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霸王别姬想到杂七杂八
《霸王别姬》在抖音一些营销号上被称为“华语电影的巅峰”,周末慕名看了一看。看电影时,弹幕聊的都是张国荣及其性向,演员的个人魅力大过了影片整体,作为故事主线的京剧本身倒是没有引起太多讨论。
京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创作和欣赏门槛极高,即使在民国时期也是知识分子和收入较高群体的消遣。对大部分普通群众而言,欣赏起来可能就像片中的士兵,纷纷鼓掌然而也并没有看懂什么。电影里那爷说“到哪个时代都有人听戏”,显然是没想到往后还有电影电视剧,知识分子的注意力都被分散了。
小时候陪长辈看过一些戏曲,唯一的感受就是节奏缓慢、场景单一,文绉绉的唱词颇难听懂,往往看个三五分钟开始坐不住。尤其到现在看剧都讲究2倍速,戏曲的没落几乎是一个必然结果。
最近看了些传统动画,隐约又有坐不住的感受。简单剧情,少量对白,大量的剧情都是由动作和画面来展现,虽然从艺术创作上讲是优秀的,但对欣赏能力也有了一定要求,尤其还需要一些耐心。现如今,大家都看惯了快节奏和强刺激的动画,再回头看传统动画,确实会感到吸引力的不足。
会问出“走五步”还是“走七步”的袁四爷毕竟只在少数,大多数的人还是爱看段小楼拍板砖。这么看起来,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就像一个伪命题,如果是通俗文化,必然是随着群众生活变化而变化,自身有强大生命力,而高雅艺术,受众向来都是少数。曲高和寡,几乎是文艺作品的通病,即便是《霸王别姬》本身,也并非是一部艺术电影。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