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脑 笔记导出
漫画脑
唐辛子
64个笔记
◆ 序言 关于日本的漫画
>> 作者是鸟羽僧正,相当了不起的画家。
手冢治虫对《鸟兽人物戏画》的评价相当高,并视其为日本漫画的源头而赞不绝口
>> 手冢,在漫画里导入了故事性和电影式手法。在他的处女作《新宝岛》里,朝着眼前逼近的汽车,上方、倾斜、下方的构图方式,描绘得如同电影画面一般。虽说现在不管是哪一个漫画家都会这样画,但在当时带给读者们的却是划时代的巨大震撼。
>> 手冢治虫曾写到过,他在少年的时候,对中国的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心怀憧憬,后来得以能够和其制作者万籁鸣等几兄弟会面。能有这种幸运,是因为万氏兄弟都非常长寿。
◆ 引言 日本人都长着一个漫画脑?
>> 漫画全巻ドットコム”这家以销售整套漫画为主的漫画网站,就列出了一份日本漫画历代发行部数的排行榜(至2017年止):
第1名:尾田荣一郎的《海贼王》,3亿6000万部;
第2名:青山刚昌的《名侦探柯南》,2亿部以上;
第3名:斋藤隆夫的《骷髅13》,2亿部;
第4名:鸟山明的《龙珠》,1亿5700万部;
第5名:秋本治的《这里是葛饰区龟有公园前派出所》,1亿5650万部;
◆ 1.“漫画”一词的由来:概念与变迁
>> 1.“漫画”一词的由来:概念与变迁
在中文里,通常将动画与漫画整合在一起,统称为“动漫”。这是中文特有的说法。在日文中并不这样叫,日文的漫画与动画是分开称呼的。“动画”在日文中写成“アニメーション”,简称为“アニメ”,是日文外来语,源自英文“animation”一词的音译。至于“漫画”,在日文中则会因写法不同,而内容不一样。写成日文汉字“漫画”的时候,主要指单幅漫画,一般以政治类讽刺漫画居多;写成片假名“マンガ”时,主要指系列故事漫画;而面向日本儿童发行的漫画书,大都写为假名“まんが”,因为日本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认识的汉字不多。虽然不太认识汉字,可孩子们个个都会读假名。为了方便孩子们阅读,儿童读物的“漫画”往往写成“まんが”;此外,“漫画”还被写成“MANGA”——当年日本漫画刚刚起步时,为了与海外其他国家的漫画有所区别,为了强调“Made in Japan”而特意不使用英文的“COMIC”,而使用日文罗马拼音的“MANGA”。不过,现在面向少男少女以及成年市场的漫画书或漫画杂志,按“COMIC”或“COMICS”发音,普遍写成片假名“コミック”或“コミックス”。例如前面提到的《海贼王》——这个讲述橡皮少年路飞和伙伴们大航海冒险故事的漫画系列,在日本就被分到“コミック”类别里。
>> 因为这套绘本是北斋翁“性之所至,漫笔而画”的性情作品,因此被命名为“北斋漫画”。葛饰北斋从53岁开始绘制“北斋漫画”,一直到90岁去世之前,共计绘制了“北斋漫画”4000幅以上,人物百态、市井风俗、山水鸟兽、神佛妖怪等等,包罗万象,细致周详。它是江户时代的绘画典范教材,当时的超级人气畅销绘本。不过《北斋漫画》虽然令“漫画”一词在日本落地生根,但并没有发芽开花——当时是江户末期,人们仅仅将“漫画”这个词作为书面用语使用,还没有普及到日常生活的口语当中来。
◆ 2.戏画与鸟羽绘
>> 《源氏物语绘卷》是以世界现存最古老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现存只有整体绘卷的一部分,分别收藏于名古屋市的德川美术馆、东京的五岛美术馆,以及东京国立博物馆;
>> 宫崎骏的老搭档、导演高畑勋于1994年执导的动画电影《平成狸合战》。
>> 电影的后半部,有一场极为华丽壮大的妖怪大游行——狸子们变身为传说中的各种妖怪,想要吓跑人类,但结果人类的孩子们还以为是游乐园举办的娱乐节目,一个个看得兴高采烈、津津有味。狸子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变身,结果却因为现代人失去了对于神灵的畏惧而惨遭失败。
◆ 3.鸟羽绘的商品化
>> 羽绘的早期出版物《鸟羽绘三国志》系列:描绘了京都、大阪、江户(即现在的“东京”)这三个不同都市的风俗民情与一年当中的仪式庆典。
◆ 4.被遗忘的人气画师耳鸟斋
