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女子购房记|用父母的钱买了房以后,V小姐的人生就在相亲的路上越走越远
有房也好,无房也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烦恼。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是本专栏《都市女子购房记》的第三篇原创文章。
No.1 都市女子购房记| No.1 从川入沪的小女子是如何实现财务自由的?
No.2 都市女子购房记| 在上海工作十年以后,我买了一套公寓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一)V小姐其人
Vivian是千万个在上海工作的白领之一,每天坐地铁上下班,在办公室跟同事们拼团买下午茶咖啡,晚上追剧,节假日偶尔出国旅游。走在茫茫人海中的街头,不会有谁多看她一眼。如果硬要说她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她比较幸运,在房价还未飙升之前,入手了一套市中心的房子。
我是在工作中认识V小姐的,更确切地说她是我的客户。最开始我对她的印象并不深,一张寡淡的脸上面摆着平淡无奇的五官,眉毛眼睛像中国山水画一样若有若无。在日企工作的她,想学英语。因为公司有培训补贴,员工可以自己找机构学习,只需要提供报销凭证就可以了。于是,经朋友介绍,她找到了做外教英语课程的我。
考虑到V小姐有点内向,我觉得大嘴巴的美国人比较适合她,于是给她安排了一位资深的美国男外教。V小姐选择在下班时间上课,在跟外教预定的时间里,她总会提前到达,手上拿着从便利店买的饭团和饮料,坐在位置上安安静静地吃完。
除了课程上的事情,我很少跟她聊天,最初我对于她的了解非常有限。只知道她大概来自江浙,独自在上海生活,目前单身。
大概上了大半年的课以后,我慢慢跟她熟悉了些,有一次她下班回家,我发现我们居然住在同一条路上,她坐公交车的话会路过我家门口。于是相约着有空一起吃饭,她告诉我说自己不太会做饭,但最近在某书上买了一个蒸格很好用,什么东西都可以放进去蒸着吃,简单又营养。并强烈安利给我,听说有这么个做饭神器,我也买了一个。从那以后两个人在美食这个话题上有了些谈资。
但是我还是不知道她的家住在哪里,直到有一次我说想在家里搞party,又担心地方不够大,她主动说可以去她家。知道她住的小区名称以后,我非常惊讶,那是一个位于中山公园附近的中高端小区,因为我认识的另一个客户也住在那里,但那家人是租的房子。
我很好奇地问她是怎么买得起,“首付是父母赞助的,房贷我自己还,因为买得早,所以压力并不是很大。”她淡淡地回复我说。
说不妒忌是不可能的,我当时就想: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果然是生来就注定了的,V小姐的父母可以给她付首付,而我就没办法从父母那里拿到一分钱。
我原以为她家的经济条件很好,但看她平时的花销用度也就是中等水平。猜她是家中的独女,父母没有别的经济负担,集中火力帮衬女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后来课程结束了,第二年公司没有继续给补贴,V就停止了培训。也许是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以后,V对我好像比之前更随意了些,或许是她看到我的生活圈跟她有些不同,身边有很多国外的朋友,也喜欢旅游,于是偶尔会相约着一起出去玩了。
(二)孤独的都市单身女性
都市女性最大的烦恼是“单身”,恰巧我和她都是。她开始跟我抱怨起父母的催婚,慢慢走上了相亲之路。V小姐不太相信我会单身“你认识那么多朋友,难道就没有合适的吗?”
她总是很质疑“你没有谈过外国男朋友吗?你身边那么多外国人。”
我每次总是摇头说:“没有呀,那些只是工作关系。”
“工作关系也可以发展一下呀,这有什么关系。如果遇到喜欢的,哪怕不结婚,有一段经历也不错啊。”V小姐不无遗憾地说:“外国男生那么帅。”
我没有想到看似传统的她,在感情上并不循规蹈矩。对于我来说,谈恋爱就是为了结婚,不然为什么要去花时间呢?
