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几幅“趣”画,妙不可言!


不同于一般文人画家的出身和成长道路,传统没有对齐白石形成一种负担。他认为:“古人作画,不似之似,天趣自然,因曰神品”。 因此,他创作的画总让人感觉到鲜活而有趣。

齐白石的“趣”源于生活, 他曾说:“我决不画我没有见过的东西。”他笔下一个个鲜活有趣的形象并非凭空捏造,而是从生活中来。 同时,丰富的艺术生涯也给他创造了“趣”的多种可能性。
我们分享一些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
让大家可以更好的理解齐白石先生独特的,充满童趣的绘画人生。
1《他日相呼》

两只小鸡夺蚯蚓的场景跃然纸上,落款:“他日相呼”。 古书上记载,鸡有五德,其中“仁德”就是见食相呼。意思是小鸡拥有集体的概念,看到好吃的,多数不会自己独食,而是把同伴招呼过来,一块儿吃。 但是,画中的小鸡好像并不具备这种美德,它们在争抢一条蚯蚓。 那为什么古书上写鸡是有美德的呢?这是历经教育与成长的结果。
2《盘蜂图》

《盘蜂》是一幅很有意思的作品。画中的蜜蜂正在盘中爬,应该是被盘中曾经装过的食物的味道所吸引而来。 齐白石在题画中说:“能喜此帧者,他日不能无名。”意思是不管你现在如何,只要你能懂得这张画所表达的含义,将来你定然不是泛泛之辈。 齐白石继承了中国画最优秀的传统,做到了“意在象外”,画你看到了,但是画中之话,在你的心中有许多层。令人无限遐想,带你走进艺术思想的长廊。
3《发财图》

1927年5月,时年65岁的白石老人家中来了一位求画的客人,想让他画从未画过的“发财图”。齐白石有些为难,便说:“这发财门路太多,到底您要画哪一种财路呢?” 客人答:“麻烦先生说几路听听。” 齐白石问:“要不要财神爷赵公元帅图?” 客人摇头。 齐白石又问:“要不要官印、官袍之类?” 客人又是摇头。 齐白石再问:“那就画张能够猎取不义之财的刀枪、绳索之类?” 客人还是摇头,见齐白石实在无法猜到自己心之所想,便说:“就画一只算盘,如何?” 齐白石闻言连连称妙:“太好了!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乃仁具耳!”于是一挥而就。 在空白处题字时,白石老人回想刚才与客人的对话,觉得非常有趣,便将对话记录了下来。
4《挖耳图》

《挖耳图》也称《洗耳图》,画中是一位老人静坐挖耳的状态。微微倾斜的头部,似笑非笑的表情,斜睨的眼神,无一不精确的捕捉到了挖耳朵时的形体、表情的状态。
“洗耳”这一典故来源于尧舜时代的贤人许由,许由因不想答应尧的请求——接管天下而选择归隐, 却没料尧又请他作为九州岛长而再次请君出山,许由因难以接受,便“洗耳于颖水滨”,表达了自己坚守本质、正视内心的行为。
齐白石通过这幅《洗耳图》,以一个老翁的形态神色,表达了他对这个混浊世界充斥着各种嘈杂的不满。
5《凄迷灯火更宜秋》

画的左上角两笔直线画了窗的一角,里面有一盏小油灯,火苗是红的,被吹得稍歪。 由窗外飘来一桔黄色枫叶,慢慢地落到灯火的上方,窗下一片空白,构画之绝令人倾倒。 将“凄迷灯火更宜秋”这句诗里特定的情调,表现得淋漓尽致!

齐白石画画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有趣的题材、简练的笔墨、生动的形象,最重要的是,他有深刻的思想,有来自生活的哲理性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