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一天变成了48小时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西游记》

01
时间的诡异相对论
对于时间,我有各种奇怪的体验,相信你也有同样的感觉。
为什么每次去一个地方,总感觉回来比去的时候时间过得更快?
为什么出去旅游总感觉比宅在家里时间过得慢?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大,感觉时间过得更快?
多么熟悉的生活体验,今天脑洞大开,到底为什么啊?
一说到时间的秘密,人们不免会想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尤其是他的时间膨胀效应理论。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膨胀效应?
打个比方,A在一列运行的火车上,观测一束光从火车的一端射向另一端的时间T1,和在火车外地面上静止的B同时观测这一束光从火车的一端射向另一端的时间T2,是不一样的。
T1=火车长度/光速C
T2=(火车运行的距离+火车的长度)/光速C
这里说明一下,光速C是恒定不变的。
因此,得出结论T1<T2,也就是在B的眼里,A的时间变慢了;而在A的眼里,B的时间也变慢了。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测量跟我们存在相对运动的钟表所表明的时间比和我们相对静止的钟表表明的时间要慢。
这就是时间膨胀效应。
不是太容易理解,但是物理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

《西游记》中描写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凡是从天上下界为妖的神仙,都是这种情况,在人间成为妖怪危害人间。唐僧师徒经过,孙悟空与妖怪打斗,妖怪有宝贝,孙悟空打不过就去搬救兵。来到天庭一看,原来是某个神仙或者神仙的坐骑下凡人间,已经好几天了。
其实,就是说的时间膨胀效应,只是奇怪那个时候人们就已经知道这个理论了吗?
说了这么多,言归正传,这毕竟跟我们的生活关系似乎不大,那我们生活里的时间是怎么回事呢?
02
我们的大脑
是如何感知时间的
让我感觉最明显的时间诡异的是,我发现人一上30岁,时间的脚步真的变的飞快,让我有一种真正人生短短几十载的悲哀感。
那为什么呢?
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者阿德里安·贝扬(Adrian Bejan)认为,实际时间和我们的“心理时间”之间的差异,是导致我们年龄越大感到时间过得越快的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老化,大脑同样老化,电信号传输速度变慢,意味着大脑处理心理图像的速度变慢。心理图像指人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描绘。
贝杨说,这样解释的证据在于婴幼儿眼动频率高于成年人。婴幼儿大脑处理图像的速度比成年人快,因而眼动更频繁,以期获得更多信息。
贝杨认为,同样时长内,上年纪的人所看图像较少,因而感觉时光流逝较快。贝让说:“年轻时感觉日子更长是因为年轻人的大脑一天接收的图像比他年老时多。”
“当我们感知到眼前的图像发生变化时,人类的大脑才会感知到时间在变化。”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水在流,鸟儿在飞,人在走等物体变化的景象时,我们的大脑才感知到时间在流逝。如果我们处在一个空无一物的空间里,我们是很难感知到之间在变的.

但是,仔细想来,也不完全是这样。
我对自己的感觉是,25岁到30岁的时光还是明显感觉比30岁到35岁的时光慢了太多,但是你不能说短短几年,大脑有如此大的退化吧?
还有一种理论,我觉得很有道理。
当你第一次体验事物时,你的大脑需要记忆处理很多细节,时间就显得长,而当事物对你来讲不再新鲜时,时间就过得很快.
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路却似乎要短得多.
原因是,去时走这段路对你来讲是崭新的经历,景象路标都是你第一次体验,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事物进行处理记忆,时间就显得过得很慢,路似乎挺长.
回来时,景象路标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就似乎短了很多.
人生也一样,当我们是孩童时,几乎每天都要学习体验新东西,时间过得就很慢,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生活经历的增加,我们生活里的新东西新事物越来越少,时间也就过得越来越快.
03
如何让时间慢下来
然后呢?
我们知道了背后的逻辑,又能做什么呢?
让我们回到时间膨胀效应这个实验方法上,时间膨胀效应的特点是只有观测者眼里时间是变慢了,所以我们假设你自己就是那个观测者,然后想办法让自己感觉自己的时间变慢了,不是就可以有更好的人生体验了吗?
让我脑洞再开一点,想象力再丰富一点。
问题是时间膨胀效应,B观测的是A,不是自己本身,B可以感觉到A的时间变慢了,但是无法感觉自己的时间变慢了,因为自己相对于自己永远是相对静止的。
那利用时间膨胀效应到底有没有办法让我们自己感觉自己的时间变慢了呢?
答案显然是不可能。

所以,我们只有第二个办法,试试阿德里安.贝杨说的理论———我们的大脑只有感觉到图像信息的变化,刺激,才能感知时间的变化,而假如我们睡着,就无法感知时间的变化,时间也就在我们的感知里变的跳跃性的快。
同时,我们只有接触新鲜事物,才能让图像更长时间地停留在我们的大脑里,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处理这些新的信息。
从而,让我们自我感觉时间真的慢下来了。
那么,如果我们给大脑输入更多的新信息,额外的处理时间会让我们觉得时间过得更慢。假设感知是真实的,我们就能有效地延长我们的寿命。这是多么奇妙?
那到底要如何去在我们的生活中实现呢?
答案就是:尽可能接触新的信息,尽可能让大脑创造新的信息。
假如我们在工作,那我们就可以试图换一下工作环境,换一条去上班的路线,哪怕是路上换一家饭馆买早点,或者业余时间去摆个地毯。。。
假如你是个大学生,尽早交一个女朋友,等暑假来临就来一次收走就走的旅行,参加各种社团。。。都可以让时间慢下来。
假如你是个家庭主妇,那是不是没办法了?只能眼睁睁让自己的生命如此低效?当然不是,只要你想你就总有办法,没事改变一下家具摆设,换一块新的桌布,多认识一个小区的辣妈,多学一道炒菜,等等。
关于时间的感知,最重要的是你的大脑再一次体验中积累了多少新的信息,变成了多少日后的回忆,越是深刻,越是感觉时间的高效。
所以,不断学习新的事物,创造新的体验,才是高效的生命,实际你的生命时间是没有拉长的,但是你的生命长度是真的拉长了很多,如下图:

然后 ,还有一个结论就是:多做一些事情,一点都不吃亏,多走的那些冤枉路,也不要耿耿于怀了,那都是生命的经历,从另一个方面这些多少都让你的生命长度更加延长了。
写到这里,我决定出去走走,努力让我的今天变成48小时。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