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冠英作品集:汉魏六朝诗选》
2020年阅读完本第3本:《余冠英作品集: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 选注)。

按照近三年的阅读习惯,一年之中是要读上那么一两本古典文学作品的。因去年通读《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颇感收获良多;因此今年也选择古典诗歌。挑挑拣拣,最后因《古诗十九首》而选择了汉魏六朝诗。
在具体选择哪一本有关汉魏六朝诗选本,当时是颇费了一番工夫的。根据网友的推荐,有眼缘,且高评分的有两本。一本是《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另一本就是本次阅读完成的《余冠英作品集:汉魏六朝诗选》。
看书名,估计中文专业的都会选择叶老的--专业性绝对是有保障的。而余冠英一书,在初步了解中发现其成书于1958年。想想1958年的几件大事,光这,就能打消你对该书的阅读期待。为
在电子化、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支配下,开始搜寻《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电子版。一圈下来,未能如愿。只得回头对《余冠英作品集:汉魏六朝诗选》前言部分进行试读--生怕在诗歌内容的注解上出现阶级斗争观点。当然,指望一部文学作品摆脱是所处时代的影响,那肯定是异想。读完前言,虽偶有时代政治主题痕迹,但也感受到了作者那颗坐在冷板凳上以学术为志业的心。至此,开始进入正文阅读环节。
月初开卷,月底闭卷--前后恰好30天通读完全书。作为进入空白领域的入门书,读完收获满满自不待言。
但也留下了诸多遗憾。
读完全书,发现所引用典故多出自《诗经》、《左传》、《山海经》、《楚辞》等汉代以前典故,而这些一本都没有通读过;加之南北朝以前历史(只粗浅地通读过后汉及三国历史)也不怎么熟悉,好多诗句、甚至全诗语句,出现了不看注析不知所云。这种感觉,如果硬要找个东西比喻下,估计像是在吃糠。这就不是汗颜两字所能尽括了。
因此,这次的阅读只能算是囫囵吞枣地过了一遍。汉魏六朝诗,还需待日后补齐短板后再次阅读。届时,想捧着纸质版的《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