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途记-062可多看看的画
学画途记-062可多看看的画
查白描画谱的时候,看到一些很不错的画。好像白描,又不是的。都归到这个日记里。磨墨的时候可以读读。
1. 清、闵贞、杂画集。链接是:http://www.ltfc.net/img/5d908a749f601784c1fdbbbf
2. 五代十国 石恪(传)、二祖调心图。链接是:http://www.ltfc.net/img/5e63c9dcdbeb89a136c340b3
3. 元、赵孟頫、调良图。不太清晰。链接是:http://www.ltfc.net/img/5aeb2d4f54abff7ca62f5256
4. 峄山碑。链接是:http://www.ltfc.net/img/5e314af6598a0a3059b305bb
5. 马远、寒山子图。链接是:http://www.ltfc.net/img/5be396fe8ed7f411e26a4af0
6. 元 张渥,九歌图。链接是:http://www.ltfc.net/img/5d5d73d2befc41336091fd78
7.元 佚名,观音。链接是:http://www.ltfc.net/img/5d5d73d3befc41336091fdb4
7.1 南宋 佚名,达摩面壁图,http://www.ltfc.net/img/5d5d73d3befc41336091fda0
绢本,设色,116.2*46.3CM,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绘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的故事。绘一山壁下处,崖上杂树丛生,下方自然形成弧形空洞,达摩祖师在此盘腿裹袍思面壁,一和尚陪伴于一侧。
7.2 洞山渡水图,马远(传),http://www.ltfc.net/img/5be396fe8ed7f411e26a4b02
本图无款,传为马远所绘,系画唐代禅宋曹洞宗祖师洞山良价故事。 洞山良价俗姓俞,会稽诸暨人,幼年出家,二十一岁在河南嵩山受具足戒,游方见南 泉禅师,深领玄旨,又到云岩参昙晟。 辞离云岩时,良价曾问:和尚百年后,问有无记得真容,当如何作答? 云岩日:可说“就是他”。 洞山默然。 旅途中,渡河时望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忽然有所彻悟,乃作偈一首:“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后住江西高安洞山,世称洞山良价。 图中人物景色均集中于画轴下半部,禅僧洞山拄杖撩衣,正在渡河,水中约略画有倒影,身后河岸遍生芦荻,空中隐隐有远山浮现,景色清寂。 画幅上端有杨皇后题句:“携藤拨草瞻风,未免登山涉水;不知触处皆渠,一见低头自喜”,并钤有“坤宁之殿”朱文方印。按: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日本僧人道元曾入宋,在天潼山从洞山第十三代如净受法,向日本传入曹洞宗,并以永平寺为中心传教,颇有影响。 此图在日本流传并为世所宝,当与曹洞宗之传播有关。(薄松年) 编者按:此幅人物用笔极具马遥父特色,与故宫博物院藏孔子像如出一手,且杨妹子题跋真迹无疑。故此画出自马远亲手所作的可能性极大。
8.宋 马和之(传)闲忙图。链接是:http://www.ltfc.net/img/5e1370c0d29360561e2437fc
9. 李可染的牧牛图。可见其用墨还是很讲究的。http://www.ltfc.net/img/5a81e176dab2e51df9d7a196
10. 画字母歌,不会画狮子,查了下,国人画老虎多而狮子很少。狮子多数画的像龙?不像狮子。
当代 徐悲鸿,十二生肖图册。其中有动物可以看着画画。http://www.ltfc.net/img/5b5095e9bfa975afd2637542
近现代 吴冠中,虎,有老虎。http://www.ltfc.net/img/5be397248ed7f411e26a69fa
11. 宋 张胜温,梵像卷。 http://www.ltfc.net/img/5e1824e20e4b634a3cefce09
12. 清 丁观鹏,明皇。http://www.ltfc.net/img/5e204b696208997d75667772
