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武大的阳光下
(2012年5月)
走进名校,仿佛进了一座大森林,高大的树木林立在路的两旁。沿着那条长长的路看去,竟遮蔽了整个天空,那满是梧桐叶的路上,偶尔有几群人经过,树旁边的运动场上不时传来的欢呼声,让这个看似沉睡的古堡静不下来……
不知怎么的,进了这校园,心也仿佛变得沉重了不少,却寻不出个究竟,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这园里,想着到底是什么吸引着这么一群人呢?古致的校园,合上双目似乎可以嗅到空气中那淡淡的清香,以及一股顽强不息的生命力…就像圣徒的朝拜一样,那份虔诚的心,慢慢滋生起来。那份神圣感,让我不知所然,不知道自己一下子闯到了那里,而它是否又能接纳我这个不速之客呢?
走在校园里是看不到城堡外的如火荼蘼,即使外面阳光明媚,格调高远,在这郁郁佳城里,也许你会发现,没有阳光的世界,只剩下盘根错落的苍郁暗影,恍如隔世,宁澈静谧。然而久了,嗅不到阳光的味道,也是种遗憾。
偶尔有星星点点的光透着层层木叶如清水芙蓉般遗落在路上,路上虽不只我一个人,伸出手慢步着,也觉得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一刻的我,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悠悠的行走着,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好像到了校园的一角,也不知一路上自己都想了些什么。绕着四周看了看,远远的发现大片大片的阳光静静地泻下来,似乎很是青睐这个地方,待我走近些,却是一番难得一见的景致。
我小心的窥探着这个不属于我的世界,突然意识到其实是阳光牵着我走到这儿的。觅到这如瀑布般的阳光,前面的视野也就豁然开阔了些,原来这不是角落处。待“峰回路转”时,似乎有着亭台楼阁在树的尽头翘首以待。慢慢靠近,在一株弧形的叫不出名字的树下,一条曲折迂回的石桥错落有致的搭在一个不大的池塘上,桥延伸的方向也是阳光遗落的方向。在迂回的石桥中央有着一个亭台,远远看去还很精致,依着围栏看,岁月的沧桑历历在目,仿佛它正讲诉着一个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样想着,远远地看到亭台的柱子后有位老者蹲坐在石墩上,背靠着石柱,以为老人在那里闭目养神,享受着独特的大好阳光。待我再靠近些,却发现,原来,老人手里还持着一杆鱼竿,泰然自若。顿时很是羡慕老者,老人真的很是享受,不仅沐浴了阳光,还抓住了生活的情趣,这样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羡煞旁人的一幕,让我有些不敢再继续靠近,害怕再走近些就打扰到老人了,就会吵醒这个沉醉的梦。于是停下脚步,静静的倚在石墩上。看着眼前这一切,就像在梦与现实的边缘。享受着这温暖的阳光,时而盯着老人,时而瞪大眼睛盯着那在水中沉浮的鱼鳔。看着老人时很是平静,可当转向那水中鱼鳔时,心却随着它一起沉浮,次数多了,内心的波澜也越来越大,于是再次看向老人没那么平静了,开始急躁起来,想着老人怎么还不提竿啊。但老人一直那么姿态,很是从容,满脸的平静,而我的情绪确如此波动。于是明白,只是个局外人的我,怎能入戏太深呢?老人,自该有他的垂钓方法,而我那心态又怎适合垂钓呢。是啊,我们得学着默默看着身边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没有串场,没有龙套,并且不能入戏太深,我们能做只是当帷幕拉下来的那一刻,用掌声送上真挚的祝福后,从此以陌生人的姿态观看,淡定从容的过好自己的生活,走好自己的路。
在看钓鱼和人的同时,又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不知是我反应过慢还是她们太不起眼了,在那池塘里,竟还安详的躺着半池残荷,枯萎得已接近水平。稍微端平了往日那泠然的傲气。那又是岁月驶过的痕迹,看着这残荷,我想到了莲,莲的高洁淡雅,不卑不亢。而对于这残荷,我似乎只记得那么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但还是不怎么理解。最近看了几个关于莲的故事,其实一直不大懂她,只会用那几个词形容她,不敢靠近她,只自觉太过于肤浅。但这次的邂逅,让浅显的我,不得记叙些什么……
第一个关于莲的故事,是读安妮宝贝的《莲花》。起初,很不懂她为什么要以莲花来命题,而通篇似乎没有多少涉及莲的,这莲到底与故事有着怎样的联结,愚笨的我怎么也想不通。待越读越深时,我竟发现自己无法释怀了,无法将它放下。越来越喜欢故事中的那个叫内河的女孩,那个从来不退缩,不逃避,只是一个劲的前行,纵使全世界都不理解她,她也不愿欺骗自己,她要把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展示给世界,就像莲一样。纵使生长在如此污浊的泥土里,也要开出最圣洁的花,也要傲立的成长下去。又有点像阳光,不管在怎样的地方穿梭,它都会一如既往的保持着那份纯洁。而内河处之于这世界,就像那么一株可敬又可贵地莲,和那执着的阳光。
而看到的第二个关于莲的故事,却似乎有着同第一个一样的带着淡淡的悲伤。无意看到一本书——《花田半亩》,很好听的名字。书的封面是浅浅的蓝,随手翻看,书的里面间歇的穿插着一些素描式的莲与荷,看着很是喜爱,于是停下来,认真的的读着上面的文字。知晓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田维的和我们有着一般年纪的女孩,书中还有几张她的相片,微笑着,开起来很甜美很可爱。她说“在我的右眼下有一颗痣。那是一颗会让人流泪的痣。如果可以,让我的右眼去流泪吧。另一只眼睛,让她拥有明媚与微笑。”于是我记住了那个女孩,那个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一刻也不停下来,记录生活,熟悉世界,用微笑代替泪水的女孩,以及在大片大片的莲花上绽放的铅字。她说她爱龙胆花,她用“忧郁,沉默,孤独,神伤,惹人,安静,开放,凋零,没有芬芳”来形容龙胆,她亦说她喜爱莲,但还没来及为她写下只言片语,还没来得及告诉世人原因,就匆忙离去了。其实,她不用告诉世人原因,我想看过她的书的人,都应该知道的。她自己其实就是那盛开在这个世界的一朵莲……
今天又看到了与莲相关的,那半池残荷,竟让我想到了那两个女孩,两朵遗世独立的莲。面对着半池残荷,本应该像荷一样衰而不伤的,可怎奈想到世间少了那两朵莲,让她们走得如此之早?无奈,怎么没有人再续她们的路?
阳光越来越倾斜了,太阳也要回家了。不知道呆了多久,也不知都想到的是些什么,似乎,我也该回家了。其实,真的很喜欢,但仅仅只是喜欢而已,那是浅显的自己永远达不到的境界,但又不得不为她们写点什么。
我不想离开这地方,但终究还是得离开。也许我还是不太清楚到底是这个校园的什么吸引着我,但我知道,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它会为我们指路,如果有天连我们的心都欺骗了自己,那么还有什么不能欺骗我们呢?做不了像莲一样的女子,但我仍会做好我自己。
是时候离开了,我没有回头,毕竟她不属于我,而我只是一不小心闯进了那个不属于我的殿堂,像迷路的羔羊一般……请原谅我的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