>> 耳鸟斋和他的鸟羽绘,也因为不属于“纯粹美术”而被剔除于日本美术史的大门之外。而实际上还不止如此:在当时不仅是鸟羽绘这样的戏画作品,就是后来在世界名声大噪的日本画代表浮世绘,如果不是因为深得欧美画坛的赞赏与推荐,也差一点就被日本人自己抛弃和淘汰。
◆ 6.葛饰北斋与《北斋漫画》
>> 葛饰北斋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并且是入选“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唯一的一名日本人。
>> 这位传统的日本浮世绘画家,才终于在他去世多年之后的明治末期,在自己“脱亚入欧”的祖国日本获得高度评价。这对于一向以“尊重传统”自居的日本人而言,实在是件极具讽刺意味的事。
>> 北斋一辈子从不生火做饭,饿了就叫外卖;也一辈子从不打扫,房子住脏了就搬家。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专注于绘画。
◆ 3.《团团珍闻》与TOBAE
>> 毕弋的TOBAE仅仅创办了两年便遭遇停刊。一是因为资金问题,二是因为TOBAE整版的时事讽刺漫画引起了明治政府的关注,TOBAE遭遇明治有关部门的检阅审查,毕弋本人甚至还被警察“请喝茶”。在当时的日本人眼里,毕弋并不是个受欢迎的外国人:因为当其他人都在讴歌明治维新脱亚入欧的伟大成就时,只有毕弋在绘画中将明治日本讽刺为一个“异种交配”之后发育不全的儿童——这无疑有些让人恼火。
>> 不仅仅是毕弋的TOBAE,讽刺周刊《团团珍闻》也因为笔调辛辣而同样受到弹压。明治政权出台“诽谤律”和“新闻纸条例”对媒体言论实施控制管理。为了以防万一,《团团珍闻》曾经还推出了姊妹刊号《骥尾团子》,以备《团团珍闻》被突然取缔时,可以及时弥补读者之需。不过,明治政府很快又出台了“新闻替身”禁止令,《骥尾团子》因此很快就销声匿迹。
◆ 5.北泽乐天与冈本一平,以及大正时代
>>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今泉一瓢体弱多病,40岁时便英年早逝。而接替今泉一瓢继续时事漫画工作的,便是北泽乐天。在《时事新报》周日版的“时事漫画”栏目,北泽乐天创作了一系列的漫画人物: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土包子田吾作与杢兵卫、留学归来的都市精英灰壳木户郎,以及调皮捣蛋的茶目与凸坊,等等。这些性格各异的漫画人物,为北泽乐天的“时事漫画”博得了巨大人气,而北泽乐天也成为首创漫画人物形象的先驱。
1905(明治三十八年),北泽乐天创办了全彩页漫画杂志《东京PUCK》,漫画题材从政治时事到社会话题,无不囊括。漫画杂志《东京PUCK》令乐天的人气、名望以及财富,都达到了最巅峰。日本著名的漫画研究家清水勋在《年表日本漫画史》一书中,曾经为北泽乐天的《东京PUCK》做出如下9条总结:
>> 大正天皇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15年(1912—1926),但夹杂在明治时代与昭和时代之间这短暂的15年,是被誉为“大正浪漫”的15年。
>> 作为日本的漫画先驱,北泽乐天和冈本一平,都带给之后的日本漫画界极大影响。日本战后的漫画始祖、被誉为“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就曾经在《漫画的奥义》一书中,谈及北泽乐天和冈本一平两位大正时代的漫画家对自己的影响。他说自小学时代开始,自己就阅读两位漫画家前辈的全集漫画作品。手冢治虫评价说,“乐天的漫画风格极为接近外国漫画,而一平的漫画则带有佛性”,并认为“一平漫画之精巧,远胜乐天数倍。因为一平无论是钢笔画,还是毛笔画,日本画或中国南宗画,无不精致巧妙,意喻高远”。
◆ 1.一代风靡的《野良犬黑吉》与田河水泡
>> 1899年(明治二十三年),田河水泡出生于东京,本名高见泽仲太郎。仲太郎才刚满一岁时,母亲便患急性肺炎去世,父亲因为再婚,将仲太郎寄养在伯父伯母家。年幼丧母,寄人篱下,说起来田河水泡的童年似乎很是不幸。但田河自己却认为是塞翁失马,因不幸而万幸:如果不是家庭发生变故,田河作为长子必须继承家传的纺织业。若是果真如此,这个世上就不会有名叫田河水泡的漫画家,而会多出一个叫作高见泽仲太郎的纺织业主。成为一名纺织厂的老板,这并不是田河想要的人生。因此,田河晚年在撰写回忆录时说:“因为藤助伯父与伯母的抚养,我的人生进路,才开始朝着好的方向改变。如果将人生万事比作塞翁之马,所被认为的悲惨,实际上是幸运的入口。”
