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最好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查看话题 >当我谈理财时,我谈些什么?
自从知道自己很穷又不喜欢上班后就对怎么变有钱非常感兴趣!
开始前,想先推荐一本理财启蒙读物——《小狗钱钱》,是作者博多·舍费尔原本打算写给孩子们看的(理财)童话故事。但是作者说这本书也是面向程度各异的读者的:
有些人一看到这一类(金钱相关)标题就发憷,根本不敢奢望构筑自己的财富梦想;有些人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没有工夫去打理自己的财产;还有一些人对理财、金钱这个话题或多或少有些反感;剩下的一些人,只需要别人的一个提醒、一个点拨。
不知道你是哪种态度。Anyway,不管你是哪类态度,我要说一句你可能看过无数次的话:理财理的不只是金钱,也是你的生活。是我的经验之谈。
因为理财就像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你能看清你的目标(欲望),你的财务现状、工作现状,你的风险承受能力乃至你的性格特点。
好了,注水的话少说。根据我的个人经历,分享点该怎么做的经验。
01 - 观念、认知、目标
- 观念、认知
其实我身边的大部分同龄人已经有了理财的观念和意识了,只是苦于不知如何入手。其实可以从财商启蒙、提高认知开始。
一方面是正确看待理财这件事,另一方面是知识和方法的储备,小到日常消费、生活,大到基金、股票等专业工具。
具体的方法可以是:
阅读理财入门、金融类的经典书目(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比如《富爸爸 穷爸爸》、《穷查理宝典》、《股票作手回忆录》等;
时间比较充裕,想要进阶系统学习的,推荐一个非常高效的方法——报考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我见过好几个人只是为了提高财商、储备理财知识考这个的。
- 确定目标
理财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计划和目标。这个目标有短期的、中期的,还有人生终极目标。不要小看定目标这个动作,这是一个把模糊的、茫然的未来逐步量化、具化的过程。只有量化后,才能知道如何去一步一步执行、实现。
比如(随便举的例子):
我们的终极目标:财富自由,做一个白日梦想家。
(这个太终极,先放一放。。。
长期目标(10年后):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无需焦虑,个人/小家庭提前实现“中国梦”这种。
中期目标(1-10年):买房、买车、去南极看企鹅这种。
短期目标(1年内):给女朋友换个白色貌美的华为P40 Pro+、去北京工体看场演唱会、带爸妈去旅个游这种。
这些大大小小的目标都需要钱,列完目标记得再预估下大概需要多少钱来实现,这些钱从哪里来,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越具体越好。
这里推荐个支付宝的小功能:余额宝——蚂蚁星愿。
在余额宝界面,点击蚂蚁星愿就进入了许个愿望(偏物质方面,金钱可以实现的),默默写下你的愿望和实现这个愿望的目标金额,以及每周攒下多少钱。这些攒下的钱就会被冻结在余额宝中(每天会有利息)。
然后你就等着可以实现愿望的那一天吧!
当然,如果你不是月光族,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点:每周为愿望攒下的钱最好能在别的地方省下来,比如少喝两杯咖啡,少打一次车,这样更有储蓄的意义。月光族的话,那么恭喜你,这是非常适合你的一个强制储蓄方式!请坚持下去,会有惊喜的!


02-记账,了解自己
- 记账
其实我自己不太喜欢记账。
我从大一独立生活开始,并试着记账了。大一一入学我就意识到以后花多少钱、怎么花都得自己说了算了,心里有点慌,怕一下子把钱花光了这学期就过不下去,就赶紧找了个小本本开始记自己每一笔花销。记了两个月我就放弃了,因为审视完我的账本就知道每天的开支就是早午饭、日常生活用品这种,记来记去都是必须要花的钱。我放弃是因为两个月时间我就知道自己是一个比较克制的人,不会乱花钱,我觉得记账没啥意义。
后来因为穷,我又开始记了几次账,但是结论还是差不多:穷不是因为我乱花了,是因为真的穷啊!
所以,记账这个事我并不推荐每个人都要做。记账是为了知道自己的钱去了哪里,这点没错。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记账,了解自己的消费习惯,看看你是真的穷,还是隐形贫困人口(消费不节制所造成的没有钱。)
如果客观来说你收入还可以,但平时花钱没什么节制;或者你想了解自己的消费习惯,那就需要养成这个习惯。你在记录的时候可能就会开始思考:这手剁的合理吗?
平时支付宝支付用得多的话(我又要推荐支付宝了),有个“记账本”小应用还挺好用,你在支付宝的支出都会自动记录在这里,不用特地再去记一笔,容易遗忘还浪费时间。


