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
查看话题 >我决定热爱生活
前些日子,新闻报道里出现了一艘又一艘令人害怕的“恐怖游轮”,每一艘都伴随着若干不幸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其比例之高足以令无数人放弃游轮旅行的冲动。当游轮开足马力漂荡在公海上时,它确实像极了一个独立王国,深入其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抛开疫情背景,游轮旅行确实给我带来过一次对生活的热爱。
2018年9月8日21点,成都双流,回家。
伴随着CA404航班摩擦地面时发出的巨大声响,我知道自己要继续成电的校园生活了。通常来讲,“404”的威力对于像我这样头脑简单的工科男来讲,不亚于基督徒所避讳的“13”,因为它意味着——因为某种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个曾经很重要的东西“被”消失了。但这一次,刚刚结束的12天神奇旅程并没有和飞机尾气一样被丢在空中,而是被大脑美颜之后放在了记忆里,永久保存。
这次旅行所乘坐的 “皇家加勒比·海洋航行者号”始发于香港启德码头,途经越南芽庄与胡志明、泰国曼谷,最终停留在新加坡。旅行费用是新尚集团唐立新先生提供的,我用了不到40刀在游轮上生存了12天,还顺便过了个生日……

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在公海上坐这么长时间的游轮(其实这是第一次坐游轮……)。人嘛,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想炫耀什么。前些日子,我在朋友圈里疯狂地盗图、打卡、晒定位中,不避讳的暴露了自己那颗贫穷而又不又想撒野的心。借着反思自己无耻行径的机会,我也小记一下这次“游学”。
01 翻
听说我要坐船参加俱乐部年会,好友要求我在走之前务必陪她看一场电影。想想彼此之间这么深刻的情谊,以及即将要分别将近2周时间,我就装作满是不舍的样子答应了。
于是,她拉着我去咖啡馆看了《泰坦尼克号》……当看到那么庞大的游轮撞向冰山的那一刹,我觉得我和她之间的友情小船也说翻就翻了。可我毕竟是个善良的人,看着她最后好像认真哭泣的样子,又不得不表现出男人的担当来安慰她,尽管我内心已经瑟瑟发抖了。
也许是她真的觉得在这么伤心的分别时刻,不该选择这样一部悲伤的电影让我陪她看。于是她又说,“我们不如去电影院看一部喜剧吧?”“好……”没错,她带我去看了黄渤导演的处女座《一出好戏》……
坐在屏幕前等待捕捉笑点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很奇怪——咦,怎么这部电影的剧情里面也是参加一场年会?咦,他们怎么也是选择在年会度假?咦,他们怎么也是坐着船去?咦……果然翻了!
听着她在一旁时不时发出的笑声,我觉得自己像个傻子,逐渐落入她的连环圈套。电影落幕时,我脑子里满是即将要登上的“海洋航行者号”以及“翻”……摸着自己的胳膊,向来勇敢的我不知道怎么会“抖”得这么厉害,最后我是扶着她走出电影院的。
冥冥之中,皆是天意吧。
02 船
一旦开启旅途,便会忘掉一切所谓的烦恼——无论是手边未竟的工作,还是早起赶飞机的疲乏。虽然过程充满波折,内心也满是对游轮这种庞然大物的恐惧,不过我最后还是顺利登上了这个被我误以为是火车站的“海洋航行者号”。
没想到,上船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安全逃生演习,一下子把我即将要忘掉的“翻船”恐惧又唤醒了。演习确实很重要,邮轮最大的潜在灾难是火灾,如果真的有遇到危险,如果不能有序撤离,一定会酿成惨烈的悲剧。我和同舍的师兄们在游轮工作人员的指挥下,赶到了我们的逃生集合地点,这时已经有不少人站好队了。当我看到年迈老人拄着拐杖,一脸严肃的表情时,体会到了一种庄严感——满是对生命的敬重。恍惚间,我好像也看到了一对“Jack”和“Rose”,不禁迅速摇头,告诉自己是饿晕了。
船上的餐食选择在一开始看来还是相当丰富的。位于11楼的帆船自助餐厅里面是各式各样的的西餐、东南亚餐食、水果与糕点,琳琅满目。我很少吃西餐,但是面对各式各样的精美菜品,我还是忍不住要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刀子,跟师兄们一起吃起了牛排。同行的“游轮老司机”翔哥说,“照今天这个吃法,下船的时候肯定得胖上10斤……”帆船自助餐厅不光是餐食丰富、随便取用,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在这里找到看海景的绝佳位置。
除了自助餐外,还有3楼的蓝宝石正餐厅。正餐厅装饰华丽,按号入座,井然有序。餐厅里面随处可见穿着正装用餐的欧美人。餐厅有专职的侍者来为我们餐客服务——一个漂亮的中国小姐姐负责倒水,一个可爱的菲律宾大叔负责点菜上餐。我们可以根据喜好随意搭配“开胃菜+主食+餐后小点”。第一天,看着正餐厅全英文的菜单,我的内心充满了绝望,又不知道如何跟大叔要一份中文菜单。为了不显得尴尬,我就微笑着对大叔说“I’d like the same ones.”就当我以为一切都很有逼格的时候,低头发现了自己穿的拖鞋和大裤衩……对了,在正餐厅,翔哥还用亲身实践的方式给我上了一堂叫做《如何撩姑娘》的必修课。

