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记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提到清明,一定想到的是这句诗。
无论是哪一年,清明好像永远都在下雨。世间万物随着春天的到来已经郁郁葱葱了,雨水的洗涤使得绿叶更加的绿油油。伴着这些雨丝和绿叶,每年的清明如期而至。
现在能想到的都是小学时随着奶奶去祭拜我姥姥的情景了,一家人撑着伞陆续走在乡间的泥土小道上,鞋子上都沾满了泥,野草多到看不清路,偶尔还有白色的蝴蝶在飞舞。到了我姥姥的坟前,首先给她的坟拔拔草,然后开始烧香烧纸钱,每个后人依次给她跪拜磕头,并交代这一年发生的大事,祈祷她能保佑儿女后人。
家乡的人们都很相信祖先和神明的保佑,他们会通过“一年三节”(春节、清明、中元)来祭拜祖先,或祈求家人幸福安康,或祈求风调雨顺收成好。小时候自然觉得这种虚无的祈祷无用,长大后才明白这或许是一种信念,它承载着很多人们无法预知的愿望。
祭拜的活动结束后,我们会回到主持这次清明活动的一个亲戚家里吃午饭,这时候的饭菜多以家常时令菜为主,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螺蛳肉,因为我们这里靠近湖边,盛产螺蛳等淡水湖特产,我最爱吃这道菜,会一个人躲在桌子旁边吃很多。当时觉得一天挺长的,大人们的话题我们永远插不上嘴,祭拜和吃饭的活动结束后我们也不知道干什么。现在想来,那也许是名为同一种血脉的人每年一次的相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