13. 明 郭诩 琵琶行图轴。 http://www.ltfc.net/img/5be3970b8ed7f411e26a5561。帽子透明的画法很有趣。
14. 仿张僧繇山水图 http://www.ltfc.net/img/5e1370c0d29360561e243809
此幅绘翠嶂青溪,白云红树,溪岸钓翁,度桥老者。此图用传为六朝大画家张僧繇的无骨青绿法绘山水树石,傅色艳丽而不流于俗,构图高远而不涉于杂。当是蓝田叔大青绿仿古山水大嶂之精品。台北故宫官方定此画为宋人画迹,实误。此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蓝田叔白云红树图如出一辙,尤其过桥老者画得一模一样。本馆亦收有白云红树图,诸君可一起参看,则无疑矣。
20200506 Jill's note: 日本浮世绘的源头风格啊。
15. 明 蓝瑛 澄观图册合集 http://www.ltfc.net/img/5be3970a8ed7f411e26a552a
纸本,设色,12开,每开42.5*23.2cm,北京博物馆藏。图绘春夏秋冬山间的四季景色,以及雪后、雨后等自然景色,画家以多图描绘了一老翁游山玩水赏景的过程,以及季节变换展示出不同美景。蓝瑛,字田叔,号蝶叟,明代画家;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
20200506 Jill's note: 画所用之纸和文字的纸不同。精光毕露,好精良。
16. 颜辉猿图 http://www.ltfc.net/img/5aeb2d4f54abff7ca62f525e
绢本,水墨,131.8x6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绘一树上有两猿,一猿抱干,一猿挂枝,树下画细腰蜂十四尾。两猿弄蜂,作好事而又畏缩之状;树枝挂猿,著重直垂而下,有低昂不定之势。画笔老辣,揣拟传神。颜辉,字秋月,善画神仙、佛道、画猿独树一帜。
17. 梁楷 六祖截竹图 http://www.ltfc.net/img/5be396fe8ed7f411e26a4a86
这件《六祖截竹图》上钤“道有”印,表示曾为足利义满(1358-1408)的藏品。 另有一幅《六祖破经图》,不仅构图和内容与此相近,其上亦钤此印,应为此图的对幅,只是笔法较此作板滞,可能是梁楷原作的摹本。 此作也是梁楷减笔风格的作品,内容表现禅宗六祖慧能在劈竹的瞬间顿悟禅机的景象。 此事同上述“破经”的典故,皆非禅宗经典所录,然而此类题材在当时的禅宗绘画中甚为常见。 图中藉由扼要精准地描写出六祖劈竹的动作,表现南宗禅强调从行住坐卧等日常生活中自然顿悟的道理。 六祖的头脸手臂还以细笔绘出毛发,衣衫褴褛,暗示慧能以不识之无的樵夫出身得悟佛性,禅机并非文字经典所能尽蕴。六祖的衣纹以所谓的“钉头鼠尾”描成,这种描法肇始于马远,梁楷将之援为己用后进一步发展,成为其特有的衣纹风格。 这种源于画院的衣纹被梁楷转化成水墨式的减笔,以配合禅宗绘画的简洁迅速;然而六祖的身躯衣褶等凌厉精确的描写,却仍然根基于梁楷超群的绘画技巧之上。 此外,图中的背景树石以乱柴般的粗笔擦染而出,反映了逸品山水中使用“蔗滓草结”之属作
18. 梁楷 疏柳寒鸦图 http://www.ltfc.net/img/5be396fe8ed7f411e26a4a8f
图绘枯柳疏枝,两只乌鸦栖息于树干上,一只低头啄食,一只仰望高空,与远处的飞鸦呼应成趣,另有一只飞临树干。几枝败柳将冬季萧瑟的气氛巧妙地烘托出来,四只寒鸦形神各异。乌鸦头尾以浓墨点染,羽翼用焦墨勾写,腹部略敷白粉,更突出鸦头之黑,笔简神丰。 梁楷的“减笔”画既带有文人的笔墨情趣,又能对物象高度概括,具有传神的效果,这在两宋花鸟画中是绝无仅有的。这种画法对元代的颜辉、明代的徐渭、清代的黄慎、近代的任伯年等著名画家都有较大的影响。撰稿人:袁杰(故宫博物院官网)
梁楷存世遗墨较多,从他的传世作品看,《六祖撕经图》 (三井纪念美术馆藏)、《李白吟行图》、《六祖截竹图》 (均为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等,都是以极其简洁的笔墨,高度 集中概括的手法描绘人物、风景。但他还有另一种画法,如 《八高僧图》(上海博物馆藏)、《出山释迦图》(东京国立 博物馆藏)等,用笔与造型严谨而不狂放,与他的“减笔画” 截然不同。
19. 龚贤 山水图卷 http://www.ltfc.net/img/577dac243e70a183401bd9db
