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妈妈对孩子的态度显然是不一样的
爸爸和妈妈对于孩子的态度显然是不一样的。对于妈妈来说,哪怕她生前再怎么讨厌孩子,觉得孩子就像阴沟里的老鼠,只要自己下崽了以后,看着这个孩子就会有种母性爆发的感觉。其实从科学上来说,这都是泌乳素的功劳,泌乳素这货很神奇,看名字它的主要功能好像是让雌性产奶,但实际上远远不止如此。比如说,泌乳素的产生,在生下来之后主要刺激因素是孩子吮吸奶头,当然这个奶头应该是妈妈的奶头,人工奶嘴显然起不到作用。泌乳素大量分泌后,会抑制性腺,表现为哺乳期雌性性欲降低。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增加和那个使你泌乳素狂飙的个体的亲密度。于是这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婴儿吸奶——母亲的泌乳素狂飙——产奶——婴儿再猛吃一顿——母亲的泌乳素进一步狂飙——和婴儿的亲密度爆表——形成非常亲密的母子关系——护崽属性进一步加强——婴儿成活率提高——人类完成自身再生产,就问你妥不妥。顺便提一句,吸男性的奶头也是有用的,哪怕不吸奶头,增强皮肤之间的直接触摸也会促进泌乳素的提高。就像类人猿互相梳理毛发捉跳蚤会增强集体的亲密关系一样,人类也用类似的方法来增加亲密度,但是这种亲密度是反性欲的,所以俗话说摸着老婆的手,就像左手摸右手。这种左手摸右手的感觉,显然和老婆本身的颜值没什么关联,你从生理学的角度上来讲,肌肤接触这么多老早就亲密压倒性欲了,这种感觉男女都是不能免俗的。避免的方法恐怕小别胜新婚是一招,wife exchange是另一招,离了再婚也是一招但是不能持久。至于某些逗比认为可以办个离婚,然后睡的就不是自己老婆or老公了之类天真的想法这里就不予以评价了。
扯得太远了,爸爸和孩子的肢体接触显然不如母亲那么多,婴儿期每天能抱超过一个小时的已经算难能可贵了,加上男性自身硬朗的性格(如果有的话,娘炮另算),对于孩子的态度显然粗糙的多。比如说在我那既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急诊生涯中,曾不止一次地接诊桡骨小头半脱位这种疾病,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不要理会孩子的哭声,摒除杂念,找准角度,轻轻一拧就可以了。每次发生了都要来医院那不可麻烦死,现在哪怕是湖州这种小地方去市一医院也是糟心的一笔。所以我会感同身受地向家长们建议:那个,来都来了,不如我教你们吧,下次脱位了自己安上就行了。这种时候如果有一个隐藏的摄像头观察家长们的反应再截图那就有意思了。妈妈们一般都非常吃惊,嘴微微张开,眉毛上扬,肩膀会提起来显得很紧张。客气一点的就会说医生我有点怕,还是算了吧。不客气的就直接说我擦这怎么行,你快干活,别扯这些没用的。而爸爸们的反应就截然相反。比如瞳孔会放大,然后颈部自然地提起来,双肩打开,并且手指上会产生一种小动作。熟悉不熟悉,你送给一个7岁男孩一套乐高的时候他绝壁就是这个反应。不管客气不客气,都会把包往边上一放,然后微笑着对我说,医生我准备好了,怎么弄你教我吧。这时候没有人在乎孩子怎么想,你要是问我,我实话实说,作为一个小儿骨科医生,我根本不在乎孩子们是怎么想的,他们有没有害怕,有没有受到心理创伤,有没有造成阴影,我根本一点都不在乎,反正这帮小兔崽子给他们解除痛苦之后一个个恢复的很快,来复查的时候都像兔子一样跳来跳去的。在这点上,显然绝大多数爸爸跟我是同一个立场的,孩子的想法他们根本不care,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像极了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男人啊,真的一点都没变。而这时候我传授技巧,当爸爸们感受到那一声清脆的咔哒声时,那种陶醉其中的表情是骗不了人的,以至于曾经有一个憨憨的老兄眼中闪光地对我说,医生可不可以再来一次,我想再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