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三十六分(三)
今天,我站在窗边看着阳光慢慢爬上对面的香樟树。那片公园似乎毫无生气,空洞的广场乐听上去更加乏味无聊。尽管新馆疫情在我们苦难的大地上两个月里完败,我还是没看到有人能在这春意盎然的环境下眯着眼睛晒太阳。这里是上海浦东机场附近的一个某隔离宾馆,连其上空低飞的航班也随着国家政策的跟进越来越少了。我们都知道民航局在几天前大幅度限制了国际输入航班的政策引起了国内外对留学生去留的争论不休。那时的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在北美那几个留学的朋友。
通过我这几天和他们的沟通,我了解到这是他们最近所做的一系列的决定。我并没有包括像我一样已经毕业打工的海外同胞,毕竟他们还没有到考虑去留的程度(至少现在还没有)。
1. 美国纽约戏剧留学生R:之前在我回国之前我和她就有讨论,她差一点就定了机票,结果还是怕在飞机上感染而放弃。这两天已经定下了六月份的返程机票,打算回北京发展,因为她的h1b签证没被抽到。她为此非常兴奋。
2. 加拿大温哥华戏剧留学生G:之前他怎么都不想回国,我说服了好久都没用。前两天在我朋友圈评论我回国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我想说我只是做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他昨天给我母校的硕士申请没过,打算回上海或北京直接申博。机票未知。
3. 美国哈佛博士在读的发小:他不回国。打算储粮走国外终生学术。目前网课上的很顺利。让我担心的是最近他似乎有点缺粮,今天这时候估计在买粮的路上。祝他好运。
4. 在温哥华的某一头铁前室友:觉得在家隔离太久,所以带上了我们当时一起买的同款自行车把全温哥华骑了一圈。


其实不单单我对前室友的操作迷,我对温哥华,甚至是加拿大的骚操作更加迷。可能我后面也会写到。
但这里先点一下我的疑惑:加拿大的病例和疫情防御手段反差非常大。一没有新加坡政策精细,二没有韩国高科技排查,三没有中国资源储备,但是病例数一直都是比美国低很多,现在还没破万,死亡数是两位数。
如果真的没事,那我也安心,但是有事的话结果就很悲催。因为现在的隐瞒病例是直接在为未来埋雷。
还是写点我最近的状况吧。
前两篇的日记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担心我处境的豆友们可以放心了。我已经在上海某酒店集中隔离了将近一个礼拜了。之前在医院里“地狱般”吃了三天“牢饭”,第一天在临时搭建的发热门诊里的折叠床上待了二十四小时,凌晨还有隔壁工作人员的抖音伴我入睡;后两天在住院部隔离观察,不知道何时才能被新冠“取保候审”。还好这些都算在我隔离两周的时间里,所以我在酒店可能待上十一天左右就可回家。
我知道我的身体一切正常,只是前两周有干咳症状,所以自我主动申报,才有了以上厚待。
你可不知道在被通知出院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好比我当时为了出国等到雅思成绩那样激动。
被转移到酒店房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算了一下,距离上一次洗澡已经是五天之前的事了。因为戴帽子的缘故,前排形成了一个直观的陨石坑,油光发亮的黑针被压的横七竖八。全身弥漫着淡淡的生物腐败的味道,仿佛一棵湖边的枯树,青苔似的胡子爬上了我疲倦不堪的脸。
由于我的大件行李还在机场挤压,我只能穿着发酸的衣服勉强撑几天。洗完澡出来我并没有睡过去,而是先和几天来一直给我打气的亲戚朋友们先报了平安。
现在是凌晨五点左右,三月二十三号,落地后第三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