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中的动人细节
查看话题 >韩愈之二---沙场点兵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 此诗写于817年淮西大捷后作者随军在凯旋途中。当时大军抵达潼关,即将向华州进发。作者以行军司马(最高统帅部参谋长)身份写成此诗,由快马递交华州刺史张贾,一则抒发胜利豪情,另外通知对方准备迎接犒军。 唐朝中期藩镇割据,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子吴元济自封为代理节度使,公开跟朝廷叫板。唐宪宗下令讨伐。不料藩将秘密派刺客到长安刺杀了主战的宰相武元衡,武的副手裴度也被刺伤,朝庭一片哗然。是战是降?关键时刻,韩愈上奏《论淮西事宜状》,详加分析利弊,坚决主战。 817年,宪宗任命裴度统帅大军前往讨伐,任命韩愈为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当时唐军得到秘报,因为兵力外调,吴元济所在蔡州城内空虚。裴度当即立断,派大将雪夜急袭蔡州,活捉吴元济,解往长安。剩余叛军群龙无首,淮西之战遂告大捷。韩愈一路上出谋划策、押运粮草、调度人员,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作为文人,能有机会投军报国是非常难得的,很快又获大胜,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韩愈豪迈又愉快地写下这首诗。前两句描写唐军抵达潼关的壮丽图景。“荆山”又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灵宝境内,与华山相距二百余里。华山在潼关西面,巍峨耸峙,俯瞰秦川,倾听黄河,景象十分壮观。“荆山已去华山来,”唐军浩浩荡荡,跨过了广阔的地域,胜利凯旋。“日出潼关四扇开。”当时正值隆冬,潼关城门大开,迎接英雄回师。此时雪后天晴,太阳东升,百姓夹道欢迎,景象非常热烈。大军下一站是华州,作为参谋长的韩愈提前通知华州刺史,“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这其实是封通知函,但经大诗人一写,自豪欢快,充满胜利的喜悦,记录了历史上这难忘的一幕。(完) 收于我的豆列《韩愈、孟郊、贾岛》和《细品唐诗》。
-
常春绿藤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6 08: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