>> 正在此时,田河的父亲因为脑中风突然去世了。父亲的去世成为田河的人生转机,家里再没有人能阻碍他成为一名画家了:田河是继承家业还是成为一名画家,从此可以自己做主。仔细想起来,田河的人生转机,都和家人去世有关:因为母亲去世被寄养到藤助伯父家,受到伯父家文化氛围的熏陶,绘画才能得以生根发芽。而接下来在几乎要放弃绘画理想,准备继承家传的纺织工厂时,父亲却突然去世了。“我以为无法实现的、通往绘画理想的道路,突然之间就变成了现实展现在我眼前。我真是个好运的人。”田河在晚年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母亲去世时,田河刚满一岁,还不懂得失去亲人的悲伤。而父亲直到他成长到16岁时,才因为家业继承问题将他领回家。因此,田河说:“父亲去世时虽然也流了泪,但因为跟父亲一起生活的时间太短了,我并非多么难过。”
>> 有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好不容易借到了同学的“野黑”,上课时间偷看得正起劲时,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将没收的漫画带回办公室,并无意中翻了翻,结果这一翻,就停不下来了——老师自己也看得入了迷。将心比心,老师最后不仅将漫画归还给学生,甚至还开始同情起上课时偷看野黑的学生来。
>> 另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在《野黑上等兵》出版时,家里大人没有给他买,等到新系列《野黑伍长》再出版时,家里大人还是不给他买。性格顽固的爷爷还大声责骂孩子说:
“你看这种东西,以后也会变成野黑”。
被爷爷责骂的孩子,心里非常不服气,无论如何也想得到一本“野黑”的漫画。于是与另一名同样得不到“野黑”漫画的小伙伴一起,两个身无分文的孩子,步行了6公里一直走到了田河的家,不仅见到了漫画家田河水泡本人,还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野黑伍长”漫画集。
◆ 2.日本动画黎明期的开拓者们
>> 《塙凹内名刀之卷》讲述一位武士,在一家古物店买了一把刀,想要找人试试刀性如何,于是在街头找到一位盲人想要辻斩。“辻斩”的日文写作“辻斬り”,意指试刀杀人。在中世纪的日本,尤其是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前期,武士拿街头的过往行人辻斩是常有的事。直到1602年德川政府下令禁止,违者予以严惩才终于慢慢好转。
>> 大藤信郎一生中大约制作了50多部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鲸》。1927年(昭和二年),大藤信郎首次拍摄了黑白动画片《鲸》,之后在1952年(昭和二十七年)又将《鲸》翻拍成彩色动画片,并在1953年的戛纳电影节获得最佳短片奖
>> 《鲸》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高度评价,尤其是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对这部短片的独特艺术风格赞不绝口。
>> ,1956年(昭和三十一年)大藤信郎制作的《幽灵船》也获得威尼斯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特别奖励奖。《幽灵船》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一艘贵族的游船在海上遭遇海盗袭击。为了保护美丽的公主,船上的男女们与海盗展开搏斗,最终一船人都被海盗杀害,公主也拔刀自刎……时光流逝,多年之后当海盗船再次来到同一片海域时,载满贵族亡灵的幽灵船出现,亡灵们拿出各种变身绝技讨伐海盗,并终于报了杀身之仇。