有好几次V小姐主动请求我有机会带上她去参加一些聚会,“因为想练习口语。”她解释说“或者去我家里做活动呀,我那里空间比较大”。但我以“不喜欢去别人家里”为由拒绝了。有一年万圣节,她发了一张活动邀请给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和她一起去参加party。但我对那些牛魔鬼神不感兴趣,就没有答应。
又过了半年,我渐渐忘了V小姐的存在,她很少发朋友圈,信息也回得很慢,感觉若即若离。
后来V小姐邀请我去她家吃饭,说给我看她做的手账,并给我展示她刚收拾好的阳台“可以在家下午茶了”。那是我第一次去她的家,窗明几净的三室一厅的房子,在上海已经是相当奢侈了。房间被她收拾得很干净,客厅很大,兼做书房用。外面还有一个阳台,坐在上面可以看到繁华的市中心。
V小姐的厨房像日剧里的女主角一样,瓶瓶罐罐摆得很整齐。冰箱里也分类收纳着各种食材,唯一的遗憾就是缺少一点烟火气。也许这就是日式的“性冷淡”吧,我在心里说。
“我晚一点要去相亲,你来帮我看一下穿什么衣服合适。” V小姐领着我进了她的闺房,一张罩着纱幔的公主床映入眼帘,旁边的化妆台上铺满了化妆品。对了,这个时候的V小姐已经从单眼皮变成双眼皮了,脸上的雀斑也少了很多,还请了私人教练,每周去健身。不过瘦弱的她还是像棵黄豆芽一样,气色似乎好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化妆的缘故。
“这是什么?”我看到角落里有一个方形的坑。“这是装修的时候我爸妈设计的,他们觉得这样方便放东西。” 这个造型有些古怪,但想想也是:拿父母的首付买房子,装修总归要听父母的意见。
V小姐的父母已退休,闲暇时会来她家小住,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一年半载。父母在的时候,V小姐下班就要赶回去吃饭。我问她这样会觉得不自由吗?她说:“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啊,我妈在有人给我做饭吃。”
V小姐的床上堆满了衣服,颜色杂乱无比,很多款式看起来也有些过时了。我问她:“为什么不清理一些出去?”
“我也想啊,可是每次都整理不完,衣服太多了。”V小姐无奈地说。
我从衣服的海洋里扒拉了几下,找出了件浅色系的连衣裙,搭一件西装小外套,递给她试。“这样会不会显得太职业了?”
“不会啊,我觉得甜美之余又有些庄重,第一次见面还是稳妥一点好。坐下来以后你可以把外套脱掉。”V小姐接收了我的建议,搭配了一双高跟鞋,出门以后又折回来喷了一些香水在手腕和耳垂上才走。
(三)漫漫相亲路
听说那次相亲见面的对象还不错,两个人在咖啡店聊了一下投资理财。对存钱颇有心得的V小姐觉得这是门乐趣,听说由于理财赚了一些钱,父母现在对她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我替她感到高兴,以为这下会有好结果。“也不好说,我相亲太多次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我现在都不当一回事。我妈叫我去我就去,成不成再说。”
V小姐自称是“颜控”,不介意对方有没有房子。大多数相亲对象都是父母或者老家的亲戚介绍的,也有身边的同事撮合,比如说之前认识一个上海男生,工作是给老板开车。虽然挣得不多,长得也挺帅的,可是不思进取。
“怎么就不思进取了呢?”我很好奇。
“我每次跟他说工作上的事情,他都不怎么感兴趣。我让他多学点本事,他说他每天跟老板一起进进出出,也是学习。”分手最大的原因是V小姐回复信息不及时,男生抱怨她每次回信息都要好几个小时。但V小姐说“我就是这样的人呀,我告诉过他我不是时时刻刻看手机的,但是隔一段时间我会回复,也并没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
还有一个男生,每次约会也会主动约,吃饭也会吃的,可是谈了大半年都没什么进展。“我觉得他把我当备胎。我问过他之前谈过没有,他说谈过,但是不说分手原因。估计也是和我一样,不咸不淡的拖没了。”
最狗血的一次是有个相亲男跟她见面以后回绝了她,转头去和另一个女生订了婚,后来又退婚。V小姐的父母让她再去跟他相一次“反正订婚又没结婚,说不定再相一次会成呢。”V小姐听从了父母的意见,又跟相亲男见了一次,却发现他整个人都萎靡不振,比之前话更少了。
一年中有一两次,V小姐会出国旅游,日韩新加坡这些国家,她都去过。
V小姐会讲日语,“我是日语专业的,很想去留学,可是我爸妈不同意,非要我留下来找份稳定的工作。为了不让我出国,他们出钱帮我买了这套房子,把我绑定在这里。”V小姐跟我吐露心事。
“可是你现在过得也很好啊,至少有房子,工作也不错。”我安慰她。
“怎么说呢?如果当初去留学了,也许就带回来一个结婚对象。”V小姐不无遗憾地说:“我有几个朋友都是这样的,一个人出去,两个人回来。”
“你着急吗?父母不催你吗?”V小姐也会对我的处境表示关心“我们要不要一起去报名相亲活动,结伴去相亲?”
每年春节她会回老家,为了躲避催婚我总是出去旅游,这让她很羡慕:“我没有办法,我家里只有我一个,春节我必须回家过。”
据我所知,V小姐现在还没有结婚。
祝V小姐在相亲路上越挫越勇,希望早日收到她的结婚喜帖。
-
豆腐花 转发了这篇日记
一气呵成写成了第三篇都市女性购房记,需要去找素材了,挖掘一下身边买房的人。不要问我故事真假,每个人都可以做小说的女主角,因为你就是人生的主角。
2020-04-03 22: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