轻的血液沸腾。 美国版“垮掉的一代”,萨尔、狄安带着玛丽露,横穿全美,一路泡妞、骂人、偷窃、抽大麻、蹭吃蹭喝、胡言乱语。看似放荡不羁的少年们,也是需要打包带走三明治。 他们活的空虚,所以需要一种信仰,不管是自由还是宗教,总要有一个信念做支撑。 你说我们荒唐,不过是找一个自己希望的未来。 “你们去哪?”“洛杉矶!”“去那儿干吗?”“我们也不知道,管他呢! 还好我们还年轻,还好我们还可以热爱。
5.在轮下
汉斯似乎一直活在别人的言论中,他听牧师的话去努力学习、听校长的话去争取第一、听父亲的去通过考试。最后听了赫尔曼的话迷失了自我,辍学,死于黑黝黝的河水。 他身上有无数不知道该如何活出自我的人的影子,在人云亦云的生活里挣扎,他就像一棵被砍了主杆的树,尽管身体复原后,根部萌发的枝条还可以同样茂盛,但这种生命只是表象,他永远不可能再成长为一棵真正的树。 因为他忘记了,每个人都拥有着自由的灵魂。 哪怕暂时被束缚,也不要放弃野蛮生长的权利。
(日记里提到的图书: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