>> 在世界各国的动漫文化才刚刚起步时,日本曾远远落后于中国。而现在,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动漫大国,甚至美国迪士尼后来在制作新片时,也要参考宫崎骏与高畑勋通过多年实践研究出来的动画处理技术——这实在是件值得细细玩味的事。
◆ 第四章 战后的昭和时代:漫画家们的青春与人生
>> 战后颁布的日本国宪法第21条则规定,“保障集会、结社以及言论、出版等一切表现的自由。国家不得对此检阅,不得侵犯通讯秘密。
>> 漫画研究家清水勋先生在《年表日本漫画史》中曾对昭和时代的战后漫画做过如下概括:
战后漫画之所以不输给优秀的电影和小说,我认为有三点主要原因:第一点是手冢治虫作品高水准的故事性;第二点是柘植义春作品对于人物内心描写的文学性;第三点是少女漫画细腻的表现性。这三个要素相组合产生出有高度的漫画作品。
>> 作为现代日本动漫的奠基者,生于昭和初、卒于平成始的手冢治虫,似乎是为了振兴战后昭和漫画而诞生的:
>> 1989年2月9日手冢治虫去世时,昭和时代正好结束,日本刚刚跨入平成时代一个月。
而更为巧合的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进入战后昭和时,刚刚成为一名大学生的手冢治虫,也正好首次在媒体发表漫画处女作《小马日记》,并打那之后一发不可收拾:1947年手冢治虫的首部单行本漫画《新宝岛》至今被视为战后日本现代漫画的起点;而紧随其后的初期SF三部曲《遗失的世界》《大都会》《未来世界》则渐入佳境;之后步步升级,推出漫画生涯中的最高杰作《缎带骑士》《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怪医黑杰克》;在漫画生涯的中晚期,创作出集大成的经典漫画《火鸟》系列。
◆ 少年漫画:手冢治虫与漫画圣地常磐庄
>> 接下来仅就几条主要线索,将战后漫画进行粗略的分类:第一类是以手冢治虫为首的、以“常磐庄”为起点的“常磐庄系”少年漫画家,第二类是“GARO系”的青年漫画家,第三类则是以“昭和24年组”为主的少女漫画家。此外,还有宫崎骏与高畑勋,这两位独树一帜的动漫大师和他们的“吉卜力工作室”。
◆ 1.“漫画之神”手冢治虫
>> 手冢治虫对于日本漫画发展的功绩,主要有如下几点:
(1)首创战后日本的新漫画概念:1947年手冢治虫在他的首部单行本漫画《新宝岛》中首次使用电影中的分镜头、大特写等手法来表现漫画,令漫画不仅拥有了故事性,还拥有了情绪、感染力以及心理描写。令阅读者从静止的漫画中感受到人物动作的动态感、内心活动,甚至声音,由此奠定了日后现代日本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2)改变了日本人对于漫画的认识:在手冢治虫之前,漫画在日本人心目中等同于“滑稽搞笑”,是手冢治虫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漫画的这一认知。手冢治虫令漫画人物拥有了灵魂与情感,拥有了喜怒哀乐等复杂的情绪,甚至拥有了悲剧的结局。正是因为手冢治虫的
>> 出现,日本漫画才开始拥有了故事性与叙事性,才终于从低级趣味之中脱身而出,被提升为具有情趣的阅读物,开始拥有文化品质;
>> (3)奠定了现代日本动漫产业的基本模式:手冢治虫创办的“虫制作”动漫公司制作的《铁臂阿童木》,是日本历史上首部长篇动画电视连续剧,于1963年在日本的电视台播出。《铁臂阿童木》一周播放一次,每次三十分钟。这种播出模式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日本电视动漫的基本播出模式。
>> 手冢治虫的父亲手冢粲,是位热衷于摄影、并收藏各种相机的摄影控。而除此之外,手冢粲还是位地道的漫画控、电影控,热爱一切新鲜事物,是位极为时尚的摩登男子。
>> 一本叫“漫画少年”的漫画杂志,在战后的日本诞生了。现在听起来,感觉这种办杂志的方式还真是有点匪夷所思:完全不像在办杂志,而像父母在领着孩子们做游戏嘛!但正是这本叫“漫画少年”的杂志,后来为日本战后的动漫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漫画家。他们包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哆啦A梦》作者藤子·F·不二雄、《假面骑士》作者石森章太郎、《天才傻瓜》赤冢不二夫、《银河铁道999》作者松本零士等,都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大名鼎鼎的日本漫画界巨匠。
