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解中华:017 孔子帮你做规划(二)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如果给孔子的弟子子路,找一个我们熟悉的类似的人物,我想《亮剑》中的李云龙、《三国》中的张飞,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然而,像李云龙、张飞这样的人物,孔子的眼中,会如何看待他们呢? 如果这样的人在职场总,需要注意的又是什么呢?

导语
如果给孔子的弟子子路,找一个我们熟悉的类似的人物,我想《亮剑》中的李云龙、《三国》中的张飞,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然而,像李云龙、张飞这样的人物,孔子的眼中,会如何看待他们呢?
如果这样的人在职场总,需要注意的又是什么呢?

01
当你确定了自己的清晰的职业定位、并且拥有了强大的专业能力,该如何把你的专业能力发挥到极致呢?子路初见孔子的故事,也许会带给你启示!
据说孔子的弟子子路最初见到孔子的时候是非常的后现代的:看着不中规矩、不中绳墨。也许孔子是有一双慧眼的。他看出子路天生资质过人。有意收他,做自己的弟子。所以孔子。用它智慧的话语。点播了子路。
子路初次拜见孔子。
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皮革,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
孔子说:“如果劈开它在一端束上羽毛,在另一端装上锋利的箭头,它射的不就更加深了吗?”

有一点傲慢的子路,谦卑了下来,诚敬地拜孔子为师了。
对于子路这样的弟子,孔子总是循循善诱。
可见,孔子的学问是能够帮一个人把他的天生资质、专业素养,发挥到极致的一套学问。
就好比南山的竹子,有了箭簇和箭羽之后,才使自己达到了最锋利的效果、最远的射程和,孔子的学问之于一个人的发展正是如此。
02 文化的作用
孔子给子路所讲的就是文化的作用,一个人的本质很好,在良好的质地基础上,加上美好的修饰,则不仅会让他人觉得舒服,也会让自己觉得舒服,因而,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增加很多润滑剂,与人交往之时显现的特别美好。
那孔子是不是主张,刻意地说些违心的话呢?当然不是的。孔子是指,在真诚的基础丧,修饰自己的言与行,从而达到一种接近完美的境地。孔子管这种修为的水平,叫做“文质彬彬”。
那么,孔子的学问又到底是怎样的学问呢,让我们共同的期待下一讲:
说话办事的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