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资和人生修炼的三种境界!
(个人微信:liu86720666,简简单单的做理财之人!授你以鱼,可饱一餐,授你以渔,享用一生,给一只股,收益一次,学会理财投资技巧,即可受益终身 )。
古人有云:与善人居,如入汀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所以,结交益友,阅读好书,听取良言都是不错的渠道。 与此同时,还要逐渐积累出属于自己的思考模式,哪怕这个这个过程需要很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实提高自己的投资境界。 如何理解「境界」二字?庖丁解牛是个好例子。一开始,你看见整牛,费力硬砍却不得章法。后来你目无全牛了,却可以轻松剖解牛。这就是境界水平提升了。所以要多加练习,多加思考,一旦练就了属于自己的庖丁解牛般的投资技法,那钱财对你岂不是探囊取物? 我国宋代的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经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其实是同样的道理。

初识股市投资时,纯洁无瑕。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就是人,股就是股,涨就会一直涨,跌就会一直跌,好企业就是好企业,烂公司就是烂公司,来来回回都是它自己本身。这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孤立境界与层次。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熊市牛市渐多,就会有很多自己的感悟,发现这个投资世界并非表面的那么简单。尤其是平时可能经常遇到黑白颠倒,财务造假,好股涨不动,妖股涨冲天的事情。 不光投资世界,人生也是如此。在我们经历的事越多,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就越复杂,我们发现自己曾认为的“人人平等”是错的,人的智力、财力、长相、基因、老爹背景都是不平等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错的,善不一定有善报,恶不一定有恶报。“长相不重要,心灵美就好”是错的,这是看脸的世界。“努力就可以成功”是错的,努力一辈子,不如“拆”一下,努力一辈子不如拼老爹。“人要脸,树要皮”是错的,没脸没皮,天下无敌。 经历了种种这些之后就会重新对于人生和投资进行思考。我们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第一印象,我们开始探寻事情背后更深层的东西,更容易接受内幕消息,K线形态。于是我们说“白马非马”,“陋室不陋”、“花非花,雾非雾”,眼见为虚,耳听为假。山水虫鱼,万事万物都不是它自己本身,利好消息不一定会涨,利空消息不一定会跌。这个时候,我们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山水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山水,我们也不再是以前的我们。 进入这个阶段,可能就会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看到的东西了。开始学会了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梅花成了“高洁”,莲成了“出淤泥而不染”,千里马成了“天才”。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很多人以为经历了这些风霜之后就有了人生的经验,成为了过来人可以有资格教育股吧里的年轻韭菜了,其实却不知道,上面还有更高的层次。一个投资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层次,那就可惜了。

只有少数人可以通过后来自己的修炼,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投资境界。更高的层次就是禅中彻悟,茅塞顿开,回归自然,再次回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理念和模式,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不去追涨杀跌,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这里所说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已经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经过初识,迷惑之后的大悟,是我们留下好的文化认知和投资理念,把不好的观念摒除之后的山水,是更有韵味的山水。 最后,就以异曲同工之妙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名段作为文章结尾吧:“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修炼出自己的思考和投资模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