- 了解自己
除了了解自己的消费习惯,还要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比如定期复盘自己的主要资金账户、信用卡消费,自己的收入-支出情况,负债-储蓄情况。 给自己做个风险偏好测试,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低、中、高哪个等级。因为不同级别的风险承受能力对应不同的投资理财产品和工具,量化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 如果是三口(或以上)家庭的话,还推荐给自己家庭做个财务分析,比如负债率、储蓄率、应急能力、增值能力等,了解家庭财务状况和抗风险能力。(怎么分析以后可能会开个帖子展开说)
03-学会储蓄
先说个小故事:
养金鹅的故事:一个农夫养了一只金鹅。这只金鹅每天会下一只金蛋,是真的金子做的蛋哦!农夫很高兴。但是这是个贪婪的农夫,没多久他便开始嫌弃金鹅下金蛋的速度太慢了,每天才下一只金蛋。终于,他怒不可遏,把金鹅杀了。本以为可以获得很多的金蛋,而事实是他再也不可能有金蛋了。
虽然故事可能都听过,但你们知道“金鹅”就是我们的本钱,“金蛋”就是那个利息吗?如果你一直都没有养过金鹅,或者你杀掉了你的金鹅,那么你将会一直是个穷光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杀死你的鹅,并且要养肥你的金鹅。
收入多和富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是储蓄让我们变得富有。
财富增长的三驾马车:1、本金储蓄的积累;2、利率的提升;3、时间的积累。这三驾马车加上复利的力量,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了。
怎么储蓄?很多人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其实有很多储蓄的原则和花式储蓄法。什么52周存钱法(每周阶梯递增存钱)、10/50原则(工资的10%,其他收入的50%),还有上面说的支付宝的蚂蚁星愿等,其实就是两个核心:强制+定期。
你就想着你那只金鹅不定期喂食的话就会饿死!然后你就没有了金鹅,就会变成穷光蛋!
再不行,就把存的钱给可靠的第三方(父母、银行定存等)保管吧。
总有一种方法适合你。
04-资产配置
当你有了前三步的基础,就可以开始做一些规划,进行资产的配置和投资组合。 这一步是可以研究一辈子的事,这里先说下大致的思路。一般我们都会参考这个模型——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
科普:标准普尔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曾调研全球10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并分析总结他们的资产配置方式,从而得到这张图。此图认可度、接受度较高,普遍认为适合中产家庭。

我们将家庭资产这个大池子按“1234”的比例分为4个小池子。
- 要花的钱——现金池
用途:家庭日常生活开销,衣食行等费用,最好包括小额的应急资金。
占比:不高于10%。
原则:短期消费,流动性大,一般预留3-6个月的额度,放在银行活期存款或者类似余额宝等货币基金,随存随取,灵活使用。
- 保命的钱——杠杆池
用途:为解决突发风险的大额资金,专款专用。意外发生时的风险管理工具,比如家庭成员的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 占比:20%。其实,真的大型意外发生时,20%是远远不够的。之所以也叫杠杆池,是因为这部分的资产建议用保险来以小博大。用不高于20%的资产来获得足额的保障(比如5万元换千万保额)。
原则:保障第一位原则,提前做准备,专款专用。用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工具。
- 生钱的钱——大金鹅池
用途:为家庭创造收益。用一定风险的投资创造较高的收益,看得见收益就看得见风险,无论盈亏都不能对家庭造成重大打击。 占比:不超过30%。 原则:重在收益,承担相应的风险。设置止损线。从基金、股票、房产、股权投资等方式中选择最擅长最适合自己的。
- 保本稳健的钱——小金鹅池
用途:提前准备、长期规划的资金,用于家庭成员的教育金、养老金等,长期准备,要能够抵御通货膨胀,所以要追求长期稳健的收益。
占比:40%。 原则:本金安全、长期增值、收益稳健。专款专用。适合投资于债券类产品、银行定期存单、年金险、教育金等。 这四个账户基本上就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家庭理财体系,彼此间就像桌子的四条腿,其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平衡。保持好各类配置间的平衡,才能无惧风雨。
- End -
如果你觉得有帮助,请随手帮我转发或点个赞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