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太平县志》:沿革与疆境
来自:太平县志卷之一 地舆志上
地舆志何?志职方也,夫既有方矣。斯有沿革疆境,斯有分野,斯有山川,然凡职之者之为也。是故聚,斯有坊市宣,斯有乡都济之,斯有津梁利之,斯有水利风焉。以风习焉。以俗斯有风俗,乃次第叙之。作地舆志第一。
沿革
太平,故黄岩县南壤。其在《禹贡》为扬州之域,荒服之地。
自夏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号为于越。而此地在其南鄙。历商至周,皆属于越。战国时,越为楚所并,乃遂属楚。秦灭楚,郡县天下,为闽中郡。
汉兴,立闽君摇为王,置东瓯国。建元三年,闽越围东瓯。武帝遣兵往救之。东瓯王乃举国徙江淮间。以其地为回浦县,属会稽郡。为东部都尉。光武时,改回浦为章安县。永建四年,析县之东瓯乡,置永宁县。
三国,吴以会稽东部,立临海郡。永宁遂属临海郡。梁改为赤城郡。寻复为临海县。
唐武德间,以临海县置台州。武后天授元年,改永宁为黄岩。宋因之。元改台州为台州路,升黄岩为州。
国朝(明)洪武初,改路为府,黄岩仍为县。成化五年,阮知府勤,奏析黄岩南三乡,管都二十一,置太平县,治太平乡。乡有太平岩,故以名乡,后遂为县名。(成化)十二年,袁知县道,又奏析温之乐清,下山凡六都,以附益之,属台州府,隶浙江东道。
疆境
县治在府城南一百五十里,县境介于台温之间。
广,东西相距七十五里;袤,南北相距八十三里。是为分方之境。
东三十五里,新河城,又五里抵海;西三十五里,石桥,入乐清界抵海;南三十里,隘顽所,又三里抵海;北四十里,小唐岭,又五里,入黄岩界。是为四正之境。
东南五十里,松门卫,抵海;西北四十里,岭店驿,入乐清界;西南七十里,楚门所,抵海。以上俱陆路。东北四十五里,新桥,入黄岩界。此水路也,是为四隅之境。
驿程,北至京师五千一百八里。至南京二千一十三里,至浙江布政司六百七十里。
或曰郡县秦法也,而天下理安何也。曰封建民有常君,固久安长治之道及其敝也擊断自恣冒货黩戎郡县其制在上苟能择守令明黜陟,亦长治之道。然无根据,易动摇。要之武备不可以不讲也。
时有风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1945年中共浙南游击队下海筹饷始末
- 大陈岛流亡者,乱世夹缝中的生存困局(1949-1955) (1人喜欢)
- 陈光裕的1949: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 (2人喜欢)
- 海匪招安 (4人喜欢)
- 探访雁荡八老爷墓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