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智能化的现状
1.智能化或者说“智慧”化,就是这些年兴起的概念,跟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名词息息相关,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深度学习、区块链等等,这些名词也许对IT内部专业人士来说已经不再新鲜,但是对于一般企业财务人员来说,这依旧是一个新潮且高深莫测的概念。说这些是为了表达一个概念,财务智能化的财务群众基础并不好,有眼界且懂行的财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2.也有不少有眼界且懂行的财务人员,但是他们所在的公司领导或者体制限制了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说到底,搞信息化也是很烧钱的,一个小小的公司,弄个进销存软件(大量免费单机版)和财务系统,已经足够,次次杀鸡用牛刀也不是可取的,凡是讲个性价比,钱是有限的,技术嘛实用就行。说这些呢,又是为了表达,信息化也要注重实际情况,不是盲目图大图新,图高级。
3.智能这个和人工智能的区别,看到智能就想到人工智能,那是缩小了智能的范畴,举个例子,原本会计做凭证,手工录入,现在一个会编程的财务人员,用VBA在EXCEL里面写了几个if把原始表格附件自动排版成了凭证模板导入财务系统,对于一些几百行分录的凭证,大概可以节约十几分钟的工作量还正确率高,那请问这算不算智能化?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会计你能帮他解决实际问题,实实在在用电脑技术解决困难,这个程序就很智能,反之你给他一个高大上的成品软件,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他不会觉得智能甚至嫌弃抵制。
4.智能不是躺着管理,管理的智能基于管理的方式,一切智能化管理软件,核心仍旧是现实的管理方式和理念,试想,一个连自家仓库有多少货物,怎么发货,怎么管货都搞不清的单位,如何去用一个管理软件实现智能?只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实施在计算机中,使之“智能化”,提高这种理念的管理效果和管控能力,才是正道。说这些,是为了说明,现有管理,再有管理智能化,智能化软件不能取代管理理念。当然有些智能化系统,有反向助推企业管理升级的作用,但是正如你叫不醒装睡的人,盲目期待智能软件的,不就是懒得自己摸索管理,寻求出路的人么?
5.最后针对题目里说的大多数工作被智能化代替的问题,具体也可以参考我另一篇回答。这里还是提一下,大多数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被智能化替代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只要基础数据需要由人取得,那就不能被取代,智能化取代的是部分数据的初加工,真正慌张的应该是这一类人:
审核单据填写规范性的人员,很大可能会被软件取代,这些人的工作特征是:发票查伪,单据要素查漏(即看报销单填的全不全,格式对不对,所有签字到位不到位),登记报销台账等。
看到吗,这归纳来看,就是非创造性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别人做好的事情你再看一遍,且可以说与财务本身的交集也不大,勉强是归入财务真实性要求的范畴内,已经有不少软件可以批量处理此类业务。反倒是出纳看似工作要求不高,但是却反而不易被代替。所以我想说一下,被不被替代不是看工作难不难、而是看是否有独立创造,如果只是复核简单要素,那就会被替代。同样是审核,审核合同及发现风险,就不会被替代,因为他有自己的创造。
短期内,不存在所谓智能化代替财务人员的说法,智能化目前对财务人员仍旧是推动作用而不是限制作用,也不会说因为智能化普及阶段造成财务人员的岗位大量减少的情况,不必要恐慌,但是也要时刻关注形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