>> 当今无人不知的动画大师宫崎骏,小时候也是一位“手冢漫画”迷。宫崎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及自己7岁时,看到手冢治虫的《新宝岛》后受到的冲击,并说“那是一种无法表述的冲击。我们这一代人,在战后被烧成焦野的废墟之中,邂逅《新宝岛》那种震撼,后一代人是无法想象的。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就在你的眼前展开了!那种巨大的震撼,是无法用模仿迪士尼,或是受美国漫画的影响之类的说法来描述的。”受手冢漫画的影响,立志也要成为漫画家的宫崎骏,因为大量临摹过手冢治虫的漫画,以至画出来的漫画作品被人说成是“手冢漫画的亚流”——这样的评价曾令少年宫崎骏的自尊心很受伤,一怒之下将自己所有的漫画全部烧毁,并从零开始,重新学习绘画,下决心要去掉自己绘画中手冢治虫的影子。
>> 手冢治虫有一句名言:“人生至少需要拥有两个梦想,这样一个梦想破灭了,还有另外一个。”手冢治虫人生中的两个梦想,一个是漫画,一个是动画。
>> 果然,手冢治虫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如同他经典作品里的“火鸟”那样,迅速死而复生,继续创作出《怪侠黑杰克》《佛陀》《火鸟》等一系列集大成的经典作品,令世人不得不发自内心地叹服。
◆ 青年漫画:“GARO系”的异色漫画家们
>> 1964年在东京奥运主办前夕创刊的《GARO》,曾经影响了60年代学生运动的整整一代人。《GARO》的创办者,是当年贷本漫画界的著名总编长井胜一和以忍者漫画系列闻名于世的漫画家白土三平。
◆ 1.《月刊漫画GARO》的创办者:长井胜一与白土三平
>> 《忍者武艺帐》所洋溢的革命浪漫主义与暴力美学,深深打动了60年代投入学生运动的热血青年们的心,因此获得了大批年轻激进的大学生粉丝,并得到左翼学者们的极高评价。1967年,著名导演大岛渚将《忍者武艺帐》改编拍摄成电影,更令白土三平的人气达到顶峰,在年轻人心目中有如“教祖”一般的存在。
◆ 3.柘植义春的“私漫画文学”
>> 柘植义春的“GARO时代”,称得上是他的整个漫画生涯中最辉煌的时代。被人称为“柘植漫画”的一系列话题作品,几乎都是在“GARO时代”完成的,例如《沼》《山椒鱼》《李桑的一家》《海边的叙事》《红花》《螺旋式》《源泉馆主人》等等。其中尤其是“柘植漫画”超现实主义代表作《螺旋式》,在《GARO》发表之后引起日本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不仅漫画界,对日本的文学界、心理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莫大影响。
>> 在日本文坛,描写个人生活琐事或内心活动、自我曝光生活隐私的“私小说”一直长盛不衰。
>> 《螺旋式》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柘植义春的一个白日梦。当时义春眼见截稿日期将至,而自己还依旧茫然无措,不知道应该画些什么。于是就硬着头皮将自己白天午睡时做的一个梦画了出来。但没想到这个“梦漫画”引起巨大反响,日后成为他的代表作,并至今被人进行各种解读。
>> 好在那时候外公会每隔三个月左右来义春家一次。义春的外公是母亲的养父,年轻时是个渔民,年纪大了之后,再也没力气捕鱼,就改行做了小偷。小偷外公每次来,都会将偷来的钱交给义春母亲补贴家用。外公来的时候,是义春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外公会用偷来的钱给义春买手冢治虫的漫画。
外公做了两年职业小偷,终于被警察抓住蹲了一年监狱。刑满释放后连做小偷的能力也失去了的外公,住到了义春的家,义春对外公很欢迎,因为从此可以每天缠着外公给自己买漫画。才10岁的义春,并不会考虑到外公已经毫无经济能力。
