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三国痕迹
查看话题 >一场游戏一场梦——三国志11看三国
打游戏算么?哈哈哈,这款三国我玩儿了5年多了,依然不舍得通关,依然在不断给自己找各种限制好让游戏更接近于现实。
本文含游戏安利+数据瞎分析两部分:
1,游戏里品三国

为什么是它?当我玩了1年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款游戏吸引我的点在哪里?
(1)历史厚重感:从小看电视、听评书,从各个角度接触了三国演义,后来又零零散散的补了些三国志,对那段绝望又浪漫的历史很有穿越而去的冲动。游戏设置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切入点,从黄巾之乱到蜀汉后期的南征北伐;游戏过程中会穿插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同时对可以操作的武将也有演义+史实两版的简介


(2)开放的模式:策略制游戏,玩家扮演三国时期的一方势力,可以是广为人知的魏蜀吴,也可以是割据一方的中小势力(刘表、公孙瓒、马腾等);起步的时候你的实力水平都和史实一致,但后续的发展全靠自己

(3)丰富但颇为尊重历史的技能


我玩游戏的姿势:
有些人是玩游戏,有些人是被游戏玩,我努力把自己维持在前者;有些人喜欢在游戏中体验不真实的爽快,比如偏好选择低难度、各种强悍的角色、甚至买外挂,有些人喜欢在游戏中尽量模拟现实中的情况,即便知道游戏的一些bug也视而不见不钻空子,我一直坚持在做后者。盘点下我给自己设定的一些规矩
(1)强扭的瓜不甜:不是我的武将文臣,即便俘虏过来,我也不招安也不杀。尊重历史,要不然我刘备手下左一个夏侯惇、右一个陆逊,还有啥意思?~
(2)人的命天注定:从来不改寿命,不SL大法。你周瑜庞统技能再好,该上路就上路,我不能馋你身子不放你走不是?要不都是一堆长生不老的货,五世同堂拍全家福嘛?
2,数据里看三国
因为喜欢,所以就会让它跟自己的生活有更多交集。因为一直从事跟数据相关的工作,会自学些算法模型,然后找数据来试验操作,三国志11就自然而然的被我拿来倒腾过。

有段时间自学聚类算法,就会想到三国风云人物这么多,从上述这些数据来看,有哪些人是类似的有哪些人是比较特立独行的呢?正好试试刚学的聚类算法



其实在开始聚类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些数据是否真的有聚类的必要?如果本身数据就是完好的一大坨,强行把它分成几小撮其实很没必要的。。。一方面我们可以肉眼直接看下上面那个二维的散点图,直观感觉下是否适合聚类;另一方面也有量化的做法,比如可以借鉴随机森林自带的一些属性,将原始样本乱序重排后,看看我随机造出的一堆样本跟原来的样本是否能很好的做分类区分。综上发现,还是有必要做一下的选择聚类算法其实也需要考究下,针对不同的样本分布类型,应该选用不同的聚类算法。因为每个算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这里尝试了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你心中的三国是什么样的呢?

铲屎大将军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小红书让我迷惘,写书让我自信 (18人喜欢)
- 致我的小食堂:那种陌生人间的熟悉感 (15人喜欢)
- AI写不出来的,才是好书 (11人喜欢)
- 2024于我,是无畏、自信、真诚、煎熬并存的一年吧 (4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