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秦岭深处养蜂人家
刚刚进入4月份,天气乍暖还寒,况又碰上阴天,我们一家三口和朋友BGS(网名)共四个人,远赴秦岭密林幽谷,这里有户独居的职业蜂农。早在16年的8月份,我们一家三口曾到访过这里。

蟒蟒秦岭,是中国三大蜜源地之一,这里海拔适宜,植物茂盛,种类繁多,蜜源丰富,是天然林保护区,无霜期长,花卉植物品种繁多,花蜜没有受到农业化工污染,是中华小蜜蜂(就是我们说的土蜂)的理想栖息地,也是要选择上好蜂蜜最佳的产源地。
渭河源相距这里三百多公里,沿宝兰高速从天水南进入秦岭山区,到利桥出口走山间乡村小道,在婉延曲折,但风光秀丽的密林深处行车六十多公里后到天水陇南交界处一个地方,叫菜子岭,只有一户人家。


依旧是柴门虚掩,只是绿意未浓,柴篱护小径,一路清新,自行进入,犬声起,有鸡鸣。


主人过来,牵着另一只小狗,领我们进去。我看着小狗和以前那只不像,主人老了很多,耳聋严重,说话得大声,我翻出三年前他的照片给他看,他才得知是故交来访,很高兴。进泥墙旧瓦老式土屋,围坐在火炉旁,喝老人给我们沏的蜜茶,温暖,甜蜜而舒适;老俩口都七十多岁了,身体还好,儿女都不在身边,我还记得他们说过因水灾而迁到岭上来的故事。一阵涵喧之后,老人便一边带我们参观他养的蜂,一边不停回答我们好奇的询问。






这种圆木凿空蜂房所出的蜂蜜被当地人形象的称为“棒棒蜜”,因为蜂房的特点,不似现在跟流行普遍使用的方形规格木箱,由蜜蜂自己制作的蜜脾没有大小统一的规格,所以无法使用摇蜜机取蜜,只能在每年的八九月份,装满了充分成熟的蜂蜜之后,把蜜脾铲下来,用人工压砸的方法出蜜,当地人也形象的把这种蜜称为“铲蜜”;另外,为了蜂群安全过冬,需要留下一部分蜜,而不能全部铲完,这种出蜜的方法更加接近完全自然野生的状态,优其在秦岭深处的天然林保护区,我们可以从新上线的一部纪录片《蜂蜜之地》来了解这种蜂蜜的来源,生产和独有的香甜特点。



与蜜蜂相处一辈子的这家人大量的使用这种蜂房和生产方式,在密林深处收获着甜蜜和幸福,过着他们悠然自得的生活。

盛情的老人免不了用蜂蜜来款待我们,这种蜜因为来自自然界无污染的各种野生植物花卉,顔色金黄,或偏褐色,由于浓度高,结晶更容易,温度升高或加热后便会融化,入口不仅仅是甜,还有一股淡淡的药香。
老俩口再次向我们述说了他们出售蜂蜜的困境,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和市场上洋蜂蜜的冲击,也导致了养殖中蜂(土蜂)的艰难。



临别之际,再拍了这户在深山中以蜜蜂为伴,默默耕耘的两位老人的家,期望我们能帮到他们,也祝愿他们的生活像蜜一样更加甜美!
需要蜂蜜的人可以联系我,手机号码:13830200029微信同号!
——2020.04.05.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