有一次,义春强拽着外公和自己一起去书店,想要外公买手冢治虫的漫画新刊。身无分文的外公硬着头皮和店员交涉:“能不能先赊一本呢?钱的话过后再补上?”店员看了看外公那一身破衣,断然拒绝了。无计可施的外公只好领着义春离开,祖孙俩转悠到邻区的另一家书店,外公对义春道:“告诉我,要哪一本?”义春的外公是个文盲,没有读过书,不识字。因此,义春一边用手指着想要的那本手冢漫画,一边不放心地叮嘱外公说:“可别弄错了哦!”说完便走出书店,在外面等着。
很快,外公就从书店里走了出来,并将藏在胸前的手冢漫画新刊露出一小角来给义春看了看。爷孙俩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朝前走。走了不到5米远时,书店老板追了出来,面色惨白地从外公怀里将漫画新刊抢了过去,然后高高举起那本漫画,朝着外公的面部狠狠扇了二记耳光。寒风中,两条透明的鼻涕从外公鼻子里甩了出来,成为义春童年最清亮的一道记忆。
义春只念到小学毕业便辍学了。为赚钱补贴家用和哥哥一起去了电镀厂工作,辗转在各家电镀厂打工谋生。这些生活经历,后来都发表在义春的漫画作品《大场电气镀金工业所》里:因为工作环境恶劣,电镀工人几乎都会患上肺病。厂长因肺病死了,社长也因肺病死了。小小的电镀厂,只剩下少年义男和社长夫人。少年义男感觉到自己作为男人的责任,想要好好在电镀厂里继续努力工作下去,却不小心被硫酸烧伤。待伤好后重新回到电镀厂上班时,发现电镀厂已经空无一人。原来,社长夫人欠下一大笔债之后,与情人一起悄悄私奔了。
“那儿就像是无用的废物们的云集之地,非常粗暴的世界。因为日常使用铬之类的东西,有相当多的人患上癌症悲惨地死去。”1991年,义春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 但义春还是无法确认成为一名漫画家究竟能不能养活自己。为此,他特意去了一趟常磐庄——当时人气如日中天的手冢治虫,刚刚从日本关西到东京发展,居住在后来被人们称为“漫画圣地”的常磐庄。义春敲开了大漫画家手冢治虫的门,向手冢治虫打听漫画的稿费收入。手冢治虫热情地接待了这位突然来敲门的陌生少年,并一一回答了他的问题。
这次与手冢治虫的见面,令义春最终确定下未来的人生方向:成为一名职业漫画家。
◆ 4.《月刊漫画GARO》与《月刊漫画COM》
>> 《火鸟》从古代到未来、从地球到宇宙、从生命的本质到人类的业障地描绘了围绕火鸟所展开的因各种欲望而烦恼痛苦的人类,是手冢治虫穷毕生之力的集大成杰作。“火鸟”的各个系列:黎明篇、未来篇、大和篇、宇宙篇、凤凰篇、复活篇、羽衣篇、望乡篇、乱世篇等等,之后多被制作成电影、动画、广播剧,影响了后一代不少漫画家。
◆ 少女漫画的罗曼史
>> 已故的漫画评论家米沢嘉博曾这样评价水野英子的《星的竖琴》:
水野英子的作品,是手冢治虫少女漫画的变换与完成。它并不是通过唤起读者的生活与感性而形成的漫画故事,而是为了看与阅读、为了梦见与憧憬的虚构空间里的物语世界。正因为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星的竖琴》才尽显作者水野英子的技巧与力量。在被命运纠缠着的悲剧之中,登场人物只是作为人偶而存在的,他们并不与读者同化,而是被托付了读者心怀的梦想与憧憬,在永不厌倦的波澜万丈中生机勃勃地展开故事,令读者们从漫画中享受到远离现实的快乐,获得在梦与幻想之中游玩的体验。少女漫画也开始成为拥有想象空间的漫画。
>>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实现了高度经济成长的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越当时的德国排名世界第二,日本开始进入全民中产时代。
◆ 2.少女漫画的黄金期
>> 池保子的成名之作《夏娃之子》(イブの息子たち),以及最负盛名的长篇名作《浪漫英雄》(エロイカより爱をこめて)都是这种类型。
《夏娃之子》讲述了喜斯、贾斯汀、巴吉鲁三位英国青年,某天突然被天使多吉耶鲁告知他们是VINROSE族的一员。VINROSE族是用夏娃的肋骨做成的、仅有男性的一个族群,很多人都是历史名人,被选中的人可以暂时进行性别转换,变成女人生下孩子维系这个族群的血脉。因此,这些人都是同性恋者……青池保子通过三位英国青年展开故事,并在各集嵌入摩西、哥伦布、马可·波罗、罗宾汉、爱迪生、北条政子、玛丽·安托瓦内特、杨贵妃、特洛伊的海伦、埃及艳后、伊丽莎白一世等等海内外历史名人,诙谐搞笑,却又博学多识。虽然被称为“少女漫画”,但青池保子却因此收获了大量男性粉丝