“航洋航行者号”所经过的大部分地区是公海,所以一旦游轮开动起来,我们的手机搜索不到任何国家的信号——想要在船上使用网络,就必须购买船方提供的WiFi——18美金/天*8=144美金=1008元人民币,大约是我所使用电话卡3年的套餐费。因此,我选择失联。
失联意味着,除非提前约好时间,否则在船上的一切见面都顺天意,靠随缘;就像是佛系生活的开始。最初,没有网络对于我这种“手机没电就会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是种折磨。当然,现在想来,失联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度假,本就该抛却一切烦恼,不和原来生活状态下七七八八的琐事有任何联系。
我不由想起来原来的自己——总想找一段特殊的时间和一个远离一切喧嚣的特殊地点,认真地生活或者学习,可总是苦苦找不到。当我坐在甲板休闲聊天区静静看书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错了。我总是把外界的喧嚣当作自己不能专注的原因,却从来不去认真思考“闹中取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即使是家里,或者是空无一人的宿舍,我也很容易被手机打断工作节奏。这些原本很理想、很安静的工作环境总是能被我变成让自己懒散的温床。所谓自由,所谓高效,也许都是从超高强度的自律开始的吧。
师兄们第一眼看到我们的内舱房时,表情和我是一样惊愕的——四个男生睡一张双人床?画面美好到不敢想象……一个口语同样不好的侍者和我们手脚并用的说英文交流——“four people”、“four beds”……终于,他帮我们把床调整成了火车软卧的模样……
没有网络,我和师兄们不能愉快地开黑。因此,目光所至的一切东西都变得可玩了起来……我们在房间里面看到了一个小门,用尽力气也打不开,于是我就玩起了门把手。我刚刚停手,就看见门把手自己动了起来,还从门的那边传来了一句“天王盖地虎”。搞了半天,这原来是连通我们和隔壁宿舍的门。“用门把手问候彼此”也成了我们两个宿舍每天晚上的保留节目。
第一晚,游轮在航行中好像遇到了大风浪,实在摇晃得厉害——摇得我胃里面翻江倒海,就像高原反应一样。那一刻,呼啸的海浪就像在趴在我的耳边歌唱,“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哗——”
呵,万恶的资本主义!
03 耍
漂在公海上的“海洋航行者号”以35海里每小时的速度稳健行驶,就像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共产主义王国。在这个无他的独立王国里,我们不需要担心会有不愉快的经历发生,就像坐飞机不用担心会有小偷一样——每人都面带微笑,想要的只是享受一个完美的度假,不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无所事事的闲人而浪费美好时光。
微笑是船上的通用货币,餐食随手可取,一声“Thank you”便是需要提供给服务人员的全部,在船上和各路大神级别的师兄师姐谈笑风生(chī hē wán lè),断网失联仿佛也变成了一种额外的馈赠。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我们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就仿佛看到了各种不同的风景。上船便处在一个欧美文化为主的生活里——听百老汇式的歌剧,吃非常助肥的西餐,说手脚并用的英语;下船便是扑面而来的东南亚气息——晒马力十足的日光,挤人满为患的景区,听讨价还价的中文;望向游轮之外——蓝茫茫的世界里只有云彩和海浪这两处白色做点缀,它们纵容着我们的横冲直撞,任由船长指挥方向。

