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父母的语言》究竟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没有经过孩子同意下,拼命给孩子报了一大堆的培训班,在我们父母看来可能就是对孩子“不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最好方式。然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和看护人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语言。通过我们平时跟孩子的语言对话,塑造和帮助孩子提升,让孩子真正的不再“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的语言》作者萨斯金德医生经过大量且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后,发现了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在孩子越小的时候,父母与孩子有更多的沟通,孩子可以更加懂得表达,认知能力也更强。有时候同样一句话,可能你的表达方式,或者是语气不一样,带给孩子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去做到这几点,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有所改变。
1、共情关注:我们在带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去多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孩子需要什么,孩子的关注点是什么。你都没有和他商量,你就跟他报了各种兴趣班,可能他去上课都不是心甘情愿的。
2、充分交流:交流的目的不是零散的话语,而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分门别类的词汇,并学会他们的使用方式。比如一天的活动,一天在学校的日常,父母可以在孩子的表达基础上加入一些词汇,孩子可能在有意无意中提升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比如数学思维逻辑,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3、轮流谈话:“你来我往”的亲子互动,从而也形成了一种游戏形式。最好是开放式的问题,比如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家长只需要抛出“怎么办?”“为什么”让孩子提升独立思考能力,最终学会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你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记得要多去关注孩子所关注的,通过语言的沟通让孩子,让孩子自己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让孩子成为你所想要的样子。