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期货品种的选择?用波动率试试!(4)
上一篇文章我们讨论了标准差变化和行情的关系。从这个现象上,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特征:
- 行情进入单边趋势的时候,通常标准差是呈发散状态的(即数值持续变大);
- 标准差收敛到很小的时候,行情通常处于一种持续震荡状态;
- 标准差收敛的过程中,行情的走势呈现复杂性。
我们还用上一篇的图来看:

有了以上特征之后,我们就可以做出进一步的基础假设了:
- 行情的趋势特性有延续性;
- 尽管趋势有延续性,但同样存在“巨变”的可能;
我曾经回答过一个问题,即市场上有什么客观规律。我的看法是:
宏观上,市场总是在趋势与回归两种状态中循环,就像阴阳鱼一样。
微观上,行情倾向于本身走势的延续。
简单说,就是行情处于一种趋势中时,趋势通常会延续一段时间。但这种延续不会无穷无尽的持续下去,而是在某种特殊因素的刺激下,会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趋势。我们看上图即可发现这种情况。在第一个紫色的框对应的震荡趋势中。行情持续的小幅波动维持了较长的时间。直到第一个篮筐,价格出现向上突破。原有的震荡趋势被打破,新的单边趋势开始出现。这个规律就可以被我们利用了!!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量去捕捉大的价格波动。那么当波动率维持在低位的时候,表明市场处于震荡趋势之中。这个时候,配合“微观上,行情倾向于本身走势的延续”的特性。指望马上赚大钱就不是很现实的了。但是,这个时候也是在宏观上酝酿新趋势的时候。尽管,新的趋势只有两种可能(不是上涨就是下跌)。我们有希望去吃到更大的差价。打个比方,就是虽然在波动率很低的震荡趋势中,持仓处于黑暗期,但它是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的。我们在选择品种的时候,第一种选择的方式,就是找到这种“波动率”水平到达下阈值,并且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品种。虽然行情在什么时候才打破原有的震荡趋势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对这种品种寄予期望还是有价值的。另一种选择品种的方式,就是找“波动率”处于发散期的品种。从上图中,我们看,当波动率从下阈值开始发散的时候。单边趋势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形成。我们依然用我们的那个假设“微观上,行情倾向于本身走势的延续”去操作,就要顺着行情突破原趋势后形成的方向去开仓。这个时期,至少我们不应该逆着行情原有方向去操作,可以给我们减少很多犯错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当“波动率”处于收敛状态时,也就是图中“波动率”为绿色的时候。行情的判断就会倾向于复杂。从原理上讲,“波动率”(即标准差)缩小,表面单边趋势继续延展的动力不足。价格开始向平均价格水平回归。但这种回归是有两分性的,即:①价格主动向均价快速回归(如图中第三个蓝色框后面的情况);②均价主动向价格贴近(如图中第一个蓝色框和第二个紫色框之间的情况)。这种两分性让我们对行情的判断上没有优势。所以,在我们选择品种的时候,最好要避免“波动率”收敛的过程。这段时期的价格运动具有复杂性。好了,关于用“波动率”选择品种就大体介绍到这里。下面留几个问题给大家思考:
- “波动率”收敛到下阈值(即很小)的时候,是否可以用震荡策略操作?
- “波动率”存在下阈值,那是否存在“上阈值”?
- 行情具有不确定性,“波动率”这个工具的缺陷会表现在哪里?
- 在任何时间框架下都可以使用“波动率”这个工具吗?
- 上述的“波动率”是用收盘价计算的,单纯的直接去用合理吗?
上面的几个问题只是简单的列了一下。我想,深入思考“波动率”的朋友应该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祝大家能够有跟深刻的理解。也欢迎大家找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