我最喜欢风,于是经常去游轮的甲板上玩耍,独自一人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海风从四面八方乱七八糟地刮来,她一点都不像《军港之夜》里说的那样温柔。我根本招架不住她,只得任由她在我的脸颊、在臂膀,在每一寸没有被衣服遮蔽的肌肤上放肆,留下一层咸湿而均匀的痕迹。站在风中,极目远望——我发现地平线竟然是弯的。游轮的四周也孑然无物,我第一次体会到“泛一叶之扁舟,渺沧海之一粟”的孤独感。
甲板周边有不少躺在沙滩椅上晒日光浴的欧美人,长者居多。他们不在乎年龄,自信的穿着比基尼,手持一部kindle或者捧着一本书,静静地看着。时而拿起旁边的果汁小酌一口,又或是跟旁边的爱人聊上几句。那一刻,我是羡慕的。我脑子中所能想到的形容词全是长辈们爱用的微信昵称——“岁月静好”、“人生如茶”、“知足常乐”…… 这俨然是一部名叫《热爱生活》的教科书。

与追求其乐融融、子孙满堂式快乐的中国老人相比,不少欧美老人更喜欢和爱人一起旅行、度假,真正享受一种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这两种不同追求的老年生活谈不上孰优孰劣,不过我还是更憧憬这种浪漫的老年生活。
攀岩、冲浪、游泳、健身、高尔夫、篮球、演出、美食、画廊、赌场、酒吧、KTV、图书馆、购物街……各种娱乐方式给我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虽然懊恼于不能来几局酣畅淋漓的麻将,但我还是找到了自己的最爱——泡澡。喊上师兄,拿上泳裤,说走就走。幸运的时候,还能碰上几个认识的老师;彼此莞尔一笑,一起泡在浴汤里摆龙门阵。

我一直很好奇师兄为什么喊我去那么高的楼层聊天,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便真相大白了——正和我谈论生死的学长突然跑进舞池中央,像个刚长出四肢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他站立的队伍野蛮生长,无需呼朋引伴,舞池之内,见者有份,人人有责。渐渐地,一颗硕大的旋转棒棒糖赫然呈现在舞池中央,学长学姐们暂时忘记学术会议上的严谨与刻板,合着音乐不断摇晃,即使同手同脚也全然不会顾忌,就好像我会装作没看到一样。

那一刻,我觉得他们才是真实的自己,一个无需顾忌大家眼光与导师脸色的自己。我不禁想起了参加摄影组活动时认识的俊俊——年会上,他所在的京英汇分部表演的“抖肩舞”可让我笑惨了。(链接直达抖肩舞推送:京英汇·抖肩舞)一脸正经严肃的表情与一身不正经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再配上四川话说出的rap,就酿成了这出“现场笑果悲惨”的喜剧。这几位学长平日里都是国科大和清华校园里认真科研的“正经人”。
也许,真正的学霸都是科研、娱乐和生活都兼顾的乐天派吧。
04 人
度假其实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但是,如果有一群很棒的人待在一起,度假就会变得很不一样。旅途中,最美的风景当然还是人嘛。
我不曾有过爱情,甚至从不相信自己会遇见爱情,可是伴随着人类一同进化至今的爱情毕竟还是有魔力的。上一次向往爱情,还是在一个人去逛宜家的时候。这一次,我更加相信爱情了。
我认识了相识于游轮、随时能脱单的一对学长学姐;也见到了一对嘻嘻哈哈、享受小确幸的研究生情侣;在年会看到了举办集体婚礼、正在度蜜月的新婚夫妇;在午餐中偶遇了一对相敬如宾、温文尔雅的西南财大教授夫妇;在越南的散客游中结识了一对互拍游客照、相互逗乐的川大老教师;在欧美人簇拥的酒吧里,我看到一对满头银丝的夫妻,他们身着一丝不苟的礼服,双手相牵,伴着音乐轻轻挪动脚步;时而嘴角上扬,让岁月留在脸上的皱纹与他们同舞;时而深情相望,眉眼间传递的是这一辈子都没说完的爱。