>> 不仅仅是竹宫惠子,增山法惠也向萩尾望都推荐过不少好电影和好书。在最初与萩尾望都成为笔友的时候,增山法惠就给当时还居住在福冈的萩尾望都寄去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德米安》等文学作品。萩尾望都的代表作之一《托马的心脏》,创作灵感便源于增山法惠推荐给她的法国少年同性恋题材电影《特殊的友谊》。
>> 竹宫惠子和增山法惠彼此性格投缘,爱好也投缘:两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都喜欢美少年物语。两个人都读过作家稻垣足穂的名著《少年爱的美学》,因此对于“少年爱之美”彼此有聊不完的话题。这两位如今已经年近七十的知己之交,绝对算得上是当下日本流行的腐女一族的开山始祖。
>> 稻垣足穂的《少年爱的美学》一本相当颠覆常识认知的书,对竹宫惠子的影响非常大。这本书令竹宫惠子领悟到所谓“少年爱的美学”,是青春期少年之间“所拥有的那种纤细与不安定,和只在像一层薄纸一样的某个时期才拥有的通透的声音,以及身体与声音在这之后都会绝对消失的残酷的美”。为此她要创造出这样的少年——一个纤细而不安定的、拥有通透的声音与灵魂的、在最后残酷消失的美少年。
“少年的名字叫吉尔贝尔!必须是这个名字,绝对!不能是其他。”一个初冬的晚上,虽然时间已过十点,但突然灵感乍现的竹宫惠子,还是克制不住激动地给增山法惠打了电话。站在家门口玄关接电话的增山法惠,身上只披着一条薄薄毛毯,也以同样的激动聆听着竹宫惠子崭新的创作思路,并不时提出自己的意见或疑问。
在法国乡村的某个寄宿制男子学校,生活着一群年龄在10~19岁的少年。美少年吉尔贝尔因为某种不得已的原因,也被送到这所封闭的寄宿学校里。吉尔贝尔是个问题少年,他像个男娼一样出卖自己的身体,换取考试分数,用自己的美貌诱人上钩并嘲笑人性的软弱与恶劣。他践踏自己也践踏他人。而在他身边,出现了一位有着吉卜赛血统的、皮肤微黑的转校生。这位人品正直、成绩优秀的转校生,成为吉尔贝尔的室友……
“这两个人也许会坠入爱河吧?他们彼此都那么孤独……”
“禁断之恋啊!啊啊啊!”
竹宫惠子和增山法惠的电话,一直从夜晚十点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六点。因为过于兴奋,两个人都不觉寒冷,不知疲惫。通宵达旦的电话粥,煲出了之后竹宫惠子以少年同性之爱为题材的经典少女漫画名作《风与木之诗》。
>> 超过3000页的宏大篇幅,以19世纪末法国郊外的少年寄宿学校为舞台,借助剖白和意识流文学技巧,细腻地刻画了青春期少年纤细敏感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凸显了人性中的爱欲、嫉妒、猜疑、阴暗、绝望等种种复杂情绪。整部作品中既有赫尔曼·黑塞的文学影响,也有稻垣足穂的少年爱的美学意识。作品一经问世,不仅仅是竹宫惠子的漫画粉丝们,就连文学界都对这部作品惊讶不已,称之为“少年爱漫画的金字塔”。
>> 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女性版常磐庄“大泉沙龙”里的少女漫画革命,令少女漫画突破了许多无法突破的禁区。其中最大的成果之一,是突破了少女漫画的性别框架,疏通出另一条漫画支流:即描绘“少年爱美学”的耽美漫画。少年爱耽美漫画发展到如今,已经成为被称作“BOY'S LOVE COMIC”的新类别。萩尾望都的《托马的心脏》、青池保子的《夏娃之子》以及竹宫惠子的《风与木之诗》,被视为“BOY'S LOVE COMIC”(耽美漫画)最早期的经典代表作。
>> 尤其是竹宫惠子的《风与木之诗》,相比《托马的心脏》与《夏娃之子》,因为拥有更多具象化的、带有体温般肌肤触感的爱欲表达,而被视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耽美漫画作品,竹宫惠子也被认为是现代日本耽美漫画第一人。
>> HOT发烧友俱乐部”的出现,不仅令少女漫画的粉丝形成组织,也令少女漫画家开始明星化起来。
三个人中,萩尾望都和竹宫惠子的漫画发烧友以男性居多,而富于幻想与抒情的大岛弓子的漫画发烧友,则以女性为主。
◆ 1.“宫桑”是个怎样的人?
