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丨保险公司保费的定价原理
您可能已经了解市场上很多产品,同时发现价格差异和条款差异都非常大,对此存有疑惑,这就要从定价原理讲起了。遇到大小不同的公司,选产品时都很纠结,尤其是保费这一块。2014年之前产品费率“大同小异”,2014年之后“差异巨大”,下面我们从三个层面分析保险公司的价格为什么不同,一是保费构成,二是预定利率,三是利润率不同。
一、保费构成不同
总保费=纯保费+附加保费,纯保费又叫风险保费。我们所交的保费是总保费,保费构成不同也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不同。

二、预定利率不同
预定利率是指寿险产品在计算保险费及责任准备金时,预测收益率后所采用的利率,其实质是寿险经营者因使用了客户的资金,而承诺以年复利的方式赋予客户的回报。通俗来说就是保险机构提供给客户的回报率。 2013年8月5号,银保监会放开了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之后各家公司产品的预定利率由原来的2.5%放开至3.5%; 采用3.5%预定利率的公司的产品,比采用2.5%预定利率的公司的产品,在价格上要便宜30%-50%。这就是预定利率不同,导致的产品价格不同。目前已经有90%以上的公司采用了3.5%的预定利率。依然还有10%左右的公司继续采用2.5%的预定利率,原因何在呢?道理很简单,这类公司是垄断性较强的公司,他们不会通过提高客户的预定利率来减少自己的利润率。在传统制造业,产品的质量好,价格就会相对贵;而保险产品属于金融产品,它的价格主要取决于预定利率。比如去银行存款或贷款,每家的利率都会有些差异,但是在10%~20%的区间内浮动,都是合理且合规的。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是同理,在2.5%到3.5%之间都是合规的;关键看保险公司的价值理念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还是客户利益最大化。预定利率的高低和保险产品的价格直接相关。如果一款产品的预定利率较高,消费者投保该产品时所缴纳的保费则越少,保险产品的竞争力越强。采用3.5%预定利率设计的产品,比预定利率2.5%的产品,保费便宜30%-50%。

三、利润率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经营的目的,肯定是获取大量的利润。这也是一件事物存在的本质意义。
这个利润率,就是看这个产品投入市场后,所获得的利润。
其实就现阶段来讲,通过产品盈利的公司,屈指可数。已知的X安人寿的保险是有利润的,一方面是规模保费太大,另一方面因为是上市公司,而且股价很高,为了维持股价,公司必须盈利。让市场看到继续持有股票的信心。
如果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前期开拓市场的时候,这个点可以忽略,甚至是亏损占领市场。 保险公司利润来源无非就是死差益、费差益和利差益,即传统三差盈利模式,而最主要的是利差益。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利差益,它分两个部分: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
1、承保利润 承保利润就是保险公司在收保费的时候,已经把利润加进去了。加在哪了?加在附加保费里面。 2、投资利润 投资利润就是保险公司收取保费之后,靠投资运作去赚取利润。投资利润是保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国家的监管,有些保险公司的投资可能受限制,它投资回报的利润比较低,这样就只能靠承保利润,承保利润来自于附加保费,由于总保费是由纯保险和附加保费构成的,附加保费高就进一步导致总保费高。 我们来总结一下,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公司大、服务好、保费就贵。保险产品和一般的制造业不同,产品价格越高,质量越好。保险产品属于金融产品,价格和利率等因素紧密相关。 在选择产品时,一定不要简单的用价格去衡量,要综合保障责任、预定利率、保费构成、公司历史发展情况、公司现行策略等因素综合考量。
更多投保与理赔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帮保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