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尴尬的Z世代边缘
国外疫情渐渐严重,反正书是读不了了,抱着下半年求职的仓皇与焦虑,又奔赴杭州实习。
我也算是实习届的专业户了吧,人力资源,新媒体小编,项目管理,公关,实习记者,社群运营,啥都干过一点。
和我安排在一个宿舍的是98年的小网红妹子,公司里的正式员工我也拿捏不清究竟该怎么称呼,隐隐总觉得他们和我同年,甚至比我更小。
然后,我在各个领域过客似地扫了一圈,他们已经稳扎稳打成了这个行业的小前辈了。
当然,我也知道,有些经历只是需要时间来打磨而已,但我也忍不住重新审视自己浪费的这两年。
因为担心未来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而逃避似地选择留学,因为焦虑求职,又蜻蜓点水似的在各个公司游走。
读研的一年,收获袅袅,让我怀疑学校压根就是为了从中国留学生这里多捞点学费。不断的实习,也只是唬住了自己,简历漂亮却禁不起推敲,纸老虎一样的,一戳就破。
我也安慰自己说,没有什么选择是一种错付,没有一分钟的时间是被浪费的。
但时间也许都用来填补原本我不想用来填补的所谓焦虑,所谓逃避。
世界的变化也是瞬息之间,当薇娅直播间都在买火箭了,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世界,实打实发生在我周围。
所有的商家把营销目标对准Z世代,瞄准一个个在抖音,快手,B站之后的新鲜脑袋。
当我费力想要去了解这些‘新’玩意的时候,我就已经“过时”了。
在最追赶潮流的行业里当一个过时的人是不可能的,追上去也很累。
新的潮流里,充斥了太多冲突我三观的东西
千篇一律的抓耳口水歌,滥用故障风滤镜的短视频。
快餐一样的娱乐当然也能充饥,也许又是还挺美味
但我总怀疑它的营养价值。
就像爸妈那一代看我们,现在我也成了老古板的一代。
被落下地无知无觉,时间也真是太残酷了。
为什么我觉得世界发展的速度远快过我变老的速度。
看,我还没老,世界却变得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