纸本,水墨,30x997cm。长卷以平铺式绘法,绘山峦连绵不断,湖面碧波荡漾,树木郁郁葱葱,屋舍坐落其中。。。,场景宏大,环境静谧。全卷淡墨绘山峦、树木,河流,屋舍,整齐划一,错落有致,清爽利落。卷尾题:半亩龚贤画。
20. 龚贤 千岩万壑
纸本,长卷,27.8x1029cm,南京博物馆藏。长卷绘写千岩万壑,气势磅礴,山峦、高丘、林木、山涧、农舍、清江、苇渚、野渡、空舟等等应有尽有,虽纷繁复杂,然笔笔不懈,尽显出一种沉寂萧疏、清和静谧之美感。山峦圆润,墨色深厚,平铺绘制,画面朴实。
20200506 Jill's note: 对比19中白龚贤,白的还能看出来笔迹。这个黑的笔墨浑然一体,看不出痕迹了。
21. 弘一法师,罗汉长卷 http://www.ltfc.net/img/59f5d0dd7cbad5097c00657e
纸本,设色,尺寸、收藏不详。《罗汉长卷》为弘一大师在伏龙寺绘就,共绘有57位罗汉。画家以红色线条绘人物外貌、衣衫等,或立或坐或卧,或嬉戏或书写或沉思,形态、表情、动作各异,人人皆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22. 吴彬 十六罗汉图 http://www.ltfc.net/img/5d8107d22574c851b1310f72
我更喜欢这张 http://www.ltfc.net/img/5e1370c2d29360561e2439f9
http://www.ltfc.net/img/5ea1b83d6c6f4ad540d28857《状奇怪非人间 吴彬的绘画世界-下载 (1).png-画册》,包含226张作品.
吴彬的作品以山水、佛像闻名于世,多为明清两代宫廷重视并收藏。因当众批评权宦魏忠贤,于明熹宗天启年间被捕入狱,后获罪去职,晚年多作人物画,尤擅佛像,笔法更为纯熟,其人品、画作俱佳,为后人所重。
吴彬(1550—1643),字文中,号枝隐头陀、枝隐庵头陀和“金粟如来”等。兴化府莆田县(今福建莆田)黄石人。流寓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召见吴彬,试殿中第一,授中书舍人,历工部主事。供职于宫廷画院。
23, 石涛墨荷图
https://minghuaji.dpm.org.cn/paint/appreciate?id=18bb648ef917437d88db63ec622cf848
Jill: 这种荷叶的画法,第一次看到。
24. 法常写生图册
https://minghuaji.dpm.org.cn/paint/appreciate?id=2xbaas2ca7n4kyi9mrxc10lrywtbz71t
25. 八大鹿
http://www.ltfc.net/img/5e175cc21bdefe50a1dc7cea
JILL:这幅好像是挂在陆老师家?凤凰那个做纸的节目看到过
26 八大 古柏双禽图
http://www.ltfc.net/img/5dc1b16981627035162a7b68
JILL: 生宣。
27. 达摩图 明 宋旭
轴 纸本 设色 72.1x31.8厘米
收藏和数据: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题跋:
自跋: 弟子宋旭焚香拜写。
钤印:
作者印: 初阳、檇李宋旭。 收藏印: 收传印记:太上皇帝之宝。
著录书籍: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84; 故宫书画图录,第八册,页171-172。
简要介绍:
画达摩一苇渡江故事,达摩着红色僧衣赤足立于芦苇之上,于风浪中毅然往前。圆瞪的双眼,上撅紧闭的双唇虽具程式化,但由宋旭画来,仍让人深有感触。(夏纯景)
http://www.ltfc.net/img/60213b4ca7e6427598892a42
想找一个图形填充萱草的画面。正好看到这个在珍宝网第一页,很中意,就临摹了。
二、多看看的视频
1. 郑晓华 书谱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t411R7fR?from=search&seid=12254462163443444747
2. 画家钱松喦作画视频-1977年拍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y4y1y7vx/?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