每一次刚要怀疑爱情,四面八方砸来的狗粮就把我喂个胀肚。我倒也乐此不疲,一边装傻充愣地逗小姐姐笑,一边默默记下她们的微信号。也许在某个特殊时刻,我的那个TA也会驾着七彩祥云精心地制造一场美丽的邂逅吧。
同样感喟于这次旅行的神奇,让我体会了一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感觉。
这次俱乐部年会有14所高校和2所中学里900名唐奖(“唐立新奖学金”或“唐立新奖教金”)得主参与,团队里任何一个人都是藏龙卧虎的精英,每个人都或许在各自的领域里搞过大新闻。临铺的罗博士刚刚发了一篇影响因子30+的论文,这几天我帮他拍了不少可以放在新闻里的游客照;隔壁房间的飞哥几个月前还被官微用“成电体”点名了——《拿下斯坦福全额奖学金博士名额,这个成电研究生用实力诠释了优秀!》……
对师兄师姐的崇敬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相形见绌。本以为快要爬到了山上,结果一抬头却猛然发现,自己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过去一年,我浪荡不羁,被一点点的小成绩搞得“飘飘乎如冯虚御风”,实在愚蠢。
我本以为可以把优秀师兄师姐交往当作一种炫耀资本,就像很多人旅行只是为了发朋友圈一样。当我真正的安静下来,仔细去参与一场或激情澎湃或真实坦诚的分享会时,只有羞耻与渺小感挂在脸上,在无止境的前进之路和无上界的智识之海中,我永远都是孩子。
在众多分享交流会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是我们“成电菁英”分部的大团聚。各个分部那些曾经的成电人都悉数回归,呈现出一个“五代同堂”的画面。作为最小的一辈,我见到了许多曾经只是听说过的人,听他们分享着自己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在场的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在进行心碰心的交流。
我曾经以为很难在一所工科型院校里面找到一个有归属感的圈子,但当我真的努力进入这个叫做“成电菁英”的圈子后,之前的一切偏见都被证伪。想想也真是奇妙,无论在哪里,只要听到“成电”两个字,几个可能素未蒙面的人都会迅速建立起信任关系——一声“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会完全消解了建立陌生人间信任的全部成本,然后就是不绕圈子、直击主题的对话。
当你真心实意的给出一份坦诚时,你收获的就一定是一个同样坦诚待你的圈子。如果你对所处的圈子不满意,就先试着改变自己,踮起脚尖。
05 感
《黄金时代》讲——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再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9月5日,在游轮上的最后一天,恰好是我21岁的生日。
这天晚上,为我们精心准备餐食的服务人员合唱了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来和我们告别。餐厅经理给我送上了一小块插上蜡烛的蛋糕,带着那位中国小姐姐和菲律宾的大叔一起唱了《Happy Birthday to You》。这个独特而美丽的生日,成为了我一生的黄金时代的开场。是啊,我也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谁都锤不了我。
那位中国小姐姐说,“许个愿望吧!”
我闭上眼,脑子里迅速闪过了这些天的一帧帧画面,最后定格在脑海中的是这个共产主义理想王国 “海洋航行者号”的全景图——
这个独立王国里面啊,既有男人,也有女人;既有黄种人、白种人,也有黑人;既有说中文的,也有讲英文的;既有异性恋,也有LGBTQ;既有精神矍铄的长者,也有无忌纯真的孩童;既有发质浓密者,也有头顶抱歉者;既有身宽体胖者,也有窈窕如针者;既有基督信徒、伊斯兰信徒,也有无神论者;既有贫穷者,也有富人;既有蔬菜沙拉,也有老干妈。
我想起了John Lennon的那首《Imagine》——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it isn’t hard to do.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andno religion, too.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there’s nopossessions, and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 A brotherhood of man, all thepeople sharing the world. 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but I am not the onlyone. I hope someday you wi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想象有一天没有了国家,试想便知这并不难。没有谋杀或牺牲,也没有宗教。想象所有人都活在和平中,没有财产,不再贪求或饥饿。所有人情同手足,一起共享世界。你可以说我爱幻想,但我并非唯一怀有如此期待的人。希望有天你能懂得,这样世界就能一家亲。)
当然,我知道,当今世界还是属于少数人的。毕竟,所有的一尘不染背后,都必定会有一块藏污纳垢的抹布和一双禁止怕脏的手。否则,我们又该如何解释船上有游客与服务人员的区分呢?但我所接受的教育告诉我,实现共产应该是一种高尚的奋斗目标。也许正是因为现在还不够好,所以才需要千千万万个“我”去奋斗。
这种奋斗生活注定不容易。生活有很多种,像极了这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就有很多路,有些路难走,走在上面的人少,大家便谎称那不是路;渐渐地,也真的忘记了那些路。
有种幸福叫做知道明天该做什么,所以我决定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