>> 人类从源于东南亚的根菜农耕文化学会栽培薯类谷物、收获淀粉物营养源,从源于印度与非洲的热带农耕文化中学会栽培瓜果豆类等油粮作物,从起源于中东的地中海农耕文化学会使用家畜与灌溉,从新大陆农耕文化学会种植玉米、土豆、番茄等多样性农作物——人类农耕文化的四大源头,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又因千百年来的迁移与流动,令栽培植物不问国界四处安身,落土生根,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链,令人类因此拥有了活下去的力量与能源。
◆ 4.三个男人的邂逅打造了吉卜力
>> 东映时代的宫崎骏,傲慢、逆反、迷茫。在这段平淡的生活当中,唯一发生的惊天大事,就是认识了高畑勋。在连载里,宫崎骏这样写道:
在劳动组合邂逅了高畑勋桑。他的脑子特别好,人也比现在帅得多。帅到连他吊儿郎当的样子,看在眼里都是优点。和他的邂逅,是成为动画师之后的我最初的头号大事。
这是一种无法解释的缘分。从高畑勋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太阳王子》开始,宫崎骏就极为自然地成为他最好的搭档。从那以后两个人形影不离:一起离开东映、一起制作动画、一起创办吉卜力。他们成为一辈子的朋友、搭档、竞争对手。到如今,满头白发的宫崎骏,还会特别得意地对玲木敏夫说:“我说玲木呀,你看,那么多人都从趴酷桑(高畑勋)身边离开了,留在他身边的,可就只有我一个人哪!”看着宫崎骏说这话时藏不住的满脸喜色,玲木敏夫很是感叹:宫桑真的是很爱高畑桑啊。
其实不仅仅是玲木敏夫,宫崎骏周围的其他人,都能感觉到高畑勋对于宫崎骏有多么重要。
宫崎骏跟吉卜力的年轻职员聊天,聊天内容一半以上是关于高畑勋的。
宫崎骏接受采访,跟记者聊了三个多小时,其中两个小时在聊高畑勋。
记者问:“宫崎桑,你做梦吗?”
宫崎骏不假思索地回答:“做啊,但我只做一个梦,出现在梦里的,只有趴酷桑一个人。”
◆ 第五章 平成时代的日本动漫以及亚文化
>> 战后的昭和漫画时代,从手冢治虫的《新宝岛》开始,是森林大帝、铁臂阿童木、火鸟、铁人28号、忍者武艺帐、鬼太郎、哆啦A梦、巨人之星、鲁班三世、凡尔赛玫瑰、三国志、银河铁道999、AKIRA、课长岛耕作、北斗之拳、圣斗士星矢、怪医黑杰克、龙珠孙悟空、小丸子……无数人气漫画作品问世的时代。其中不乏跨时代的长篇大动作漫画。如鸟山明的《龙珠》,从1984年(昭和六十九年)开始在《周刊少年JUMP》连载,一直到1995年(平成七年)结束,连载时间长达10年半,带来发行量超过2亿7200万部以上
>> 平成时代的人气漫画,则有岩明均的《寄生兽》、神尾叶子的《花样男子》、武内直子的《美少女战士》、和月伸宏的《浪客剑心》、青山刚昌的《名侦探柯南》、尾田荣一郎的《海贼王》、谏山创的《进击的巨人》、空知英秋的《银魂》、荒川弘的《钢之炼金术师》《银之匙》、小山宙哉的《宇宙兄弟》、原泰久的《王者天下》、枢梁的《黑执事》等等数不胜数的好作品。尤其是尾田荣一郎的《海贼王》,自1997年在《周刊少年JUMP》连载以来,到2017年累计全球发行量已经高达4亿3000万部。因为20年来所有作品都由尾田荣一郎独立创作完成,他还获得了“单一作家漫画系列发行量最高”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有人说:什么时候尾田荣一郎拿个诺贝尔文学奖都毫不奇怪。毕竟连歌手鲍勃·迪伦都拿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尾田荣一郎的《海贼王》,作为日本漫画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单就发行量而言,其影响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作为日本的代表漫画之一
◆ 点评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